一种用于在预设区域内监测用户体温的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5678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穿戴式体温测量设备领域,其具体公开一种用于在预设区域内监测用户体温的穿戴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连接带和壳体,所述壳体配置在连接带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以能够接触用户腕部肌肤的结构配置在壳体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能够与不大于50m范围内的一射频基站建立射频信号连接的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连接带连接在壳体上,且其能够通过壳体施力于温度传感器以使该温度传感器贴合用户腕部肌肤;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数据处理装置电性连接;其穿戴于用户的腕部,并可通过数据处理装置和射频基站间的无线信号传输实时上传用户体温,以减少检测人员的检测时间和密集场所内的聚集性传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在预设区域内监测用户体温的穿戴设备
本技术涉及体温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预设区域内监测用户体温的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2020年2月1日卫健委提出学校密切监测用户的健康状态,每日两次测量体温,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如发现用户中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刻向疫情管理人员报告,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学校中用户基数庞大,若体温检测人员对教室内的用户逐一进行体温检测,必然会消耗大量的时间,这对用户身体症状的监测具有很大的滞后性,很容易导致用户之间的聚集性传染。除学校外,监狱、办公室、会堂商场等区域人员密度也非常大,且逐一检测相对较为困难,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和疫情情况下急需一种可实时对上述区域内人员体温进行监测的设备,以防止传染病在密集性传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在预设区域内监测用户体温的穿戴设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在预设区域内监测用户体温的穿戴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连接带和壳体,所述壳体配置在连接带上;所述温度传感器以能够接触用户腕部肌肤的结构配置在壳体上;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能够与不大于50m范围内的一射频基站建立射频信号连接的数据处理装置;所述连接带连接在壳体上,且其能够通过壳体施力于温度传感器以使该温度传感器贴合用户腕部肌肤;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数据处理装置电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被固定式安装在壳体上,且其部分裸露于壳体外。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为接触式测温电极,其嵌入式安装在壳体的内侧部。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被配置在一防风槽内,该防风槽能够与用户腕部肌肤形成一空气不流动的封闭空间,所述温度传感器上用于响应肌肤温度变化的感温部容置于该封闭空间内。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凸台,所述防风槽设置在该凸台上。进一步地,所述壳体活动连接在连接带上,且所述连接带为两个,一连接带的一端部与壳体相连接,另一端部与另一连接带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防风槽设置在连接带上。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嵌入式安装在连接带上,且所述连接带为具有搭接扣的柔性环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在数据处理装置与射频基站建立射频信号连接后处于唤醒状态,该温度传感器在数据处理装置与射频基站解除射频信号连接后处于休眠状态。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能够在所述温度传感器处于唤醒状态时输出温度信息的显示装置,或者所述壳体上不设置显示装置。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用于在预设区域内监测用户体温的穿戴设备,对学校、监狱、办公室、会堂或商场等预设区域内的用户体温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体温异常的用户,并上报给系统,及时作出应对措施,防止传染病的密集性传染。另外,本技术的穿戴设备采用射频信号传输,显著提高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并且降低了产品的成本,使得大规模的集体温度实时检测成为可能。此外,本技术还将温度传感器设置防风槽内,该防风槽和肌肤共同构成一个空气不流动的封闭空间,温度传感器位于封闭空间内,避免了外界环境影响测温精度,从而显著提高了本技术的测温精度。另外,本技术是一种被动式体温异常上报装置,也即其不依赖于用户主动上报异常体温。本技术不设置显示装置,用于避免用户在得知自己的体温异常而故意回避异常体温的上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A是实施例一中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B是实施例一中穿戴设备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穿戴设备的爆炸图。图3是实施例一种下壳的剖视图。图4A是实施例二中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B是图4A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二的爆炸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二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图。附图标记:1.壳体;11.下壳;111.防风槽;112.定位孔;113.枢接部;1a.容置腔;12.上壳;2.连接带;21.搭接扣;22.嵌入槽;3.显示装置;4.温度传感器;5.数据处理装置;6.枢接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除非另作定义,本专利文件中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专利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A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在预设区域内监测用户体温的穿戴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4、连接带2和壳体1,所述壳体1配置在连接带2上;所述温度传感器4以能够接触用户腕部肌肤的结构配置在壳体1上;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能够与不大于50m范围内的一射频基站建立射频信号连接的数据处理装置5;所述连接带2连接在壳体1上,且其能够通过壳体1施力于温度传感器4以使该温度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在预设区域内监测用户体温的穿戴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连接带和壳体,所述壳体配置在连接带上;其特征在于:/n所述温度传感器以能够接触用户腕部肌肤的结构配置在壳体上;/n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能够与不大于50m范围内的一射频基站建立射频信号连接的数据处理装置;/n所述连接带连接在壳体上,且其能够通过壳体施力于温度传感器以使该温度传感器贴合用户腕部肌肤;/n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数据处理装置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409 CN 20202050808211.一种用于在预设区域内监测用户体温的穿戴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连接带和壳体,所述壳体配置在连接带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传感器以能够接触用户腕部肌肤的结构配置在壳体上;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能够与不大于50m范围内的一射频基站建立射频信号连接的数据处理装置;
所述连接带连接在壳体上,且其能够通过壳体施力于温度传感器以使该温度传感器贴合用户腕部肌肤;
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数据处理装置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被固定式安装在壳体上,且其部分裸露于壳体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为接触式测温电极,其嵌入式安装在壳体的内侧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被配置在一防风槽内,该防风槽能够与用户腕部肌肤形成一空气不流动的封闭空间,所述温度传感器上用于响应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火军方进喻文景叶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开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