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型抗体药物耦联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89543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8:48
一种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包含所述偶联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该药物组合物在用于制备治疗或预防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型抗体药物耦联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申请是2015年10月9日提交的名称为“一种稳定型抗体药物耦联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第201580023609.3号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制药及生物
,具体涉及新型的具有耦联功能的连接子(linker,又称耦联剂),新型的具有开环稳定结构的连接子-细胞毒素中间物及其制备,及其应用于小分子化合物、核酸、核酸类似物、示踪分子等以位点特异的方式稳定地耦联到蛋白质、多肽的C端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连接子及耦联方法可用于制备肿瘤靶向治疗的ADC药物、靶向示踪诊断试剂和特定细胞种类高效投送试剂等。采用本专利技术所制得ADC药物具有稳定的开环结构、特定的载药量、可重复的药代动力学数据。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ADC药物的稳定性及异质性两大问题。具体涉及新型抗人ErbB2/Her2抗体-美登木素衍生物耦联物、新型抗人ErbB2/Her2抗体-奥利斯达汀衍生物耦联物、制备方法及其用于ErbB2/Her2阳性肿瘤的靶向治疗。专利技术背景抗体药物耦联物(Antibody-DrugConjugates,ADC)是在单克隆抗体药物基础上研发的新一代兼具抗体的靶向作用和传统细胞毒药物的强效抗肿瘤药物。2011年美国FDA批准ADC药物Adcetris(brentuximabvedotin)用于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2013年Kadcyla(ado-trastuzumabemtansine)获准用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截至到2015年4月,全球有约50个候选ADC候选药物处于临床I,II,III期。ADC药物的作用机制如下:抗体或抗体类配体特异性识别细胞表面某种抗原并与之结合;形成的结合物以内吞方式进入细胞内,同时将小分子药物带入;抗体被酶解或连接子自身断裂,小分子药物以适当的活性形式释放到细胞内,杀死目标细胞。ADC药物采用的小分子细胞毒性药物活性非常高,通常比目前应用于临床一线的化疗药物活性高10-1000倍。ADC药物由抗体(antibody)、连接子(linker)和细胞毒素(toxin)三部分组成。其中,抗体决定药物作用的细胞类型和靶点;细胞毒素可以是可致细胞死亡、引诱细胞凋亡或减少细胞生存力的任何化合物;而连接子则是将两者有机结合的桥梁,是ADC药物设计的最核心部分,是实现靶向释药的关键。ADC药物采用的连接子分为可断裂型及不可断裂型两种。理想的连接子需要满足以下要求:在细胞外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保证小分子药物不与配体脱离;进入细胞后,可断裂的连接子在适当条件下断裂,释放出活性小分子药物;对于不可断裂的连接子,活性成分则由小分子、连接子,以及由配体酶解产生的氨基酸残基构成。连接子连接抗体与小分子细胞毒素。细胞毒素如果在未到达靶点就脱落,一方面会对正常组织造成毒性,另一方面也减低了到达靶点的ADC药物的效能。因此,在ADC药物的研发中,连接子和耦联策略的设计极为关键,不仅对ADC药物的稳定性起关键作用,还可以直接影响耦联物的生物活性、聚合状态、生物利用度和体内分布及代谢。目前已上市的及处于临床期的ADC药物中,连接子的结构及耦联策略多数源自SeattleGenetics和Immunogen两家公司。它们的耦联策略略有不同,但二者都是通过巯基(thiol)与马来酰亚胺(maleimide)所形成的硫代琥珀酰亚胺结构(thiosuccinimidelinkage)将小分子药物与靶向抗体蛋白连接起来(图1);由于这种耦联反应具有快速、定量且条件温和等优势,应用非常广泛(HermansonGT,BioconjugateTechniques.2ndedition,2008)。但遗憾的是硫代琥珀酰亚胺结构并不稳定,在生物体内会与其它巯基进行可逆交换,称为马来酰亚胺去除反应(maleimideeliminationreaction)。体内的半胱氨酸(cysteine),谷胱甘肽(glutathione)及白蛋白(albumin)提供了很高浓度的巯基,这些巯基可以捕捉硫代琥珀酰亚胺结构中的琥珀酰亚胺环(succinimidering)并与ADC药物中的巯基进行交换。这种巯基的交换反应直接导致ADC药物中的抗体与细胞毒素的分离(AlleySCetal.,Bioconjug.Chem.2008;ShenBQetal.,Nat.Biotechnol.30,184-189,2012;ChudasamaVL,etal.,Clin.Pharmacol.Ther.92,520-527,2012)。前期基于琥珀酰亚胺的化学研究发现,硫代琥珀酰亚胺结构可以通过促进水解反应开环(ring-openhydrolysis)。开环后硫代琥珀酰胺结构无法与体内的巯基实施交换反应(图1,开环反应示意图),从而提高了ADC药物的体内稳定性。传统化学手段中可选的开环条件有:碱性条件处理、钼酸盐处理等(KaliaJ等,2007),但这些条件无法直接应用于ADC药物中琥珀酰亚胺环的开环反应,这是由于上述处理条件过于剧烈,会对蛋白质(抗体)造成严重的不可逆损伤,因此条件无法直接应用于ADC药物中琥珀酰亚胺环的开环反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业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尝试各种解决办法。例如:Genentech公司通过筛选抗体表面结构与化学特性适宜的位置作为细胞毒素耦联位点,可加速硫代琥珀酰亚胺的开环水解反应(ShenBQetal.,Nat.Biotechnol.30,184-189,2012);SeattleGenetics公司通过diaminopropionicacid(DPR)在连接子的马来酰亚胺(maleimide)相邻位置引入碱性的氨基,从而促进ADC药物中硫代琥珀酰亚胺结构的快速水解(LyonRPetal.,NatBiotechnol.2014Oct;32(10):1059-62;US2013/0309256A1);Pfizer公司开发的使用较温和的弱碱性硼酸盐缓冲液(Boratebuffer)促进硫代琥珀酰亚胺结构水解(TumeyLN,etal.,BioconjugateChem.2014,(25):1871-1880)。以上策略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硫代琥珀酰亚胺结构的水解,从而稳定ADC药物,但它们都存在同样的问题:水解过程必须在抗体与细胞毒素耦联后进行,这使得ADC药物制备工艺多了额外的开环步骤,更为繁复,增加了抗体受损失去活性的风险;更为重要的是,因水解过程在抗体与细胞毒素耦联后进行,对于硫代琥珀酰亚胺结构水解程度完全无法精确控制,质量控制标准很难制定。以上策略都是对利用抗体的半胱氨酸(cysteine)作为耦联位点而开发的。而对于利用抗体的赖氨酸(lysine)作为耦联位点,且细胞毒素含有可用于耦联的巯基的情形(例如已上市药物Kadcyla,采用了Immunogen公司的DM1分子及相应SMCC连接子),细胞毒素很容易被体内丰富的半胱氨酸(cysteine),谷胱甘肽(glutathione)及白蛋白(albumin)提供的巯基置换,目前还没有任何有效的办法主动促进连接子结构中硫代琥珀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选自下组的化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选自下组的化合物:



其中n为3,A为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LA3为甘氨酸-丙氨酸(Gly-Ala)二肽,b为1,d为2,LPX3T中的X3为谷氨酸(E);x为-OH或-NH2基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A为具有如下所示氨基酸序列的抗体:
轻链:
DIQMTQSPSSLSASVGDRVTITCRASQDVNTAVAWYQQKPGKAPKLLIYSASFLYSGVPSRFSGSRSGTDFTLTISSLQPEDFATYYCQQHYTTPPTFGQGTKVEIKRTVAAPSVFIFPPSDEQLKSGTASVVCLLNNFYPREAKVQWKVDNALQSGNSQESVTEQDSKDSTYSLSSTLTLSKADYEKHKVYACEVTHQGLSSPVTKSFNRGEC,和
重链:
EVQLVESGGGLVQPGGSLRLSCAASGFNIKDTYIHWVRQAPGKGLEWVARIYPTNGYTRYADSVKGRFTISADTSKNTAYLQMNSLRAEDTAVYYCSRWGGDGFYAMDYWGQGTLVTVSS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刚袁金铎姜鹭谭初兵时丽丽吕操陈蕾蕾
申请(专利权)人:启德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