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参荣专利>正文

扣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4735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新型是一种扣合装置,用于将一散热装置固定在一卡匣的装置,该装置上设有至少一与散热装置的盖体结合成一体的本体,本体两侧中穿套有一横跨本体的支撑元件,支撑元件一端固定在本体的侧边上,另一端则与在盖体另一侧边外的迫紧元件枢接在一起,组装时,迫紧元件的抵压,使本体与其枢接一侧向内缩靠移动,使本体两侧可紧紧夹靠在卡匣的底板上;反之,仅需将抵压在本体上的迫紧元件松开,即能使卡匣脱离散热装置,组装及拆卸相当方便,且操作上亦相当省力,实为一极佳的设计。(*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扣合装置,尤指一种可令散热装置及中央处理单元能紧密地固定在插接座上的装置,该扣合装置上设有一与散热装置结合在一起的本体,该本体一侧枢接有一活动的迫紧元件,使本体可藉由一迫紧元件的动作,而紧紧夹扣在卡匣上,或松离卡匣,故,不论是组合或拆卸均相当方便,且操作亦相当省力。一般已知用于PentiumⅡ的扣接装置,请参阅图1、图2所示,其主要在散热装置90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相对且凹入的开槽91,该等相对开槽91中分别穿套有一卡扣片80,请参照图2所示,该卡扣片80上设有一与横跨散热装置90的基部81,该基部81两侧分别设有同向弯折的卡钩部82,该等卡钩部82的自由端并各设有凸露在开槽91外的钩扣821,另,卡扣片80在与其中一侧卡钩部82相接处设有与之一体成型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按压部83,此种装置构造在使用时,有以下的缺点1.使用时,虽可对按压部83施力使其变形,而使与相连在一起的卡钩部82随之张开,而使卡匣底板70可顺利放置在散热装置90底面92,再将手松离,以使卡钩部82藉由本身的弹性,恢复至原来的位置上,进而紧紧夹扣在卡匣底板70两侧边上,惟因该卡扣片80仅是穿套在散热装置90的开槽91中,并未于散热装置90结合在一起,故,不但常会发生在运送过程中,散热装置90与卡扣片80分开,且当使用者对按压部83施力时,会因无固定的施力支点,而使卡扣片80从开槽91中弹脱出来,对使用者造成伤害。2.因卡扣片80是由钢片所制成,且按压部83是与卡扣片80一体成型,故,在使用时,使用者需费相当大的力气,才能使按压部83变形。3.因卡扣片80的按压部83动作时,必需有充裕的活动空间,故,散热装置90供卡扣片80穿套的开槽91所开设的面积需较卡扣片80大,因此,当在散热装置90上的风扇(图中未示),将外界的冷空气吹入散热装置90中时,冷空气不会均匀分布在其中的散热片93上,而会由开槽90流出,造成散热效果不彰。4.因散热装置90的底面92与上盖94是藉由粘胶固定在一起,故,将散热片93藉由粘合的方式固定其中并加热时,必需用重物压在上盖94上,如此,才不会让上盖94与底面92在制造过程中分开,使用上非常不方便。为改进上述的各种情形,创作人以从事该行业制造、研发多年来的经验,经过长久努力研究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技术的扣合装置。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扣合装置,该装置上设有至少一与散热装置的盖体结合成一体的本体,该本体两侧中穿套有一横跨本体的支撑元件,该支撑元件一端固定在本体的侧边上,另一端则与在盖体外的迫紧元件枢接在一起,使用者可以以支撑元件与迫紧元件枢接处为中心,将迫紧元件加以转动,以使本体可藉由迫紧元件的抵压,而向内缩靠移动,进而紧紧夹靠在卡匣的底板上;反之,仅需将抵压在本体上的迫紧元件松开,即能使卡匣脱离散热装置,如此,不但使用者,不需费很大的力气,即可将本体夹靠在卡匣的底板上,且在组装时具有简单方便的功效。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扣合装置,因本体与散热装置的盖体是结合在一起,且与本体枢接的迫紧元件在散热装置外即能动作,故,散热装置与本体结合的盖体不需另外开设供其活动的空间,如此一来,外界进入散热装置的冷空气,即不会立刻由盖体流出,而能流至散热装置中的每一个散热片,进而可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扣合装置,其散热装置是由一盖体与一底座组合而成,该盖体与底座可在适当位置分别设有互相配合的卡扣元件,使该扣接装置的按压部位设有一环形杆体,使用时,盖体与底座仅需藉由卡扣元件的嵌扣,即能固定在一起,而在散热片粘合固定在散热装置的过程时,不需另用重物压合,即能使散热片与盖体及底座紧密结合在一起。即,本技术的目的可以按下述方式实现本技术一种扣合装置,将一散热装置固定在卡匣上,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上设有底座,该底座上固设有一形状与之配合的盖体;一本体,安装在盖体内,该本体两侧各设有同向弯折且沿盖体侧边内壁向外延伸的卡钩部,该等卡钩部的自由端并凸伸在底座外,夹扣卡匣底板;一支撑元件,横跨本体且穿套在本体上,该支撑元件一端卡扣在本体的卡钩部上,另一端则穿过本体而凸伸在盖体外;一迫紧元件,枢接在支撑元件凸露于盖体外的一端上,该迫紧元件邻近其与支撑元件枢接处上设有凸轮;使用时可藉由上述构件的组合,而以支撑元件与迫紧元件枢接处为中心,将迫紧元件加以转动,以使本体的卡钩部可藉由迫紧元件伸入盖体的凸轮的抵压,而向内缩靠移动,进而紧紧夹靠在卡匣的底板上;反之,仅需将抵压在本体卡钩部上的迫紧元件松开,即能使卡匣脱离本体的卡钩部,如此,不论是组合或拆卸相当方便,且操作亦相当省力。散热装置的底座与盖体可藉由胶体粘合固定在一起。散热装置的底座与盖体可在侧边上分别设有互相配合的卡扣元件,盖体与底座可藉由卡扣元件的互相钩扣,而固定组合在一起;散热片与盖体及底座可直接紧密粘合固定在一起。卡扣元件可为互相配合的卡钩及卡扣座。为使能对本技术的目的、形状、构造、装置、特征及功效,做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常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常用装置组装时的断面动作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散热装置的盖体与底座卡扣在一起的断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在实施时的动作示意图一;图6是本技术在实施时的动作示意图二。图号说明10……散热装置 20……本体30……支撑元件 40……迫紧元件50……卡扣元件请参阅图3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扣合装置,其是用于将散热装置10固定在一卡匣的装置,该装置包含有一散热装置10,该散热装置10上设有一底座12,该底座12上固接有一形状与之配合的盖体11,该盖体11内安装有一本体20,于本实施例为一框体(惟熟悉该项技艺者,仍可以其它元件加以取代),该本体20上设有沿水平延伸且置于盖体11内的基部21,该基部21两侧各设有相对且同向弯折的卡钩部22,该等卡钩部22沿着盖体11两侧内壁向外延伸的自由端上设有相对的弯钩221。另,该等卡钩部22在与基部21相连接的一端上设有相对的穿孔222,该等穿孔中222穿套有一支撑元件30,于本实施例为一片体(惟熟悉该项技艺者,仍可以其它元件加以取代),该支撑元件30两端分别设有卡钩31,其中一卡钩31钩扣在卡钩部22的固定孔223中,以使支撑元件30可与本体20结合在一起,另一卡钩31则穿过盖体11侧边与穿孔222相对的孔洞111,而与在盖体11外的迫紧元件40枢接在一起,该迫紧元件40上设有一与卡钩31配合的开孔41,以供卡钩31扣合,而使迫紧元件40可活动地枢接在支撑元件30上,且该迫紧元件40在与支撑元件30枢接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相对的凸轮42,而迫紧元件40在远离与支撑元件30枢接的一端则设有按压部43。再者,散热装置10的盖体11在各开孔41两侧分别设有恰可使凸轮42凸伸的开槽112,凸轮42在随迫紧元件40向内翻转时,可由开槽112深入盖体11中,而抵压位于盖体11内的本体20卡钩部22上,进而将卡钩部22向内挤压,同时与卡钩部22一体成型的基部22亦随之弯曲变形(如图6所示)。此外,散热装置的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扣合装置,将一散热装置固定在卡匣上,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上设有底座,该底座上固设有一形状与之配合的盖体;一本体,安装在盖体内,该本体两侧各设有同向弯折且沿盖体侧边内壁向外延伸的卡钩部,该等卡钩部的自由端 并凸伸在底座外,夹扣卡匣底板;一支撑元件,横跨本体且穿套在本体上,该支撑元件一端卡扣在本体的卡钩部上,另一端则穿过本体而凸伸在盖体外;一迫紧元件,枢接在支撑元件凸露于盖体外的一端上,该迫紧元件邻近其与支撑元件枢接处上设有凸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参荣
申请(专利权)人:沈参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