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快装及荷载结构的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40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快装及荷载结构的墙板及其制造和安装的方法。该墙板由承重骨架,封板面层和填充件构成,其中:承重骨架在纵向方向上的两端是榫结构,在横向方向上的两端是盖板;封板面层分为封板内层和封板外层,封板面层固定在承重骨架上,且与榫结构、盖板围合形成填充空间;填充料位于填充空间内。此种墙板在增强保温隔音防水效果的同时让拼接更加简单快捷,不需要专业人员再进行批灰找平便可投入使用,减轻了对专业人员的依赖。生产该墙板时以墙板外壳为模具填充保温隔音材料至封板面层和榫结构以及盖板围合形成的填充空间,提高了生产墙板的效率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快装及荷载结构的墙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是一种作为非承重墙的带快装及荷载结构的墙板及其制造、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今的建筑非承重墙施工工艺,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砌砖类砖墙、龙骨架封板类墙板以及成品墙板,每种工艺都有各自明显的优缺点,其中砖墙、加气砖具有良好的强度以及耐久性、可塑性,但其体积小,需要将一块块砖不偏不倚地垒砌起来,因此导致施工工期久,人工需求大,且需要专业的工种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后期面层也需要做批灰等工序;利用龙骨架封板类墙板则施工周期短,操作容易,但往往由于龙骨架内空心或者宽松放置吸音保温材料导致其密闭性不够造成保温隔音效果差,当封板为石膏类板材时,用于外墙也容易存在防水隐患;各类成品保温墙板,安装速度快,保温隔音效果有一定保证,虽然品种繁多,但基本参照彻砖粘接方式,在连接强度和整墙荷载方面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在加快非承重墙施工的施工速度、摆脱施工时对专业人员的过度依赖的同时保证墙板的保温隔音防水效果,还要增加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强整墙荷载能力,本专利技术提供提供了一种结构稳固不需要批灰找平的成品墙板及其制造和安装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带快装及荷载结构的墙板,该墙板由:承重骨架,在纵向方向上承重骨架的两端为榫结构,在横向方向上承重骨架的两端为盖板;与承重骨架固定的封板面层,封板面层与盖板以及榫结构围合形成填充空间;置于所述填充空间内的填充料构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要安装的面积不同,两个墙板相遇时留下的空缺不同,榫结构可以是一个公榫和一个母榫,或者是一对公榫,或者是一对母榫。当墙板需要转角时,为了让转角结构更加稳定,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三种转角墙板,即拐角件,为形成转角墙板,承重骨架可以设有折弯,相应地,承重骨架在折弯后形成第一承重骨架和第二承重骨架,且第一承重骨架和第二承重骨架之间存在一定角度,分别在第一承重骨架和第二承重骨架上固定榫结构、封板面层以及填充填充料,即可以形成转角墙板。为了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当墙板作为内墙使用时,封板面层可采用石膏板;当墙板作为外墙使用时,封板面层可采用无石棉纤维水泥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高效生产上述墙板的制造方法:首先垂直布置多根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并固定两者接触点,得到结构钢筋;在结构钢筋纵向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固定榫结构,横向方向上在的两端固定盖板,得到承重骨架;将封板面层固定于承重骨架上进行封板操作;封板完成后再用腻子补孔并涂刷界面剂阻水,得到墙板模具;向墙板模具中灌入填充材料,干燥即可。为了让墙板模具中的填充材料更加充实均匀,向墙板模具灌入填充材料时,墙板侧躺并使用压力机压力灌浆,同时操作台震动模拟振捣。为了将本墙板广泛运用于实际,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安装上述墙板的方法:将U形定位件固定至地面并使其槽口向上;在U形定位件对应在天花板位置固定第一角件,将墙板下口插入U形定位件的槽口内,将墙板竖起,墙板上口靠上第一个角件,调整墙板垂直后,使用第二个角件靠至墙板上口另一边,第一角件与第二角件的开口均背离墙板,使两个角件之间形成空隙夹紧墙板,同时固定该第二角件在墙板与天花板上;然后固定墙板下口与U形定位件;最后对墙板接缝处使用弹性涂料进行补缝处理即安装完毕。当相邻两块墙板是公母榫连接时,先固定相邻墙板间公母榫接口位置然后再固定墙板下口与U形定位件。安装拐角处的墙板时,先安装拐角件,使墙板变向后再安装另外一面墙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墙板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墙板去掉顶部的盖板后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拐角件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墙板间拼接以及墙板与拐角件拼接后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墙体安装后的侧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双母榫墙体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双公榫墙体的俯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公母榫转角墙板的俯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双公榫转较墙板的俯视图;1、承重骨架;11、结构钢筋;111、横向钢筋;112、纵向钢筋;113、第一承重骨架;114、第二承重骨架;13、榫结构;13a、公榫;13b、母榫;14、盖板;2、封板面层;21、封板外层;22、封板内层;3、填充料;4a、第一角件;4b、第二角件;5、不锈钢自攻螺丝;6、六角法兰混凝土螺纹自切锚栓;7、公母榫墙板;7a、第一墙板;7b、第二墙板;8、双公榫墙板;9、双母榫墙板;10、公母榫转角墙板;11、双公榫转角墙板;12、双母榫转角墙板;15、结构立柱;16、U形定位件;a、地面;b、天花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9示意性地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墙板的具体实施方式。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承重骨架1的纵向方向是指板墙安装完成时板墙与地面a垂直的方向,也即柱方向;承重骨架1的横向方向是指,板墙安装完成时板墙与地面a平行的方向,也即梁方向。图1-5是第一种墙板以及其安装结构的具体实施例示意图,墙板由承重骨架1、封板面层2以及填充料3构成,其中:承重骨架1由横向钢筋111和纵向钢筋112固定形成的结构钢筋11、位于横向钢筋111两端且与纵向钢筋112平行的榫结构13、位于纵向钢筋112两端且与横向钢筋111平行、槽口向内使承重骨架1上下面平口的盖板14构成,由此,在纵向方向上,承重骨架1的两端为榫结构13,榫结构13一般为一对“凹凸”形的金属条,相邻墙板上的榫结构13彼此衔接达到拼接相邻墙板的效果,在横向方向上,承重骨架1的两端为盖板14,盖板14的一般为U形折弯板;封板面层2分为封板外层21和封板内层22,封板面层2固定在承重骨架1上,封板面层2、榫结构13、盖板14围合形成填充空间;填充料3置于该填充空间中,填充料3一般是保温隔音材料。通常盖板14与榫结构13的宽度相同,并依据所需墙板的厚度变化而变化,横向钢筋111与榫结构13可以在榫结构13的中线位置焊接,纵向钢筋112可以与盖板14在盖板14的中线位置焊接,使结构钢筋11与封板内层22和封板外层21的距离一致,以此达到墙板内外面强度一致的效果。上述墙板一般是平面墙板,但安装上述墙板时会遇到转角的问题,为了让转角结构更加稳定,可将上述平面墙板中的承重骨架1折弯,盖板14与封板面层2也相应折弯,以达到拐角的目的,如图3所示,承重骨架1在横向方向上分为第一承重骨架113和第二承重骨架114,该第二承重骨架114与第一承重骨架113之间有夹角,固定在承重骨架1横向方向两端的盖板14沿第二承重骨架114折断并形成相同夹角,封板面层也沿盖板14的轨迹与承重骨架固定,以此形成转角墙板,也叫拐角件4。拼接上述成品墙板仅需对接相邻两个墙板的公榫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快装及荷载结构的墙板,其特征在于:该墙板由:/n承重骨架,在纵向方向上所述承重骨架的两端分别设有榫结构,在横向方向上所述承重骨架的两端设有盖板;/n与所述承重骨架固定的封板面层,所述封板面层与所述盖板以及所述榫结构围合形成填充空间;/n置于所述填充空间内的填充料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快装及荷载结构的墙板,其特征在于:该墙板由:
承重骨架,在纵向方向上所述承重骨架的两端分别设有榫结构,在横向方向上所述承重骨架的两端设有盖板;
与所述承重骨架固定的封板面层,所述封板面层与所述盖板以及所述榫结构围合形成填充空间;
置于所述填充空间内的填充料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榫结构是一个公榫和一个母榫,或者是一对公榫,或者是一对母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骨架设有折弯以形成转角墙板。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所述的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为外墙板时,所述封板外层和封板内层均为纤维水泥板。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何一项所述的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为内墙板时,所述封板外层和封板内层均为石膏板。


6.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墙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垂直布置多根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并固定两者接触点,得到结构钢筋;
将榫结构安装至横向钢筋的两端,将盖板安装至竖向钢筋的两端,以此得到承重骨架;
将封板面层固定于所述承重骨架上进行封板操作;
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博盛雄
申请(专利权)人:辰泰广德智能装配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