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铌纳米材料的应用及促进细胞增殖的细胞培养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3004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碳化铌纳米材料的应用及促进细胞增殖的细胞培养基,该促进细胞增殖的细胞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以及碳化铌纳米材料,也还可包括白蛋白和/或细胞生长因子等添加剂。其中,碳化铌纳米材料的浓度为1~100μg/mL。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在细胞培养基中添加碳化铌纳米材料,可显著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明显促进血管生成和伤口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化铌纳米材料的应用及促进细胞增殖的细胞培养基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碳化铌纳米材料的应用及促进细胞增殖的细胞培养基。
技术介绍
细胞培养基是生物制药生产的关键原材料之一。是人工模拟细胞在体内生长的营养环境,提供细胞营养和促进细胞生长增殖的物质基础,可广泛应用于疫苗、单抗等生物制药产业,以及各类生物医药技术研究。进入21世纪,医用植入物得到了广泛应用,医用植入物引发的细菌感染成为了目前丞待解决的重要临床问题。临床医学研究表明,入侵细菌倾向于迅速粘附到生物活性植入物表面并形成生物膜,从而在存在敌意的宿主环境中生存。生物膜的聚合基质抵抗抗生素和免疫细胞的渗透,与浮游细菌相比表现出极大的抵抗力。考虑到生物被膜的形成是种植体相关感染的主要病理特征,细菌附着是生物被膜形成的主要原因,人们已经做出了广泛的努力来开发含有抗菌剂的植入物。到目前为止,这些设计主要是抑制细菌粘附,对已经形成的生物膜影响有限。此外,由于银等传统抗菌离子的长期使用,耐银细菌已有报道,这对传统治疗方案可能诱导耐药性发出了警告。而且,银等传统抗菌离子对细胞的增殖一般没有促进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化铌纳米材料在促进细胞增殖中的应用,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碳化铌纳米材料在促进细胞增殖中的应用。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细胞为内皮细胞。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碳化铌纳米材料的粒径为10~90nm。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细胞增殖的细胞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和碳化铌纳米材料。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细胞为内皮细胞。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碳化铌纳米材料的粒径为10~90nm。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细胞培养基还包括白蛋白和/或细胞生长因子。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基础培养基为内皮细胞培养液,所述白蛋白为牛血清白蛋白,所述细胞生长因子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细胞培养基中,白蛋白的体积浓度为5%~20%,细胞生长因子的体积浓度为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细胞培养基中,碳化铌纳米材料的浓度为1~100μg/mL。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碳化铌纳米材料在促进细胞增殖中的应用,通过利用碳化铌纳米材料下调细菌能量代谢途径,抑制生物膜的形成,通过激活辅助基因调节来破坏生物膜,促进生物膜的脱落,从而直接消除细菌,可有效降低根除细菌所需的温度,并减轻可能的正常组织损伤,清除感染微环境中过量的活性氧,从而减轻促炎反应。另外,碳化铌纳米材料可显著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明显促进血管生成和伤口愈合。附图说明图1为含碳化铌纳米材料的细胞培养基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实验结果图。图2为含碳化铌纳米材料的细胞培养基的毒性实验结果图。图3为细胞增殖实验结果图。图4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荧光阳性率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促进细胞增殖的细胞培养基,其由不含血清、双抗、生长因子的内皮细胞培养液(ECM基础培养基)和碳化铌纳米材料混合而得,其中,碳化铌纳米材料的质量含量为1%,碳化铌纳米材料的粒径为17nm。实施例2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促进细胞增殖的细胞培养基,其由不含血清、双抗、生长因子的内皮细胞培养液(ECM基础培养基)和碳化铌纳米材料混合而得,其中,碳化铌纳米材料的质量含量为0.1%,碳化铌纳米材料的粒径为90nm。实施例3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促进细胞增殖的细胞培养基,其由不含血清、双抗、生长因子的内皮细胞培养液(ECM基础培养基)和碳化铌纳米材料混合而得,其中,碳化铌纳米材料的质量含量为2%,碳化铌纳米材料的粒径为10nm。实施例4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促进细胞增殖的细胞培养基,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1mL市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CGS(Cat.#1052),50mL市售的牛血清白蛋白(FBS,Cat.#0025)以及1mg市售的粒径为10nm的碳化铌纳米颗粒,备用。S2、将上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CGS、牛血清白蛋白以及碳化铌纳米颗粒单独添加至适量的内皮细胞培养液(ECM)中,以制得1000mL的细胞培养基。实施例5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促进细胞增殖的细胞培养基,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20mL市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CGS(Cat.#1052),200mL市售的牛血清白蛋白(FBS,Cat.#0025)以及100mg市售的粒径为90nm的碳化铌纳米颗粒,备用。S2、将上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CGS、牛血清白蛋白以及碳化铌纳米颗粒单独添加至适量的内皮细胞培养液(ECM)中,以制得1000mL的细胞培养基。实施例6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促进细胞增殖的细胞培养基,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5mL市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CGS(Cat.#1052),100mL市售的牛血清白蛋白(FBS,Cat.#0025)以及20mg市售的粒径为17nm的碳化铌纳米颗粒,备用。S2、将上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CGS、牛血清白蛋白以及碳化铌纳米颗粒单独添加至适量的内皮细胞培养液(ECM)中,以制得1000mL的细胞培养基。实施例7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促进细胞增殖的细胞培养基,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10mL市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CGS(Cat.#1052),120mL市售的牛血清白蛋白(FBS,Cat.#0025)以及50mg市售的粒径为50nm的碳化铌纳米颗粒,备用。S2、将上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CGS、牛血清白蛋白以及碳化铌纳米颗粒单独添加至适量的内皮细胞培养液(ECM)中,以制得1000mL的细胞培养基。实施例8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促进细胞增殖的细胞培养基,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15mL市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CGS(Cat.#1052)以及80mg市售的粒径为30nm的碳化铌纳米颗粒,备用。S2、将上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ECGS以及碳化铌纳米颗粒单独添加至适量的内皮细胞培养液(ECM)中,以制得1000mL的细胞培养基。实施例9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促进细胞增殖的细胞培养基,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150mL市售的牛血清白蛋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化铌纳米材料在促进细胞增殖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铌纳米材料在促进细胞增殖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铌纳米材料在促进细胞增殖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为内皮细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铌纳米材料在促进细胞增殖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铌纳米材料的粒径为10~90nm。


4.一种促进细胞增殖的细胞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碳化铌纳米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促进细胞增殖的细胞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为内皮细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促进细胞增殖的细胞培养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铃陈怀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简巨医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