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补偿结构及其热蒸汽安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53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21
本申请涉及一种热补偿结构及其热蒸汽安全阀,涉及安全阀技术领域,其包括热补偿结构,还包括阀体,阀体内依次开设有相连通的进气口、连通腔和出气口,阀体内位于进气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进气口的密封部,热密封结构安装在密封部上,阀体内还开设有调节腔,调节腔沿远离进气口的方向依次设置有活动弹簧座、压缩弹簧和固定弹簧座,活动弹簧座滑移设置在调节腔内,阀体远离进气口的一侧穿设有阀杆,阀杆穿设固定弹簧座并与固定弹簧座形成滑移配合,阀杆的滑移方向与压缩弹簧的压缩方向平行,且阀杆依次固定设置在活动弹簧座和密封部上。本申请提高了受热后的密封体与进气口之间的密封性,进而提高了该热蒸汽安全阀整体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补偿结构及其热蒸汽安全阀
本申请涉及安全阀
,尤其是涉及一种热补偿结构及其热蒸汽安全阀。
技术介绍
安全阀是启闭件受外力作用下处于常闭状态,在安全阀的进气口处设置有密封体、活动弹簧座、压缩弹簧和固定弹簧座,其中活动弹簧座在阀体内滑移并固定在密封体上,固定弹簧座固定在阀体内,压缩弹簧固定在活动弹簧和固定弹簧之间,当介质压力升高超过规定值时,压缩压缩弹簧,推动密封体和活动弹簧座运动,解除密封体对进气口的密封效果,进而向系统外排放介质来防止管道或设备内介质压力超过规定数值的特殊阀门。相关技术中,对于应用在热蒸汽设备中的安全阀,由于热蒸汽温度较高,长期使用后,位于进气口处的密封体受热出现软化,导致密封体与进气口之间产生间隙,影响密封体与进气口之间的密封性,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受热后的密封体与进气口之间的密封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热补偿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热补偿结构及其热蒸汽安全阀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热补偿结构,包括与进气端口相抵接密封的密封体,所述密封体包括支撑部和形变部,所述形变部与进气端口抵接,所述支撑部设置在形变部的外侧,所述支撑部的受热形变率低于形变部,且所述支撑部与进气端口之间留有密封间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开始利用与进气端口相抵接的形变部实现密封,然后随着密封体长时间受到较高的热量,形变部发生软化形变,此时,利用支撑部对内侧软化形变部起到支撑作用,使得软化后的形变部填充至密封间隙中,即充分利用软化的形变部,进而使得密封体始终抵接在进气端口处,提高受热后的密封体与进气口之间的密封性。优选的,所述形变部的内侧形成有形变膨胀区,所述形变部位于形变膨胀区水平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承载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中,热蒸汽集中于形变膨胀区,冲击膨胀区水平方向两侧的承载斜面,有助于形变部向外侧发生形变,进而有助于形变部填充至密封间隙中。优选的,所述形变部与支撑部之间设置有形变豁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形变部与支撑部之间设置的形变豁口,使得形变部在受到热蒸汽的冲击作用下,绕着形变豁口发生转动,进一步便于形变部受热后向外侧发生形变。优选的,所述形变豁口呈半圆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形变豁口呈半圆形设置,即弧形结构能够很好地释放内部的应力。优选的,所述密封体的形变部上设置有引流斜面,所述引流斜面的引流方向指向密封体的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利用斜面,有利于将热蒸汽引流至密封体的外侧,即将热蒸汽引流至承接斜面上,更进一步使得形变部向外侧发生形变。优选的,所述引流斜面设置有两个,两所述引流斜面对称设置在形变部的中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在形变部中部的两个引流斜面,对热蒸汽具有分流的作用,使得热蒸汽均匀地冲击至两个承接斜面上。优选的,两所述引流斜面的交界处呈圆弧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个引流斜面的交界处呈圆弧设置,提高两个引流斜面的分流效果。为了提高热蒸汽安全阀内密封体与进气口之间的密封性,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热补偿结构及其热蒸汽安全阀。一种热补偿结构及其热蒸汽安全阀,包括热补偿结构,还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依次开设有相连通的进气口、连通腔和出气口,所述阀体内位于进气口处设置有用于密封进气口的密封部,所述热密封结构安装在密封部上,所述阀体内还开设有调节腔,所述调节腔沿远离进气口的方向依次设置有活动弹簧座、压缩弹簧和固定弹簧座,所述活动弹簧座滑移设置在调节腔内,所述阀体远离进气口的一侧穿设有阀杆,所述阀杆穿设固定弹簧座并与固定弹簧座形成滑移配合,所述阀杆的滑移方向与压缩弹簧的压缩方向平行,且所述阀杆依次固定设置在活动弹簧座和密封部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密封部上安装热密封结构,即提高了受热后的密封体与进气口之间的密封性,进而提高了该热蒸汽安全阀整体的密封性。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利用支撑部对内侧软化形变部起到支撑作用,使得软化后的形变部填充至密封间隙中,即充分利用软化的形变部,进而使得密封体始终抵接在进气端口处,提高受热后的密封体与进气口之间的密封性;借助两个引流斜面、两个承载斜面和两个形变豁口,使得形变部向密封体的外侧发生形变,确保软化后的形变部填充至密封间隙中,实现充分利用形变部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热补偿结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热补偿结构及其热蒸汽安全阀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主要体现密封体的结构。附图标记:1、密封体;11、支撑部;12、形变部;2、形变膨胀区;3、承载斜面;4、引流斜面;5、形变豁口;6、密封间隙;7、阀体;71、进气口;72、连通腔;73、调压腔;74、出气口;8、密封部;9、活动弹簧座;10、压缩弹簧;20、固定弹簧座;30、阀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热补偿结构。参照图1,热补偿结构包括与阀体7内部进气端口相抵接密封的密封体1,密封体1包括支撑部11和形变部12,形变部12与进气端口抵接,形变部12的内侧形成有形变膨胀区2,形变部12位于形变膨胀区2水平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承载斜面3,形变膨胀去的中部对称设置有引流斜面4,两个引流斜面4的交界处呈圆弧设置,且两个引流斜面4的引流方向指向密封体1的外侧;支撑部11设置在形变部12的外侧,支撑部11与形变部12之间开设有呈半圆形设置的形变豁口5;其中,支撑部11的受热形变率低于形变部12,对形变部12具有支撑防扩张的作用,且支撑部11与进气端口之间留有密封间隙6。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热补偿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实际使用中,未发生形变之前,利用与进气端口相抵接的形变部12实现密封,其中,两个引流斜面4将热流分流至两个承载斜面3上,两个承载斜面3在长时间冲击后,形变部12发生软化形变,并绕着形变豁口5向密封体1的外侧移动,此时,利用支撑部11对内侧软化形变部12起到支撑作用,使得软化后的形变部12填充至密封间隙6中,即充分利用软化的形变部12,进而使得密封体1始终抵接在进气端口处,提高受热后的密封体1与进气口71之间的密封性。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热补偿结构及其热蒸汽安全阀。参照图2和图3,热补偿结构及其热蒸汽安全阀包括热补偿结构和阀体7,阀体7内开设有依次相连通的进气口71、连通腔72、调压腔73和出气口74,进气口71与出气口74呈垂直设置,调压腔73与进气口71位于同一直线上,阀体7内设置有用于密封进气口71的密封部8,热补偿结构安装嵌设在密封部8内,调压腔73内沿远离进气口71的方向依次设置有活动弹簧座9、压缩弹簧10和固定弹簧座20,且压缩弹簧10的两端分别抵紧在活动弹簧座9和固定弹簧座20之间;阀体7远离进气口71的一侧穿设有阀杆30,且阀杆30位于调压腔73内的部分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进气端口相抵接密封的密封体(1),所述密封体(1)包括支撑部(11)和形变部(12),所述形变部(12)与进气端口抵接,所述支撑部(11)设置在形变部(12)的外侧,所述支撑部(11)的受热形变率低于形变部(12),且所述支撑部(11)与进气端口之间留有密封间隙(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进气端口相抵接密封的密封体(1),所述密封体(1)包括支撑部(11)和形变部(12),所述形变部(12)与进气端口抵接,所述支撑部(11)设置在形变部(12)的外侧,所述支撑部(11)的受热形变率低于形变部(12),且所述支撑部(11)与进气端口之间留有密封间隙(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部(12)的内侧形成有形变膨胀区(2),所述形变部(12)位于形变膨胀区(2)水平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承载斜面(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部(12)与支撑部(11)之间设置有形变豁口(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豁口(5)呈半圆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体(1)的形变部(12)上设置有引流斜面(4),所述引流斜面(4)的引流方向指向密封体(1)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武明陆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凯特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