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音器及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36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音器及发动机,该消音器包括入气管、消音室、第一扩张室、第一挡板和第一共振室,入气管的出气口端以无间隙形式贯穿消音室的入气口,以与第一扩张室入气口相对并连通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消音室上;第一扩张室的封闭端贯穿消音室内置的第一挡板的第一通孔并置于所述消音室内,第一共振室设有出气口的一端作为第一端以无间隙形式贯穿所述消音室的出气口,第二端与第一扩张室的封闭端完全接触。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在不受环境温度影响下,能够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音器及发动机
本技术涉及声波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消音器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消音器包括一个消音筒,且消音筒内填充有消音棉,其中,消音棉内及消音棉间会形成无数个多孔间隙,当声波从消音筒的入口传递到这些间隙中,与间隙中的空气不断摩擦从而使声波不断衰减,进而实现降噪的目的。一般而言,频率越高,音波衰减的越厉害,但是消音棉在持续高温情况下易变形、易老化。可见,传统的消音器容易受温度限制,且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音器及发动机,以在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下,能够提高使用寿命。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音器,该消音器包括:入气管、消音室、第一扩张室、第一挡板和第一共振室;其中,所述消音室为两端分别设有入气口和出气口的腔体;所述第一扩张室为一端设有入气口、另一端封闭的腔体,且所述第一扩张室的腔体外侧壁设有多个第一孔径的出气孔;所述第一挡板设有与所述第一扩张室外侧壁配合的第一通孔,以及引导气体流出的出气孔;所述第一共振室为一端设有出气口的腔体,且所述第一共振室的腔体外侧壁设有第二孔径的进气孔,其中,所述第二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孔径;所述入气管的出气口端以无间隙形式贯穿所述消音室的入气口,以与所述第一扩张室入气口相对并连通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消音室上;其中,所述第一扩张室的封闭端贯穿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一通孔并置于所述第一挡板上,且所述第一挡板置于所述消音室内;所述第一共振室设有出气口的一端作为第一端以无间隙形式贯穿所述消音室的出气口,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扩张室的封闭端完全接触。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音器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设有与所述第一共振室外侧壁配合的第二通孔,以及引导气体流出的出气孔;其中,所述第二挡板置于所述消音室内,所述第一共振室的第一端依次以无间隙形式贯穿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消音室的出气口,且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消音室的端部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吸声材料。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音器还包括一个消音组件;其中,所述消音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扩张室结构相同的第二扩张室、第三挡板、第四挡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共振室结构相同的第二共振室;所述第三挡板设有与所述第二扩张室外侧壁配合的第三通孔,以及引导气体流出的出气孔;所述第四挡板设有与所述第二共振室外侧壁配合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二共振室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扩张室的封闭端完全接触,所述第二共振室的第一端贯穿所述第四档板的第四通孔,且所述第一端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二扩张室的入气口相对并连通,所述第二扩张室的封闭端与所述第一共振室的第二端完全接触,且所述第二扩张室贯穿所述第三挡板的第三通孔并置于所述第三挡板上。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音器还包括至少两个消音组件;每一消音组件中,所述第二共振室的第一端的出气口贯穿所述第四档板的第四通孔,且与所述第二扩张室的入气口相对并连通,所述第二扩张室贯穿所述第三挡板的第三通孔并置于所述第三挡板上;所述消音组件首尾依次接触排呈一列,其中,所述消音组件中第二共振室的第二端与上一组所述消音组件的第二扩张室的封闭端完全接触,所述消音组件的第二扩张室的封闭端与下一组所述消音组件的第二共振室的第二端完全接触;排在首位的消音组件的第二共振室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扩张室的封闭端完全接触,排在末尾的消音组件的第二扩张室的封闭端与所述第一共振室的第二端完全接触。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音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五挡板;其中,所述第五挡板设有与所述第二扩张室外侧壁配合的第五通孔,以及引导气体流出的出气孔;所述第五档板套设在至少一个所述消音组件中第二扩张室的封闭端部,且套设于同一个第二扩张室上的所述第三挡板和所述第五挡板的间隙内填充有吸声材料。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声材料为岩棉或玻璃棉。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气管的出气口端以无间隙形式贯穿所述消音室的入气口,以与所述第一扩张室入气口相对并连通的方式通过加强筋安装于所述消音室上。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孔径为10mm,和/或,所述第二孔径为3mm~5mm。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音室的材料选用304不锈钢,或/和,所述第一挡板选用409L不锈钢。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发动机主体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消音器;其中,所述发动机主体的排气管与所述消音器的入气管连通。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音器及发动机,该消音器包括入气管、消音室、第一扩张室、第一挡板和第一共振室,入气管的出气口端以无间隙形式贯穿消音室的入气口,以与第一扩张室入气口相对并连通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消音室上;第一扩张室的封闭端贯穿消音室内置的第一挡板的第一通孔并置于所述消音室内,第一共振室设有出气口的一端作为第一端以无间隙形式贯穿所述消音室的出气口,第二端与第一扩张室的封闭端完全接触。相对于传统消音器而言,本技术实施例不再使用消音棉,而是设有第一扩张室、第一挡板和第一共振室,以使各种频率不同的声波依次通过第一扩张室、第一挡板、第一共振室和消音室形成的空间进行散射和共振,以达到消耗声波能量的目的,同时通过第一扩张室的出气孔、第一挡板的出气孔和第一共振室的进气孔对声波频率在消耗能量的同时还能够进行逐一过滤,进而达到消音的目的。可见,本技术实施例在达到消音的基础上,且在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下,能够提高消音器的使用寿命。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消音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消音组件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3中各组件名称与相应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入气管,2-消音室,3-第一扩张室,4-第一挡板,5-第一共振室,6-第二挡板,7-吸声材料,8-第二扩张室,9-第三挡板;10-第四挡板;11-第二共振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消音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消音器包括: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入气管(1)、消音室(2)、第一扩张室(3)、第一挡板(4)和第一共振室(5);/n其中,所述消音室(2)为两端分别设有入气口和出气口的腔体;/n所述第一扩张室(3)为一端设有入气口、另一端封闭的腔体,且所述第一扩张室(3)的腔体外侧壁设有多个第一孔径的出气孔;/n所述第一挡板(4)设有与所述第一扩张室(3)外侧壁配合的第一通孔,以及引导气体流出的出气孔;/n所述第一共振室(5)为一端设有出气口的腔体,且所述第一共振室(5)的腔体外侧壁设有第二孔径的进气孔,其中,所述第二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孔径;/n所述入气管(1)的出气口端以无间隙形式贯穿所述消音室(2)的入气口,以与所述第一扩张室(3)入气口相对并连通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消音室(2)上;其中,所述第一扩张室(3)的封闭端贯穿所述第一挡板(4)的第一通孔并置于所述第一挡板(4)上,且所述第一挡板(4)置于所述消音室(2)内;/n所述第一共振室(5)设有出气口的一端作为第一端以无间隙形式贯穿所述消音室(2)的出气口,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扩张室(3)的封闭端完全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入气管(1)、消音室(2)、第一扩张室(3)、第一挡板(4)和第一共振室(5);
其中,所述消音室(2)为两端分别设有入气口和出气口的腔体;
所述第一扩张室(3)为一端设有入气口、另一端封闭的腔体,且所述第一扩张室(3)的腔体外侧壁设有多个第一孔径的出气孔;
所述第一挡板(4)设有与所述第一扩张室(3)外侧壁配合的第一通孔,以及引导气体流出的出气孔;
所述第一共振室(5)为一端设有出气口的腔体,且所述第一共振室(5)的腔体外侧壁设有第二孔径的进气孔,其中,所述第二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孔径;
所述入气管(1)的出气口端以无间隙形式贯穿所述消音室(2)的入气口,以与所述第一扩张室(3)入气口相对并连通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消音室(2)上;其中,所述第一扩张室(3)的封闭端贯穿所述第一挡板(4)的第一通孔并置于所述第一挡板(4)上,且所述第一挡板(4)置于所述消音室(2)内;
所述第一共振室(5)设有出气口的一端作为第一端以无间隙形式贯穿所述消音室(2)的出气口,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扩张室(3)的封闭端完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还包括:第二挡板(6);
所述第二挡板(6)设有与所述第一共振室(5)外侧壁配合的第二通孔,以及引导气体流出的出气孔;
其中,所述第二挡板(6)置于所述消音室(2)内,所述第一共振室(5)的第一端依次以无间隙形式贯穿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消音室(2)的出气口,且所述第二挡板(6)和所述消音室(2)的端部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吸声材料(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还包括一个消音组件;
其中,所述消音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扩张室(3)结构相同的第二扩张室(8)、第三挡板(9)、第四挡板(10)、以及与所述第一共振室(5)结构相同的第二共振室(11);
所述第三挡板(9)设有与所述第二扩张室(8)外侧壁配合的第三通孔,以及引导气体流出的出气孔;
所述第四挡板(10)设有与所述第二共振室(11)外侧壁配合的第四通孔;
所述第二共振室(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扩张室(3)的封闭端完全接触,所述第二共振室(11)的第一端贯穿所述第四挡板(10)的第四通孔,且所述第一端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二扩张室(8)的入气口相对并连通,所述第二扩张室(8)的封闭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乞志刚管立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