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轮胎的带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20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轮胎的带束结构。具体公开了一种轮胎包括:胎体帘布层;胎面,其安置在胎体帘布层的胎冠区域的径向向外处;以及带束结构,其总轴向宽度基本上等于介于胎面和胎冠区域之间的胎面宽度,该带束结构与胎体帘布层成周向包围关系。带束结构包括第一带束层和径向地邻近该第一带束层的第二带束层。第一带束层包括第一加强复合材料,该第一加强复合材料具有嵌入于第一橡胶基质中的第一加强帘线。第一加强帘线具有1100/4 dtex的构造,其中捻度在150 TPM和250 TPM之间且浸渍张力在100 mN/tex和200 mN/tex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轮胎的带束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气轮胎和非充气轮胎两者,且更具体地涉及介于轮胎的胎面部分和其他结构之间的带束结构。
技术介绍
用于轮胎的带束组件是已知的。在一种常规组件中,折叠帘布层可用高模量材料的帘线进行加强,并且可具有至少等于胎面部分的总宽度的总宽度。其侧向侧部中的每一者可沿径向向外方向围绕两个未折叠的单切割帘布层(cutplies)折回。折叠帘布层的加强帘线可相对于轮胎的赤道面形成20度和60度之间的角度,其中两个单切割帘布层的加强帘线相对于轮胎的赤道面形成相等且方向相反的角度。由于材料限制,常规的轮胎构造已趋于鲁棒性(例如,重又多的部件等)。这样的构造可趋于具有高的滚动阻力,这降低了燃料经济性;并且大部分构造可具有限制操纵响应以及增加材料成本的趋势。一个持续的目标一直是识别轻质且强度高的材料并找到这样的材料在轮胎中的合适用途,使得在保持其他性质的同时降低轮胎的重量。芳纶加强材料已显示出优异的抗疲劳性。这种性质使该材料适合于将相对低的捻度应用于帘线,这使得有可能在较低密度的材料中保持耐久性和伸长特性。当加强帘线从1670dTex减小到1100dTex时,一种常规的带束组件已显示出改善的操纵性质。一种常规的覆盖层结构可用具有捻度水平在6TPI和14TPI之间的芳纶帘线进行加强。一种常规的带束结构可用420至1100dTex芳纶帘线进行加强,其中测量的韧性(measuredtoughness)为30MPa至50Mpa、初始模量为15,000MPa至40,000Mpa、韧度(tenacity)为140cN/Tex至200cN/Tex、以及动态挠曲疲劳保持的断裂强度为50%至100%。这些带束可用彼此平行延伸并相对于轮胎的赤道面(EP)成10°至40°角度的加强帘线进行加强。带束组件可包括折叠带束,其中在每个侧向侧部上的折叠部分径向地折叠到切割带束上。折叠带束的轴向外部分可沿径向向外方向折叠并安置在切割带束的径向向外处。另一种常规轮胎可具有从带束组件径向向外安置的覆盖层结构。带的螺旋形卷绕部可轴向地缠绕跨越两个单切割帘布层,使得这些卷绕部彼此邻接接触。带可用纺织材料的帘线进行加强。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轮胎包括:胎体帘布层;胎面,其安置在胎体帘布层的胎冠区域的径向向外处;以及带束结构,其总轴向宽度基本上等于介于胎面和胎冠区域之间的胎面宽度,该带束结构与胎体帘布层成周向包围关系。带束结构包括第一带束层和径向地邻近该第一带束层的第二带束层。第一带束层包括第一加强复合材料,该第一加强复合材料具有嵌入于第一橡胶基质中的第一加强帘线。第一加强帘线具有1100/4dtex的构造,其中捻度在150TPM和250TPM之间且用于制造的浸渍张力在100mN/tex和200mN/tex之间。根据轮胎的另一个方面,第二带束层包括第二加强复合材料,该第二加强复合材料具有嵌入于第二橡胶基质中的第二加强帘线。第二加强帘线具有1210/3dtex的构造,其中捻度在150TPM和250TPM之间且用于制造的浸渍张力在100mN/tex和200mN/tex之间。根据轮胎的再另一个方面,第一加强帘线具有大约180TPM的Z捻度。根据轮胎的又一个方面,第一加强帘线具有大约180TPM的S捻度。根据轮胎的再另一个方面,第二加强帘线具有大约200TPM的Z捻度。根据轮胎的又一方面,第二加强帘线具有大约200TPM的S捻度。根据轮胎的再另一个方面,第一加强帘线在第一橡胶基质内的密度在15EPI和35EPI之间。根据轮胎的又一方面,第一加强帘线在第一橡胶基质内的密度在22EPI和25EPI之间。根据轮胎的再另一个方面,第一加强帘线在第一橡胶基质内的密度为大约23EPI。根据轮胎的又一方面,第二加强帘线在第二橡胶基质内的密度在15EPI和35EPI之间。根据轮胎的再另一个方面,第二加强帘线在第二橡胶基质内的密度在22EPI和25EPI之间。根据轮胎的又一方面,第二加强帘线在第二橡胶基质内的密度为大约24EPI。根据轮胎的再另一个方面,第一加强帘线由芳纶形成。根据轮胎的又一方面,第二加强帘线由芳纶形成。根据轮胎的再另一个方面,第一加强帘线和第二加强帘线两者都仅由芳纶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轮胎的带束结构包括第一带束层,该第一带束层安置在距离轮胎的胎面部分径向向内处并且安置在距离胎体帘布层的胎冠部分径向向外处。第一带束层具有第一芳纶加强帘线,每条第一芳纶加强帘线的构造为1100/4dtex、捻度在150TPM和250TPM之间且用于制造的浸渍张力在100mN/tex和200mN/tex之间。第二带束层径向地介于第一带束层和胎体帘布层的胎冠部分之间。第二带束层具有第二芳纶加强帘线,每条第二芳纶加强帘线的构造为1210/3、捻度在150TPM和250TPM之间且张力在100mN/tex和200mN/tex之间。根据带束结构的另一个方面,第一加强帘线具有大约180TPM的Z捻度。根据带束结构的再另一个方面,第一加强帘线和第二加强帘线两者在第一橡胶基质和第二橡胶基质内的密度分别在15EPI和35EPI之间。根据带束结构的又一方面,第一加强帘线和第二加强帘线两者在第一橡胶基质和第二橡胶基质内的密度分别在22EPI和25EPI之间。根据带束结构的再另一个方面,第一加强帘线在第一橡胶基质内的密度为23EPI,并且第二加强帘线在第二橡胶基质内的密度为24EPI。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如下技术方案。技术方案1:一种轮胎,其包括:胎体帘布层;胎面,其安置在所述胎体帘布层的胎冠区域的径向向外处;以及带束结构,其总轴向宽度基本上等于介于所述胎面和所述胎冠区域之间的胎面宽度,所述带束结构与所述胎体帘布层成周向包围关系,所述带束结构包括第一带束层和径向地邻近所述第一带束层的第二带束层,所述第一带束层包括第一加强复合材料,所述第一加强复合材料具有嵌入于第一橡胶基质中的第一加强帘线,所述第一加强帘线具有1100/4dtex的构造,其中捻度在150TPM和250TPM之间且浸渍张力在100mN/tex和200mN/tex之间。技术方案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二带束层包括第二加强复合材料,所述第二加强复合材料具有嵌入于第二橡胶基质中的第二加强帘线,所述第二加强帘线具有1210/3dtex的构造,其中捻度在150TPM和250TPM之间并且浸渍张力在100mN/tex和200mN/tex之间。技术方案3: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一加强帘线具有180TPM的Z捻度。技术方案4: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一加强帘线具有180TPM的S捻度。技术方案5: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二加强帘线具有200TPM的Z捻度。技术方案6: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轮胎,其中,所述第二加强帘线具有200TPM的S捻度。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n胎体帘布层;/n胎面,其安置在所述胎体帘布层的胎冠区域的径向向外处;以及/n带束结构,其总轴向宽度基本上等于介于所述胎面和所述胎冠区域之间的胎面宽度,所述带束结构与所述胎体帘布层成周向包围关系,所述带束结构包括第一带束层和径向地邻近所述第一带束层的第二带束层,所述第一带束层包括第一加强复合材料,所述第一加强复合材料具有嵌入于第一橡胶基质中的第一加强帘线,所述第一加强帘线具有1100/4dtex的构造,其中捻度在150 TPM和250 TPM之间且浸渍张力在100 mN/tex和200 mN/tex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12 US 16/7117671.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
胎体帘布层;
胎面,其安置在所述胎体帘布层的胎冠区域的径向向外处;以及
带束结构,其总轴向宽度基本上等于介于所述胎面和所述胎冠区域之间的胎面宽度,所述带束结构与所述胎体帘布层成周向包围关系,所述带束结构包括第一带束层和径向地邻近所述第一带束层的第二带束层,所述第一带束层包括第一加强复合材料,所述第一加强复合材料具有嵌入于第一橡胶基质中的第一加强帘线,所述第一加强帘线具有1100/4dtex的构造,其中捻度在150TPM和250TPM之间且浸渍张力在100mN/tex和200mN/tex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束层包括第二加强复合材料,所述第二加强复合材料具有嵌入于第二橡胶基质中的第二加强帘线,所述第二加强帘线具有1210/3dtex的构造,其中捻度在150TPM和250TPM之间并且浸渍张力在100mN/tex和200mN/tex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西利克J·G·吉利克R·E·利奥内蒂M·H·J·范登崔尔T·马修
申请(专利权)人: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帝人芳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