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菌式桑叶豆腐乳加工工艺及其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100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菌式桑叶豆腐乳加工工艺及其加工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桑芽叶粉:将采集的新鲜桑芽叶切成宽1cm长条,在85‑95℃的水中烫漂杀青,用自来水漂洗冷却,将自来水倒掉后,将剩余物打制成浆料,将浆料过滤分离,浆汁沉淀滤出上层清水,烘干后,得到桑芽叶粉,取黄豆,用25℃以下的软水浸泡24‑48h,得到浸泡后的黄豆;S2、将浸泡后的黄豆和桑芽叶粉按质量比10:1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疏通机构之间的配合工作,当过滤孔中堵口时,使传动杆端部的第一磁块对多个第二磁块进行依次吸引,移动的第二磁块和挤出杆对堵口的过滤孔进行疏通,使过滤孔变得通顺,解决了目前的颗粒状浆料会堵口过滤孔,影响后续过滤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菌式桑叶豆腐乳加工工艺及其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豆腐乳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无菌式桑叶豆腐乳加工工艺及其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腐乳又称豆腐乳,主要是由用毛霉菌发酵而成,是我国流传数千年的传统民间美食,也是桂林三宝之一,因其口感好、营养高,深受我国老百姓及东南亚地区人民的喜爱,是一道经久不衰的美味佳肴。目前的无菌式桑叶豆腐乳加工工艺包括制备桑叶粉、桑叶粉黄豆混合制成豆腐坯、豆腐坯菌种液混合制成盐坯和盐坯制成桑叶豆腐乳几个过程,在制备桑叶粉的过程中涉及到浆料的分离,目前的分离效果不够充分,通过过滤的手段进行分离,一方面颗粒状浆料会堵口过滤网,影响后续过滤过程,另一方面颗粒状的浆料没有进行处理,使浆料的利用率较低,为此,提出一种无菌式桑叶豆腐乳加工工艺及其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菌式桑叶豆腐乳加工工艺及其加工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菌式桑叶豆腐乳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桑芽叶粉:将采集的新鲜桑芽叶切成宽1cm长条,在85-95℃的水中烫漂杀青,用自来水漂洗冷却,将自来水倒掉后,将剩余物打制成浆料,将浆料过滤分离,浆汁沉淀滤出上层清水,烘干后,得到桑芽叶粉,取黄豆,用25℃以下的软水浸泡24-48h,得到浸泡后的黄豆;S2、将浸泡后的黄豆和桑芽叶粉按质量比10:1混合,磨浆,滤渣,按每公斤步骤黄豆用卤水4-5g进行点卤,蹲脑,得到蹲脑后的桑叶豆腐坯,将桑叶豆腐坯压榨至含水率为65-70%,压榨成型后,切块,将切块后的桑叶豆腐坯竖直放置于培养盘的底部;S3、将毛霉菌和根霉菌混合均匀后,加入冷开水300-500m1,将菌丝打碎,充分摇匀,混合,制成菌种液,将菌种液喷雾接种到桑叶豆腐坯上,当菌丝开始变成淡黄色,并有褐色孢子形成时,散笼,开窗通风,8-10h后搓毛腌制,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4.5-6%的食盐水,腌过坯面,腌渍时间3-4天,腌坯结束后,打开缸底通口,放出食盐水,放置过夜,得到盐坯;S4、取出盐坯,将食盐水沥干,点数装入坛内,将盐坯依次排列,用手压平,分层加入配料,装满腌制好的桑叶豆腐胚后灌入汤料,在坛底加1-2片洗净并凉干的荷叶,将坛加盖,在坛口加盖荷叶,再用水泥拌熟石膏封口,常温下贮藏3个月以上,即得桑叶豆腐乳。一种无菌式桑叶豆腐乳加工装置,包括过滤盒,所述过滤盒的顶部和底部侧面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进料塞,所述出料口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出料塞,所述过滤盒的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中设有多个将过滤盒内部连通的过滤孔,所述过滤盒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过滤盒转动连接并延伸至过滤盒的内部,位于过滤盒内部的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所述弧形板底部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传动口,所述弧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管,所述传动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室,所述弧形板中连接有疏通机构,所述收集室上连接有搅拌机构。优选地,所述疏通机构包括设置在弧形板底部的多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位置位于对应过滤孔的侧面,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弧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壁套设有安装弹簧,所述安装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弧形板的底部和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挤出杆,所述挤出杆的端部可插入到对应的过滤孔中,所述挤出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块,所述第一磁块可与对应第二磁块相对的一侧互相吸引。优选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过滤盒侧面上的传动轴,位于过滤盒外部所述传动轴的外侧壁和位于过滤盒外部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壁上均固定套接有传动轮,两个所述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位于过滤盒内部的所述传动轴的端部穿过收集室并与收集室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多个搅拌叶,多个所述搅拌叶在传动轴上均匀排列。优选地,所述搅拌叶的端部贴合在收集室的内侧壁上,所述收集室上设有多个出料孔。优选地,所述过滤盒上设有两个密封环,两个所述密封环分别固定套接在转动轴和传动轴的外侧壁上,所述密封环的外侧壁与过滤盒转动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疏通机构之间的配合工作,可通过弧形板进行浆料的过滤分离,颗粒状浆料位于弧形板的上方,此时弧形设置的弧形板可使颗粒状浆料掉落到收集室中进行收集,当过滤孔中堵口时,此时可驱动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动轴转动,使传动杆端部的第一磁块对多个第二磁块进行依次吸引,移动的第二磁块和挤出杆对堵口的过滤孔进行疏通,使过滤孔变得通顺,解决了目前的颗粒状浆料会堵口过滤孔,影响后续过滤的情况,需要说明是,抵压出的颗粒浆料顺着弧形的弧形板滑动掉落到收集室中继续收集,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第一磁块的转动,移动后的第二磁块由于压缩的伸缩伸缩杆和安装弹簧带动挤出杆复位,使此时的过滤孔继续处于空置状态,便与过滤。2、通过搅拌机构之间的配合工作,在转动轴转动的同时,通过传动带带动传动轴转动,使传动轴上的多个搅拌叶开始转动,转动的搅拌叶对收集室中收集的浆料进行充分来回搅拌,使原本的大颗粒浆料在此加工变小,此时的浆料可顺着收集室滑落与之前过滤后的浆料混合,解决了目前的颗粒浆料没有处理的情况,提升了浆料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无菌式桑叶豆腐乳加工工艺及其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无菌式桑叶豆腐乳加工工艺及其加工装置传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无菌式桑叶豆腐乳加工工艺及其加工装置A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无菌式桑叶豆腐乳加工工艺及其加工装置传动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过滤盒、2进料塞、3出料塞、4弧形板、5转动轴、6传动杆、7驱动电机、8安装框架、9第一磁块、10传动带、11传动轴、12搅拌叶、13第二磁块、14过滤孔、15传动管、16传动口、17伸缩杆、18安装弹簧、19挤出杆、20固定板、21收集室、22传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无菌式桑叶豆腐乳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桑芽叶粉:将采集的新鲜桑芽叶切成宽1cm长条,在85-95℃的水中烫漂杀青,用自来水漂洗冷却,将自来水倒掉后,将剩余物打制成浆料,将浆料过滤分离,浆汁沉淀滤出上层清水,烘干后,得到桑芽叶粉,取黄豆,用25℃以下的软水浸泡24-48h,得到浸泡后的黄豆;S2、将浸泡后的黄豆和桑芽叶粉按质量比10:1混合,磨浆,滤渣,按每公斤步骤黄豆用卤水4-5g进行点卤,蹲脑,得到蹲脑后的桑叶豆腐坯,将桑叶豆腐坯压榨至含水率为65-70%,压榨成型后,切块,将切块后的桑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菌式桑叶豆腐乳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制备桑芽叶粉:将采集的新鲜桑芽叶切成宽1cm长条,在85-95℃的水中烫漂杀青,用自来水漂洗冷却,将自来水倒掉后,将剩余物打制成浆料,将浆料过滤分离,浆汁沉淀滤出上层清水,烘干后,得到桑芽叶粉,取黄豆,用25℃以下的软水浸泡24-48h,得到浸泡后的黄豆;/nS2、将浸泡后的黄豆和桑芽叶粉按质量比10:1混合,磨浆,滤渣,按每公斤步骤黄豆用卤水4-5g进行点卤,蹲脑,得到蹲脑后的桑叶豆腐坯,将桑叶豆腐坯压榨至含水率为65-70%,压榨成型后,切块,将切块后的桑叶豆腐坯竖直放置于培养盘的底部;/nS3、将毛霉菌和根霉菌混合均匀后,加入冷开水300-500m1,将菌丝打碎,充分摇匀,混合,制成菌种液,将菌种液喷雾接种到桑叶豆腐坯上,当菌丝开始变成淡黄色,并有褐色孢子形成时,散笼,开窗通风,8-10h后搓毛腌制,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4.5-6%的食盐水,腌过坯面,腌渍时间3-4天,腌坯结束后,打开缸底通口,放出食盐水,放置过夜,得到盐坯;/nS4、取出盐坯,将食盐水沥干,点数装入坛内,将盐坯依次排列,用手压平,分层加入配料,装满腌制好的桑叶豆腐胚后灌入汤料,在坛底加1-2片洗净并凉干的荷叶,将坛加盖,在坛口加盖荷叶,再用水泥拌熟石膏封口,常温下贮藏3个月以上,即得桑叶豆腐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菌式桑叶豆腐乳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桑芽叶粉:将采集的新鲜桑芽叶切成宽1cm长条,在85-95℃的水中烫漂杀青,用自来水漂洗冷却,将自来水倒掉后,将剩余物打制成浆料,将浆料过滤分离,浆汁沉淀滤出上层清水,烘干后,得到桑芽叶粉,取黄豆,用25℃以下的软水浸泡24-48h,得到浸泡后的黄豆;
S2、将浸泡后的黄豆和桑芽叶粉按质量比10:1混合,磨浆,滤渣,按每公斤步骤黄豆用卤水4-5g进行点卤,蹲脑,得到蹲脑后的桑叶豆腐坯,将桑叶豆腐坯压榨至含水率为65-70%,压榨成型后,切块,将切块后的桑叶豆腐坯竖直放置于培养盘的底部;
S3、将毛霉菌和根霉菌混合均匀后,加入冷开水300-500m1,将菌丝打碎,充分摇匀,混合,制成菌种液,将菌种液喷雾接种到桑叶豆腐坯上,当菌丝开始变成淡黄色,并有褐色孢子形成时,散笼,开窗通风,8-10h后搓毛腌制,加入质量百分浓度为4.5-6%的食盐水,腌过坯面,腌渍时间3-4天,腌坯结束后,打开缸底通口,放出食盐水,放置过夜,得到盐坯;
S4、取出盐坯,将食盐水沥干,点数装入坛内,将盐坯依次排列,用手压平,分层加入配料,装满腌制好的桑叶豆腐胚后灌入汤料,在坛底加1-2片洗净并凉干的荷叶,将坛加盖,在坛口加盖荷叶,再用水泥拌熟石膏封口,常温下贮藏3个月以上,即得桑叶豆腐乳。


2.一种无菌式桑叶豆腐乳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盒(1),所述过滤盒(1)的顶部和底部侧面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进料塞(2),所述出料口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出料塞(3),所述过滤盒(1)的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板(4),所述弧形板(4)中设有多个将过滤盒(1)内部连通的过滤孔(14),所述过滤盒(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架(8),所述安装框架(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7),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与过滤盒(1)转动连接并延伸至过滤盒(1)的内部,位于过滤盒(1)内部的所述转动轴(5)的外侧壁固定套接有传动杆(6),所述传动杆(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林秦和生何梦秀谢振奖唐国森黄志琼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