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节流口后合流的双回路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8897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8
一种主节流口后合流的双回路液压系统。解决了现有双泵或多泵液压系统结构复杂,能耗高的问题。它包括第一主进油口、第二主进油口、第一工作联和第二工作联,所述的第一工作联包括第一工作油口、第一主节流口和第一辅助节流口,所述的第二工作联包括第二工作油口、第二主节流口和第二辅助节流口,所述的第一主进油口与第一主节流口的进油口相连,所述的第二主进油口与第一辅助节流口的进油口相连,第一主节流口的出油口、第一辅助节流口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工作油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通过双回路的方式,实现液压系统的合理分配,即对复合动作有所提升同时照顾能耗和发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节流口后合流的双回路液压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回路液压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主节流口后合流的双回路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液压系统一般分为单泵系统和多泵系统,单泵系统即只有一个工作油泵实现所有动作,多泵系统是有两个及以上油泵实现所有动作。单泵系统的优点是成本底,系统简单、可靠,但是很难实现多个动作同时工作,并且即使能实现多个动作也是依靠低压侧强制节流来实现,具有压力损耗高,发热量大的缺点;双泵或者多泵系统的优点是能够很好的实现多动作同时运动,并且能耗相对较低,但是存在系统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常见的单泵系统有开中心系统的串/并联回路,闭中心的阀前补偿系统和阀后补偿系统等;双泵和多泵系统有挖掘机械常用的设置复杂逻辑关系的双回路液压系统等。现有的双泵和多泵液压系统其合流通常通过合流阀实现,整体上的控制逻辑较为复杂,管路设置复杂且庞大,且合流时不可靠,复合动作时需要把低压的动作依靠补偿强制升压至和高压一同动作来实现复合动作,因此在补偿环节带来额外的附加压力损失和发热,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双泵或多泵液压系统结构复杂,能耗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主节流口后合流的双回路液压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主节流口后合流的双回路液压系统,包括第一主进油口、第二主进油口、第一工作组和第二工作组,所述的第一工作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工作联,所述的第一工作联包括第一工作油口、第一主节流口和第一辅助节流口,所述的第二工作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工作联,所述的第二工作联包括第二工作油口、第二主节流口和第二辅助节流口,所述的第一主进油口与第一主节流口的进油口相连,所述的第二主进油口与第一辅助节流口的进油口相连,第一主节流口的出油口、第一辅助节流口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工作油口相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第二主进油口通过第二主节流口与第二工作油口相连,所述的第一主进油口通过第二辅助节流口与第二工作油口的进油口相连,所述的第二主节流口的出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的进油口相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工作组包括二、三或四个第一工作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工作组包括一、二、三或四个第二工作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工作联上设有第一补偿器,所述的第一主进油口通过第一补偿器与第一主节流口的进油口相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补偿器包括第一控制腔和第一弹簧腔,第一主节流口出油口处的压力油与第一弹簧腔、第一反馈油路相连,第一控制腔选取第一补偿器出口处的压力油与弹簧腔的弹性力、第一主节流口出油口处的压力油相互配合控制第一补偿器的开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工作组上不同第一工作联上第一主节流口出油口处的压力油均通过第一单向阀与第一反馈油路相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工作联上设有第一补偿器,所述的第一补偿器设于第一主节流口与第一工作油口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补偿器包括第一控制腔和第一弹簧腔,第一补偿器出油口的压力油与第一弹簧腔相连,第一控制腔选取第一补偿器进油口处的压力油与第一弹簧腔的弹力、第一补偿器出油口的压力油相互配合控制第一补偿器的开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补偿器出油口的压力油通过第一单向阀与第一反馈油路相连,所述的第一反馈油路与第一工作组上不同第一工作联上第一补偿器的第一弹簧腔相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双回路的方式,实现液压系统的合理分配,即对复合动作有所提升同时照顾能耗和发热。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液压原理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液压原理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液压原理示意图。图中,1、第一工作组;2、第二工作组;3、第一工作联;31、第一工作油口;32、第一主节流口;33、第一辅助节流口;4、第二工作联;41、第二工作油口;42、第二主节流口;43、第二辅助节流口;5、第一补偿器;6、第一单向阀;P1、第一主进油口;P2、第二主进油口;LS1、第一反馈油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结合图2-3所示,一种主节流口后合流的双回路液压系统,包括第一主进油口P1、第二主进油口P2、第一工作组1和第二工作组2,所述的第一工作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工作联3,所述的第一工作联包括第一工作油口31、第一主节流口32和第一辅助节流口33,所述的第二工作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工作联4,所述的第二工作联包括第二工作油口41、第二主节流口42和第二辅助节流口43,所述的第一主进油口与第一主节流口的进油口相连,所述的第二主进油口与第一辅助节流口的进油口相连,第一主节流口的出油口、第一辅助节流口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工作油口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双回路的方式,实现液压系统的合理分配,即对复合动作有所提升同时照顾能耗和发热。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具体的复合动作时,其在主节流口后合流,能耗低,更环保。所述的第二主进油口通过第二主节流口与第二工作油口相连,所述的第一主进油口通过第二辅助节流口与第二工作油口的进油口相连,所述的第二主节流口的出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的进油口相连。具体的说,第二工作联和第一工作联可以类似或者相同。更具体的说,第一主进油口主要用于第一工作联进油,第二主进油口主要用于第二工作联进油,当复合动作时通过辅助节流口的调节,使得第二主进油口为第一工作油口供油,第一主进油口为第二工作油口供油。所述的第一工作组包括二、三或四个第一工作联。具体的说,所述的第二工作组包括一、二、三或四个第二工作联。这样的结构使得本系统能对二个到八个工作装置供油(所谓工作装置,就是执行元件,在原理图中就是A1A2A3A4……等工作油口),且工作装置既可实现一个泵为其供油,也可实现两个泵为其供油。本专利以典型的四工作装置为例进行描述(四工作装置就是A1A2A3A4四个用于输出的工作油口处,这四个工作油口是用来驱动四个执行元件,如油缸和马达)。当其中一个泵为其供油时,只要通过主节流口即可实现;当另外一个泵为其供油时,需要通过另一个辅助可变节流口为其供油。此四联工作机构中两联在同一侧,P1通过A1/A2的第一主节流口给A1/A2工作装置供油,通过第二辅助节流口给A3/A4供油,此时第二主节流口42充当主节流口的作用,第二辅助节流口43充当辅助节流口的作用。P2供油是P1供油的复制。A1/A2布置在一侧,A3A4布置在另一侧,这是为了原理的简洁,当然也可以对A1/A2/A3/A4进行交叉布置。图1是不设置补偿器时的液压原理图,其不影响单独动作的调速性能,并且可以将减少经过压力补偿器处的压力损失完全取消,进一步降低能耗和发热量。所述的第一工作联上设有第一补偿器5,所述的第一主进油口通过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节流口后合流的双回路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进油口(P1)、第二主进油口(P2)、第一工作组(1)和第二工作组(2),所述的第一工作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工作联(3),所述的第一工作联包括第一工作油口(31)、第一主节流口(32)和第一辅助节流口(33),所述的第二工作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工作联(4),所述的第二工作联包括第二工作油口(41)、第二主节流口(42)和第二辅助节流口(43),所述的第一主进油口与第一主节流口的进油口相连,所述的第二主进油口与第一辅助节流口的进油口相连,第一主节流口的出油口、第一辅助节流口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工作油口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节流口后合流的双回路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主进油口(P1)、第二主进油口(P2)、第一工作组(1)和第二工作组(2),所述的第一工作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工作联(3),所述的第一工作联包括第一工作油口(31)、第一主节流口(32)和第一辅助节流口(33),所述的第二工作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工作联(4),所述的第二工作联包括第二工作油口(41)、第二主节流口(42)和第二辅助节流口(43),所述的第一主进油口与第一主节流口的进油口相连,所述的第二主进油口与第一辅助节流口的进油口相连,第一主节流口的出油口、第一辅助节流口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一工作油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节流口后合流的双回路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主进油口通过第二主节流口与第二工作油口相连,所述的第一主进油口通过第二辅助节流口与第二工作油口的进油口相连,所述的第二主节流口的出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的进油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节流口后合流的双回路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工作组包括二、三或四个第一工作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主节流口后合流的双回路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工作组包括一、二、三或四个第二工作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节流口后合流的双回路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工作联上设有第一补偿器(5),所述的第一主进油口通过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洪王震山王清送张夕航史浙安陈钊汶郑志雨张赛
申请(专利权)人:圣邦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圣邦液压有限公司徐州圣邦机械有限公司浙江圣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