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解锁的车门内开手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779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解锁的车门内开手柄,包括内开手柄本体、内开手柄底座和扭簧,内开手柄底座上设有定位孔,内开手柄本体活动设在定位孔内;内开手柄本体上固定设有旋转轴,旋转轴穿过安装孔与固定在内开手柄底座上的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旋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一个力臂与内开手柄本体连接,扭簧的另一个力臂与内开手柄底座连接;内开手柄本体上设有旋转机构,内开手柄底座上与旋转机构行走轨迹的末端对应设有旋转止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式解锁的车门内开手柄,其外观新颖,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打破了市场上传统的手拉解锁开门的方式,解锁方式新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解锁的车门内开手柄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解锁的车门内开手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众多汽车采用的都是手拉式解锁开门的内开手柄。因为该零件为功能性零件,为了满足乘客手拉的操作空间,通常需要占用很大空间,有时候会出现与车身钣金间隙不足的问题。公告号CN208347498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车门内开手柄,包括手柄、基座、转轴、扭簧、套管、卡簧、铝片、橡胶垫块及玉石,手柄和基座通过转轴和卡簧连接,套管和扭簧穿在转轴上用于实现所述手柄开启后自动回位,铝片用于遮挡手柄开启后的扭簧露出,橡胶垫块用于手柄限位,同时起到缓冲和消音作用,玉石嵌装到手柄上,实现造型特征。本技术用于汽车内部开门时机械解锁,车门内部开启时通过抓握并旋转手柄解锁,本技术中手柄和基座分装成总成后上车,避免了分体结构中手柄和基座间隙不均问题,并在结构上体现了中国古典元素和现代轿车内开手柄功能的统一,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外观简洁。公告号CN202810360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及其内开手柄结构,涉及汽车生产制造
其中,所述内开手柄结构包括有一手柄部和一转轴,所述手柄部的后端通过所述转轴连接在车门内饰板上,其中,所述手柄部以所述转轴为圆心旋转所形成的平面,垂直于转轴轴向。本技术能够减小手柄结构占用空间,提升整车产品品质。公告号CN201581692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门内开启手柄,由手柄和手柄座组成,所述的手柄采用金属光泽聚甲醛材料,手柄座也可采用金属光泽聚甲醛材料,手柄通过旋转轴连接在手柄座上。本技术无需电镀、喷涂生产过程,简化了生产工艺,废品率较低,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制品的生产成本,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对乘客的身体健康也不会有任何影响。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质仍是采用手拉式解锁开门的内开手柄,存在着占用空间大、容易出现与车身钣金间隙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解锁的车门内开手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式解锁的车门内开手柄,包括内开手柄本体、内开手柄底座和扭簧,内开手柄底座上设有定位孔,内开手柄本体活动设在定位孔内;内开手柄本体上固定设有旋转轴,旋转轴穿过安装孔与固定在内开手柄底座上的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旋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一个力臂与内开手柄本体连接,扭簧的另一个力臂与内开手柄底座连接;内开手柄本体上设有旋转机构,内开手柄底座上与旋转机构行走轨迹的末端对应设有旋转止位机构。所述内开手柄底座上与旋转机构行走轨迹的首端对应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橡胶垫,内开手柄底座上对应开设有减震橡胶垫安装孔,减震橡胶垫装配在减震橡胶垫安装孔处。所述内开手柄本体上与扭簧的力臂对应处设有扭簧始端限位孔,内开手柄底座上与扭簧的力臂对应处设有扭簧末端限位槽,扭簧的两个力臂分别限位在扭簧始端限位孔和扭簧末端限位槽。所述固定支架上与旋转轴对应处设有旋转轴安装孔,固定支架与旋转轴相背的一侧设有螺钉和旋转轴套,螺钉和旋转轴套组合穿过旋转轴安装孔与旋转轴紧固连接。所述内开手柄本体为圆筒型结构,旋转轴与其同轴布置,旋转机构设于内开手柄本体的外周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式解锁的车门内开手柄,其外观新颖,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打破了市场上传统的手拉解锁开门的方式,解锁方式新颖。传统车门内开手柄设置有单独的旋转轴,本技术中将旋转轴集成设计在内开手柄本体上,这样减少了零件开发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工人装配工序。本技术中旋转机构水平布置,内开手柄旋转时在车身的法向不产生增量位移,故缩小了零件的占用空间,避免了与车身空间不足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零件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的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装配在车门内护板上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旋转式解锁的车门内开手柄,包括内开手柄本体1、内开手柄底座2和扭簧3,内开手柄底座2上设有定位孔,内开手柄本体1活动设在定位孔内。内开手柄本体1上固定设有旋转轴7,旋转轴7穿过安装孔与固定在内开手柄底座2上的固定支架10转动连接。旋转轴7上套设有扭簧3,扭簧3的一个力臂与内开手柄本体1连接,扭簧3的另一个力臂与内开手柄底座2连接。本实施例中,内开手柄本体1上与扭簧3的力臂对应处设有扭簧始端限位孔8,内开手柄底座2上与扭簧的力臂对应处设有扭簧末端限位槽11,扭簧3的两个力臂分别限位在扭簧始端限位孔8和扭簧末端限位槽11。内开手柄本体1上设有旋转机构9,内开手柄底座2上与旋转机构9行走轨迹的末端对应设有旋转止位机构12。内开手柄底座2上与旋转机构9行走轨迹的首端对应设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橡胶垫4,内开手柄底座2上对应开设有减震橡胶垫安装孔13,减震橡胶垫4过盈装配在减震橡胶垫安装孔13处。本实施例中,内开手柄本体1与内开手柄底座2采用轴销配合方式,从而使内开手柄本体1达到旋转的作用。具体安装时,固定支架10上与旋转轴7对应处设有旋转轴安装孔,固定支架10与旋转轴相背的一侧设有盘头自攻螺钉5和旋转轴套6,盘头自攻螺钉5和旋转轴套6组合穿过旋转轴安装孔与旋转轴7紧固连接。本实施例中,内开手柄本体1为圆筒型结构,旋转轴7与其同轴布置,旋转机构9设于内开手柄本体1的外周侧。但内开手柄本体1并不局限于圆筒型结构,其造型可以根据设计需要修改。图4为本技术装配在车门内护板上的示意图,图中A为内开手柄总成,B为车门门内护板。本技术工作时,内开手柄本体1旋转,旋转机构9转动一定的角度止位于内开手柄底座2设置的止位机构12时即达到解锁要求,当作用在内开手柄本体1的外力释放后,内开手柄本体1在扭簧3的作用力下复位,此时内开手柄本体1上的旋转机构底部与减震橡胶垫4接触,可以消除旋转机构9与内开手柄底座2的碰撞异响。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式解锁的车门内开手柄,其外观新颖,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减少了零件开发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工人装配工序,打破了市场上传统的手拉解锁开门的方式,解锁方式新颖。本技术中旋转机构水平布置,内开手柄旋转时在车身的法向不产生增量位移,故缩小了零件的占用空间,避免了与车身空间不足的问题。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解锁的车门内开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开手柄本体、内开手柄底座和扭簧,内开手柄底座上设有定位孔,内开手柄本体活动设在定位孔内;内开手柄本体上固定设有旋转轴,旋转轴穿过安装孔与固定在内开手柄底座上的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旋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一个力臂与内开手柄本体连接,扭簧的另一个力臂与内开手柄底座连接;内开手柄本体上设有旋转机构,内开手柄底座上与旋转机构行走轨迹的末端对应设有旋转止位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解锁的车门内开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开手柄本体、内开手柄底座和扭簧,内开手柄底座上设有定位孔,内开手柄本体活动设在定位孔内;内开手柄本体上固定设有旋转轴,旋转轴穿过安装孔与固定在内开手柄底座上的固定支架转动连接;旋转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一个力臂与内开手柄本体连接,扭簧的另一个力臂与内开手柄底座连接;内开手柄本体上设有旋转机构,内开手柄底座上与旋转机构行走轨迹的末端对应设有旋转止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解锁的车门内开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开手柄底座上与旋转机构行走轨迹的首端对应设有减震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式解锁的车门内开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橡胶垫,内开手柄底座上对应开设有减震橡胶垫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蔺魁宋子宁张保明李鹏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德力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