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电控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779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伞电控智能锁包括伞身固定筒、伞头固定筒及智能锁,所述智能锁包括锁座、锁芯、电磁锁、光电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智能锁结构来实现雨伞的锁住和打开,让共享雨伞的租借更加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光电开关和射频天线实现雨伞出租和归还的智能化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伞电控智能锁
本技术涉及智能锁
,特别涉及一种雨伞电控智能锁。
技术介绍
公共场所的伞租赁处使用的伞锁主要是传统的锁具,需要借伞时,用户需要先到公共场所服务处进行登记和缴费后才能开锁借伞,租借方式繁琐,借伞和还伞不方便,导致租借率不高。虽然,目前一些智能伞架可以实现伞的存放,但是,使用不够便捷,并没有实现租/借智能化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伞电控智能锁,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雨伞电控智能锁包括伞身固定筒、伞头固定筒及智能锁,所述伞身固定筒包括伞身筒体,所述伞身筒体为内部空中且两端开口的结构,所述伞身筒体的外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伞头固定筒包括伞头筒体,所述伞头筒体套设于所述伞身筒体上,所述伞头筒体在靠近所述伞身筒体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固定柱相适配的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伞头筒体在远离所述伞身筒体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射频天线桩,所述射频天线桩用于感应识别雨伞伞头的内置感应片;所述伞头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锁孔;所述智能锁包括锁座及锁芯,所述锁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锁孔连通的卡槽,所述锁芯设置于所述卡槽内且与所述锁孔和卡槽活动适配,所述卡槽内还设置有电磁锁,所述锁芯位于所述电磁锁和所述锁孔之间,所述锁芯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电磁锁的锁舌与所述锁芯的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锁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光电开关,所述锁座的侧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锁芯在靠近电磁锁的一端设置有感应片,所述感应片容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光电开关相适配,所述锁芯在远离电磁锁的一端与雨伞伞头的凹槽相适配。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柱的数量均不少于两个且等间距分布所述伞身筒体的外壁,所述固定耳的数量均不少于两个且等间距分布于所述伞头筒体的外壁。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柱与所述伞身筒体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耳与所述伞头筒体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锁座与所述伞头筒体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伞身筒体的内径大于所述伞头筒体的内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智能锁结构来实现雨伞的锁住和打开,让共享雨伞的租借更加方便、快捷;本技术采用光电开关和射频天线实现雨伞出租和归还的智能化和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附图说明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雨伞电控智能锁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雨伞电控智能锁的爆炸图。图中,1-伞身固定筒,11-伞身筒体,12-固定柱,2-伞头固定筒,21-伞头筒体,22-固定耳,23-射频天线桩,24-锁孔,3-智能锁,31-锁座,32-锁芯,33-卡槽,34-安装槽,35-凹槽,36-感应片,37-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雨伞电控智能锁包括伞身固定筒1、伞头固定筒2及智能锁3,伞身固定筒1包括伞身筒体11,伞身筒体11为内部空中且两端开口的结构,伞身筒体11的外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柱12,固定柱12上设置有螺纹孔;伞头固定筒2包括伞头筒体21,伞头筒体21套设于伞身筒体11上,伞头筒体21在靠近伞身筒体11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固定柱12相适配的固定耳22,固定耳22上设置有螺纹孔,伞头筒体21在远离伞身筒体11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射频天线桩23,射频天线桩23用于感应识别雨伞伞头的内置感应片;伞头筒体21的侧壁上设置有锁孔24;智能锁包括锁座31及锁芯32,锁座31上设置有与锁孔24连通的卡槽33,锁芯32设置于卡槽33内且与锁孔24和卡槽33活动适配,卡槽33内还设置有电磁锁(图中未示出),锁芯32上设有安装孔37,安装孔37内设置有弹簧,电磁锁的锁舌与锁芯32的弹簧固定连接,锁芯32位于电磁锁和锁孔24之间,锁座3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34,安装槽34内安装有光电开关(图中未示出),锁座31的侧壁上设置有凹槽35,锁芯32在靠近电磁锁的一端设置有感应片36,感应片36容置于凹槽35内且与光电开关相适配,锁芯32在远离电磁锁的一端与雨伞伞头的凹槽相适配。具体的,固定柱12的数量均不少于两个且等间距分布伞身筒体11的外壁,固定耳22的数量均不少于两个且等间距分布于伞头筒体21的外壁。具体的,固定柱12与伞身筒体11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连接。具体的,固定耳22与伞头筒体21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连接。具体的,伞身筒体11的内径大于伞头筒体21的内径。本技术通过螺栓、固定柱12以及固定耳22将雨伞电控智能锁固定安装于共享雨伞设备的伞筒内,共享雨伞设备上设置有二维码或者扫码盒,共享雨伞设备上还设置有指示灯,电磁锁、射频天线桩23、指示灯、光电开关与主控台通讯连接,当用户通过二维码或者进行扫码确认后,主控台控制电磁锁通电后吸回自身的锁舌,同时指示灯闪绿灯,用户将雨伞取走,此后射频天线桩23感应到雨伞离开,主控台控制电磁锁断电,关锁,同时指示灯变成红色,借伞成功;还伞时,用户将雨伞插入从伞身固定筒1的开口插入直至雨伞的伞头插入伞头固定筒2,期间雨伞的伞头触动锁芯32,使弹簧压缩同时使感应片36触发光电开关,光电开关检测到雨伞归还并通过射频天线桩23将感应信号发送给外部主控台,当锁芯32与雨伞伞头侧壁上的凹槽对应时,在弹簧的作用下,锁芯32自动复原卡入伞头的凹槽内,上锁,还伞成功。需要说明,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伞电控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伞身固定筒、伞头固定筒及智能锁,所述伞身固定筒包括伞身筒体,所述伞身筒体为内部空中且两端开口的结构,所述伞身筒体的外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伞头固定筒包括伞头筒体,所述伞头筒体套设于所述伞身筒体上,所述伞头筒体在靠近所述伞身筒体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固定柱相适配的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伞头筒体在远离所述伞身筒体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射频天线桩,所述射频天线桩用于感应识别雨伞伞头的内置感应片;所述伞头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锁孔;所述智能锁包括锁座及锁芯,所述锁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锁孔连通的卡槽,所述锁芯设置于所述卡槽内且与所述锁孔和卡槽活动适配,所述卡槽内还设置有电磁锁,所述锁芯位于所述电磁锁和所述锁孔之间,所述锁芯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电磁锁的锁舌与所述锁芯的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锁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光电开关,所述锁座的侧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锁芯在靠近电磁锁的一端设置有感应片,所述感应片容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光电开关相适配,所述锁芯在远离电磁锁的一端与雨伞伞头的凹槽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伞电控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伞身固定筒、伞头固定筒及智能锁,所述伞身固定筒包括伞身筒体,所述伞身筒体为内部空中且两端开口的结构,所述伞身筒体的外壁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伞头固定筒包括伞头筒体,所述伞头筒体套设于所述伞身筒体上,所述伞头筒体在靠近所述伞身筒体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固定柱相适配的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伞头筒体在远离所述伞身筒体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射频天线桩,所述射频天线桩用于感应识别雨伞伞头的内置感应片;所述伞头筒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锁孔;所述智能锁包括锁座及锁芯,所述锁座上设置有与所述锁孔连通的卡槽,所述锁芯设置于所述卡槽内且与所述锁孔和卡槽活动适配,所述卡槽内还设置有电磁锁,所述锁芯位于所述电磁锁和所述锁孔之间,所述锁芯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电磁锁的锁舌与所述锁芯的弹簧固定连接,所述锁座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光电开关,所述锁座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有伞广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