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刚玉原料分流给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831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23
一种白刚玉原料分流给料装置,包括接料斗、下料筒、分流槽和拉杆,下料筒垂直设置在接料斗的下部,分流槽对称设置在下料筒的两侧,拉杆垂直设置在下料筒的中间;所述的接料斗为上大下小的进料斗,接料斗的上下两端敞开,接料斗的内侧下部设置有横向的托杆,托杆的中间设置有垂直的导向套,接料斗的外侧下端设置有圆形的托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达到了有益效果:白刚玉原料分流给料装置通过在下料筒的下部两侧的分流槽,并通过拉杆上下移动可以控制分流槽在熔炼炉内的快速张开和收回,可以实现白刚玉原料向熔炼炉内的均匀加料,并且加料时间更快,白刚玉原料摊铺更加均匀,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完全满足了企业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刚玉原料分流给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耐火材料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刚玉原料分流给料装置。
技术介绍
耐火砖是金属冶炼行业应用最广的材料,白刚玉是耐火砖中最常用的原材料,白刚玉是用氧化铝粉烧结而成,通常是将氧化铝粉加入到高温熔炼炉内高温烧结得到白刚玉熔液,高温熔炼炉在将氧化铝粉熔化成液体后将其浇筑到模具内冷却成型白刚玉块,后进行后续的加工,在高温熔炼炉内熔化的液体浇筑完后,重新进行填料熔炼,由于熔炼炉捏温度过高,人员无法靠近,只能用输送机将原料从熔炼炉炉盖上部的加料口输入,但是原料从加料口内流入到熔炼炉腔内通常堆积成圆锥形结构,无法进行直接熔炼,所以需要工作人员从炉盖外侧用长刮板将其大概摊平,才能进行熔炼,由于炉温过高,工作人员操作非常困难,整个摊平过程很慢,极大的影响后期的生产;因此,需要一种装置来解决现有白刚玉原料填料过程中原料在炉内堆积后人工进行摊平操作困难、操作时间长影响生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白刚玉原料分流给料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白刚玉原料填料过程中原料在炉内堆积后人工进行摊平操作困难、操作时间长影响生产的问题。一种白刚玉原料分流给料装置,包括接料斗、下料筒、分流槽和拉杆,下料筒垂直设置在接料斗的下部,分流槽对称设置在下料筒的两侧,拉杆垂直设置在下料筒的中间;所述的接料斗为上大下小的进料斗,接料斗的上下两端敞开,接料斗的内侧下部设置有横向的托杆,托杆的中间设置有垂直的导向套,接料斗的外侧下端设置有圆形的托环;所述的下料筒为矩形管结构,下料筒的上端与接料头下部连接,下料筒的下端设置有中间高两侧低的屋脊形分流板,下料筒的两侧下部设置有出料口,下料筒的前面和后面的下部中间设置有竖向的腰形槽,下料筒的前面和后面腰形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纵向的转轴。所述的分流槽为上部敞开倾斜设置的方形槽板,分流槽的内侧一端前后平行设置有连接耳板,连接耳板的耳板孔与下料筒前后的转轴配合铰接,分流槽的上部下料筒一侧设置有矩形缺口,分流槽连接耳板上部设置有通孔,分流槽的槽底板上均匀设置有下料孔。所述的拉杆为圆柱轴结构,拉杆的上部外圆与接料斗内导向套内孔滑动配合,拉杆的上端设置有圆形的吊环,拉杆的下端设置有纵向的纵杆,纵杆的前后两侧外圆与下料筒的腰形槽滑动配合安装,纵杆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小直径的转轴,转轴上左右对称设置有中间板。所述的中间板为长方形板结构,中间板的前面两端设置有通孔,中间板的内侧一端通孔与拉杆的纵杆转轴铰接,中间板的另一端通孔与分流槽上部的通孔铰接。所述的分流槽的内侧纵向宽度大于下料筒外侧的纵向宽度。所述的下料孔为方形通孔,下料孔的尺寸从下料筒一侧向外逐渐变大。本技术的使用,达到了有益效果:白刚玉原料分流给料装置通过在下料筒的下部两侧的分流槽,并通过拉杆上下移动可以控制分流槽在熔炼炉内的快速张开和收回,可以实现白刚玉原料向熔炼炉内的均匀加料,并且加料时间更快,白刚玉原料摊铺更加均匀,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完全满足了企业生产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部示意图。图3为分流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接料斗,2、托环,3、分流槽,4、分流板,5、纵杆,6、下料筒,7、导向套,8、拉杆,9、中间板,10、腰形槽,3-1、矩形缺口,3-2、下料孔,3-3、连接耳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白刚玉原料分流给料装置,包括接料斗1、下料筒6、分流槽3和拉杆8,所述的接料斗1为上大下小的进料斗,接料斗1的上下两端敞开,接料斗1的内侧下部设置有横向的托杆,托杆的中间设置有垂直的导向套7,接料斗1的外侧下端设置有圆形的托环2;所述的下料筒6垂直设置在接料斗1的下部,下料筒6为矩形管结构,下料筒6的上端与接料头下部连接,下料筒6的下端设置有中间高两侧低的屋脊形分流板4,下料筒6的两侧下部设置有出料口,下料筒6的前面和后面的下部中间设置有竖向的腰形槽10,下料筒6的前面和后面腰形槽1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纵向的转轴;所述的分流槽3对称设置在下料筒6的两侧,分流槽3为上部敞开倾斜设置的方形槽板,分流槽3的内侧一端前后平行设置有连接耳板3-3,连接耳板3-3的耳板孔与下料筒6前后的转轴配合铰接,分流槽3的上部下料筒6一侧设置有矩形缺口3-1,分流槽3连接耳板3-3上部设置有通孔,分流槽3的槽底板上均匀设置有下料孔3-2,所述的下料孔3-2为方形通孔,下料孔3-2的尺寸从下料筒6一侧向外逐渐变大;分流槽3的内侧纵向宽度大于下料筒6外侧的纵向宽度;所述的拉杆8垂直设置在下料筒6的中间,拉杆8为圆柱轴结构,拉杆8的上部外圆与接料斗1内导向套7内孔滑动配合,拉杆8的上端设置有圆形的吊环,拉杆8的下端设置有纵向的纵杆5,纵杆5的前后两侧外圆与下料筒6的腰形槽10滑动配合安装,纵杆5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小直径的转轴,转轴上左右对称设置有中间板9;所述的中间板9为长方形板结构,中间板9的前面两端设置有通孔,中间板9的内侧一端通孔与拉杆8的纵杆5转轴铰接,中间板9的另一端通孔与分流槽3上部的通孔铰接。白刚玉原料分流给料装置使用时,首先吊车的吊钩勾住拉杆8上部的吊环将整个整体吊起,这时在拉杆8向上移动,拉杆8通过纵杆5和中间板9拉动两侧的分流槽3向上转动收回到下料筒6的外部两侧,在将其吊到熔炼炉的上部,将下部的下料筒6和两侧的分流槽3放置到熔炼炉上盖的加料孔内,向下将接料斗1外侧的托环2放置到上盖上,松开拉杆8,这时分流槽3向两侧转动打开,通过输送设备将白刚玉原料从接料斗1上部加入,白刚玉原料通过下料斗两侧的出料口流入到分流槽3内,再经过分流槽3将白刚玉原料通过下料孔3-2向下流入到熔炼炉内;过一段时间将其整体吊起转动一定角度再继续加料,白刚玉原料加完料后吊车向上拉动拉杆8,分流槽3向下料筒6两侧收回后将装置拉出;完成对熔炼轮内白刚玉原料的添加过程。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刚玉原料分流给料装置,包括接料斗(1)、下料筒(6)、分流槽(3)和拉杆(8),其特征是:下料筒(6)垂直设置在接料斗(1)的下部,分流槽(3)对称设置在下料筒(6)的两侧,拉杆(8)垂直设置在下料筒(6)的中间;所述的接料斗(1)为上大下小的进料斗,接料斗(1)的上下两端敞开,接料斗(1)的内侧下部设置有横向的托杆,托杆的中间设置有垂直的导向套(7),接料斗(1)的外侧下端设置有圆形的托环(2);所述的下料筒(6)为矩形管结构,下料筒(6)的上端与接料头下部连接,下料筒(6)的下端设置有中间高两侧低的屋脊形分流板(4),下料筒(6)的两侧下部设置有出料口,下料筒(6)的前面和后面的下部中间设置有竖向的腰形槽(10),下料筒(6)的前面和后面腰形槽(1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纵向的转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刚玉原料分流给料装置,包括接料斗(1)、下料筒(6)、分流槽(3)和拉杆(8),其特征是:下料筒(6)垂直设置在接料斗(1)的下部,分流槽(3)对称设置在下料筒(6)的两侧,拉杆(8)垂直设置在下料筒(6)的中间;所述的接料斗(1)为上大下小的进料斗,接料斗(1)的上下两端敞开,接料斗(1)的内侧下部设置有横向的托杆,托杆的中间设置有垂直的导向套(7),接料斗(1)的外侧下端设置有圆形的托环(2);所述的下料筒(6)为矩形管结构,下料筒(6)的上端与接料头下部连接,下料筒(6)的下端设置有中间高两侧低的屋脊形分流板(4),下料筒(6)的两侧下部设置有出料口,下料筒(6)的前面和后面的下部中间设置有竖向的腰形槽(10),下料筒(6)的前面和后面腰形槽(10)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纵向的转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刚玉原料分流给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分流槽(3)为上部敞开倾斜设置的方形槽板,分流槽(3)的内侧一端前后平行设置有连接耳板(3-3),连接耳板(3-3)的耳板孔与下料筒(6)前后的转轴配合铰接,分流槽(3)的上部下料筒(6)一侧设置有矩形缺口(3-1),分流槽(3)连接耳板(3-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长禄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利尔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