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垫倾角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792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坐垫倾角调节机构,包括半盆、侧板和连接两侧板的前横管,所述前横管的两端与所述的侧板转动连接,至少一个所述侧板上安装有倾角电机,所述倾角电机具有输出齿轮,所述前横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的齿板,另一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半盆提升臂,所述半盆提升臂与所述的半盆连接,所述半盆的两侧分别通过半盆连杆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半盆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对应的侧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平稳性好,节约空间并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坐垫倾角调节机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坐垫倾角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质量、安全和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上很多的汽车座椅增加了坐垫倾角调节的功能,汽车座椅由六向调节转变为八向调节。增加坐垫调节的功能,座椅骨架的部分零件需要重新设计,重新开模制造,改变的零部件结构越多,意味着生产成本越高,再者还需要增加坐垫调节的功能性结构零件,新增零部件会占用座椅坐垫的位置,导致座椅的线束及其他功能模块布置不方便,新增零件越多,不仅会使装配更加复杂,也增加了零部件管理的复杂性,另外同类座椅还需考虑低中高配置,部分座椅是六向调节,部分座椅是八向调节,故为降低成本,需要考虑现有零部件的改进设计、新增零部件的结构数量以及平台化问题,直接采用其他现有座椅的调节结构成本很高,且易出现稳定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坐垫倾角调节机构,目的在于在实现座椅八向调节功能的同时降低产品的成本,并节约坐垫位置的空间,使产品装配更加方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坐垫倾角调节机构,包括半盆、侧板和连接两侧板的前横管,所述前横管的两端与所述的侧板转动连接,至少一个所述侧板上安装有倾角电机,所述倾角电机具有输出齿轮,所述前横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的齿板,另一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半盆提升臂,所述半盆提升臂与所述的半盆连接,所述半盆的两侧分别通过半盆连杆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半盆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对应的侧板上。本技术通过倾角电机驱动齿板运动,齿板、前横管和半盆提升臂固定一个整体,齿板运动时,前横管转动,半盆提升臂可以使半盆绕半盆连杆的转动端抬升或下移,实现半盆的倾角调节。本技术还具有以下优选设计:本技术所述半盆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半盆座,所述半盆座为L型弯折连接板,一个弯折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半盆上,另一个弯折端开设有长腰孔,所述长腰孔与所述的半盆提升臂活动铆接。半盆抬升或下移的过程中,半盆座可以沿着长腰孔滑动,防止半盆被卡死,无法进行倾角调节。本技术的所述半盆连杆一端与所述的半盆焊接,另一端开设有过孔,通过连接螺柱穿过所述过孔与所述侧板连接,使所述半盆连杆的一端能够绕所述连接螺柱的中心线转动。本技术的所述倾角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为所述的输出齿轮。本技术的所述电机本体的长度方向沿侧板的前后布置,避免电机占用坐垫中部的空间,影响座椅骨架上线束或其他功能部件的布置或安装。本技术所述齿板和所述倾角电机依次位于所述侧板的内侧,所述倾角电机与所述侧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齿板上开设有避让缺口,使其中一个连接倾角电机的螺栓穿过所述的避让缺口,该避让缺口的尺寸大小应使螺栓不影响齿板的运动行程。本技术的所述半盆连杆位于所述侧板的上方,且所述半盆与所述的侧板相接触。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采有齿板传动实现半盆的倾角调节,可以减少六向调节座椅与八向调节座椅的差异零部件数量,降低产品的成本,并且本技术的前横管、齿板和半盆提升臂固定为一个整体,保证了半盆倾角调节时半盆两侧的同步性,稳定性得到提升。2.本技术的倾角电机布置在侧板一侧,也即坐垫的一侧,使坐垫底部中间的空间得到释放,便于座椅骨架的布线以及其他功能部件的装配。3.本技术易于平台化,半盆连杆用于实现八向调节的功能,不采用八向调节的座椅,直接取消半盆连杆,半盆可以直接与侧板焊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坐垫倾角调节机构的立体图;图2为图1在另一角度时倾角电机、齿板与侧板连接的局部图;图3为本技术去除侧板后的坐垫倾角调节机构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去除侧板后的坐垫倾角调节机构的立体图;图5为图4中圈选处的放大图;图6为前横管、齿板和半盆提升盆的整体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前横管;2、侧板;3、倾角电机;3a、输出齿轮;4、齿板;5、半盆提升臂;6、半盆座;6a、长腰孔;7、半盆;8、半盆连杆;8a、过孔;9、连接螺柱。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坐垫倾角调节机构,包括半盆7、侧板2和连接两侧板2的前横管1,前横管1的两端与侧板2转动连接,一个侧板2上安装有倾角电机3,倾角电机3具有输出齿轮3a,前横管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输出齿轮3a啮合的齿板4,另一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半盆提升臂5,半盆提升臂5与半盆7连接,半盆7的两侧分别通过半盆连杆8与侧板2连接,半盆连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对应的侧板2上。作为优选实施例:半盆7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半盆座6,半盆座6为L型弯折连接板,一个弯折端固定连接在半盆7上,另一个弯折端开设有长腰孔6a,长腰孔6a与半盆提升臂5活动铆接。半盆7抬升或下移的过程中,半盆座6可以沿着长腰孔6a滑动,防止半盆7被卡死,无法进行倾角调节。半盆连杆8一端与半盆7焊接,另一端开设有过孔8a,通过连接螺柱9穿过过孔8a与侧板2连接,使半盆连杆8的一端能够绕连接螺柱9的中心线转动。半盆连杆8位于侧板2的上方,半盆7下移到最低位置与侧板2接触,实现下移的行程限位。为实现平台化,半盆7与侧板2相接触,六向调节功能的座椅可以取消半盆连杆8,直接将半盆7与侧板2焊接。倾角电机3包括电机本体和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为所述的输出齿轮3a,电机本体的长度方向沿侧板的前后布置,避免电机占用坐垫中部的空间,影响座椅骨架上线束或其他功能部件的布置或安装。齿板4和倾角电机3依次位于侧板2的内侧,倾角电机3与侧板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齿板4上开设有避让缺口,使其中一个连接倾角电机的螺栓穿过所述的避让缺口,该避让缺口的尺寸大小应使螺栓不影响齿板的运动行程。本技术通过倾角电机3驱动齿板4运动,齿板4、前横管1和半盆提升臂5固定一个整体,齿板4运动时,前横管1转动,半盆提升臂5可以使半盆7绕半盆连杆8的转动端抬升或下移,实现半盆的倾角调节。其中倾角电机3可以安装在左侧或者右侧的侧板上,也可以两个侧板上均安装一个倾角电机,每个倾角电机匹配一个齿板4。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技术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坐垫倾角调节机构,包括半盆(7)、侧板(2)和连接两侧板(2)的前横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管(1)的两端与所述的侧板(2)转动连接,至少一个所述侧板(2)上安装有倾角电机(3),所述倾角电机(3)具有输出齿轮(3a),所述前横管(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输出齿轮(3a)啮合的齿板(4),另一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半盆提升臂(5),所述半盆提升臂(5)与所述的半盆(7)连接,所述半盆(7)的两侧分别通过半盆连杆(8)与所述侧板(2)连接,所述半盆连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对应的侧板(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坐垫倾角调节机构,包括半盆(7)、侧板(2)和连接两侧板(2)的前横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管(1)的两端与所述的侧板(2)转动连接,至少一个所述侧板(2)上安装有倾角电机(3),所述倾角电机(3)具有输出齿轮(3a),所述前横管(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输出齿轮(3a)啮合的齿板(4),另一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半盆提升臂(5),所述半盆提升臂(5)与所述的半盆(7)连接,所述半盆(7)的两侧分别通过半盆连杆(8)与所述侧板(2)连接,所述半盆连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对应的侧板(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倾角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盆(7)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半盆座(6),所述半盆座(6)为L型弯折连接板,一个弯折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半盆(7)上,另一个弯折端开设有长腰孔(6a),所述长腰孔(6a)与所述的半盆提升臂(5)活动铆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垫倾角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盆连杆(8)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国生田建明韦朝阳梁敏健罗金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