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承载的后轮总成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787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承载的后轮总成组件,包括轴承、轮毂和轮胎,轴承与轮毂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轮毂装设在所述轴承的外圈,并轮毂为数个回型结构连接设置,所述轮毂内部结构为实心设置,其轮毂的结构设置为铝合金材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承载的后轮总成组件,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回型结构轮毂与Z型加强筋的设置,可增强后轮整体的稳定性能与承载力,并胎圈固定薄层的设置,可增强轮胎耐磨性,从而进一步增强整体装置组件的其承载力,实用性更好,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承载的后轮总成组件
本技术涉及后轮总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承载的后轮总成组件。
技术介绍
车轮是固定轮胎内缘、支持轮胎并与轮胎共同承受负荷的刚性轮。也将组合在一起的轮胎、轮辋与轮辐统称车轮。由车轮和轮胎两大部件组成车轮总成。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逐步普及在寻常百姓家,车轮使用步与相应的影响深远的制度变革相伴而行。但是在现有技术中,车轮在使用的时候,其承载力存在一定的缺陷,其承载力不够的后轮后期在使用工程中,容易出现磨损以及损坏现象,严重的可能会涉及人身安全与财产问题,因此针对上述缺陷需要研制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缺陷,研制出一种高承载的后轮总成组件,包括轴承、轮毂和轮胎,轴承与轮毂之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装设在所述轴承的外圈,并轮毂为数个回型结构连接设置,所述轮毂内部结构为实心设置,其轮毂的结构设置为铝合金材质。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轮毂为之间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为Z字型设置的加强筋。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轮胎装设在轮毂的外圈,其轮胎包括气密层,覆盖层和胎面,还包括稳固结构,所述稳固结构设置在所述气密层与覆盖层之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稳固结构为胎圈固定薄层设置,所述胎圈固定薄层为不锈钢材料,将其设置在覆盖层的内圈,并使得胎圈固定薄层与气密层的外圈相互贴合。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胎面的材料设置为复合橡胶,并胎面的厚度设置为8-12mm。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强筋的材质设置为不锈钢。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承载的后轮总成组件,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回型结构轮毂与Z型加强筋的设置,可增强后轮整体的稳定性能与承载力,并胎圈固定薄层的设置,可增强轮胎耐磨性,从而进一步增强整体装置组件的其承载力,实用性更好,提高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其中,1-轴承,2-轮毂,3-轮胎,4-加强筋,31-气密层,32-覆盖层,33-胎面,34-胎圈固定薄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说明书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结合附图1-2,一种高承载的后轮总成组件,包括轴承1、轮毂2和轮胎3,轴承1与轮毂2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轮毂2装设在所述轴承1的外圈,并轮毂2为数个回型结构连接设置,所述轮毂2内部结构为实心设置,其轮毂2的结构设置为铝合金材质,所述轮毂2为之间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为Z字型设置的加强筋,所述轮胎3装设在轮毂2的外圈,其轮胎3包括气密层31,覆盖层32和胎面33,还包括稳固结构,所述稳固结构设置在所述气密层31与覆盖层32之间。所述稳固结构为胎圈固定薄层34设置,所述胎圈固定薄层34为不锈钢材料,将其设置在覆盖层32的内圈,并使得胎圈固定薄层34与气密层31的外圈相互贴合。所述胎面33的材料设置为复合橡胶,并胎面33的厚度设置为8-12mm,所述加强筋的材质设置为不锈钢。使用原理:轮毂2上数个回型结构连接设置,并轮毂2内部结构为实心,增强轮毂2的内部稳固性,进一步的,Z型加强筋的设置,可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使得承载能力增强,并轮毂2的铝合金与加强筋的不锈钢设置,其结构稳固,耐压性好。设置在气密层31与覆盖层32之间的胎圈固定薄层34,其胎圈固定薄层34为不锈钢材料,将其紧密贴合在覆盖层32与气密层31之间,可增强轮胎3的稳固性,增加其承载力,并胎面33材料设置为复合橡胶,其耐磨性好,并其厚度设置,可增强表面的耐磨性,实用性更高。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承载的后轮总成组件,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回型结构轮毂与Z型加强筋的设置,可增强后轮整体的稳定性能与承载力,并胎圈固定薄层的设置,可增强轮胎耐磨性,从而进一步增强整体装置组件的其承载力,实用性更好。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在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承载的后轮总成组件,包括轴承(1)、轮毂(2)和轮胎(3),轴承(1)与轮毂(2)之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2)装设在所述轴承(1)的外圈,并轮毂(2)为数个回型结构连接设置,所述轮毂(2)内部结构为实心设置,其轮毂(2)的结构设置为铝合金材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承载的后轮总成组件,包括轴承(1)、轮毂(2)和轮胎(3),轴承(1)与轮毂(2)之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2)装设在所述轴承(1)的外圈,并轮毂(2)为数个回型结构连接设置,所述轮毂(2)内部结构为实心设置,其轮毂(2)的结构设置为铝合金材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载的后轮总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2)为之间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为Z字型设置的加强筋(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承载的后轮总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3)装设在轮毂(2)的外圈,其轮胎(3)包括气密层(31),覆盖层(32)和胎面(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束丽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唯源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