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铸模具油缸式定模顶出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顶出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压铸模具油缸式定模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在高压压铸零部件行业,一般的结构设计,顶出机构只设置在动模模框侧,定模模框侧基本不会设计顶出机构,但是现在零部件结构设计越来越复杂,其传统的模具结构设计会很难完全满足产品结构设计需求,因此随着产品结构的复杂化,模具结构也越来越具有创新性;而对于部分压铸件产品,其动模模框侧和定模模框侧结构复杂程度和抱紧力大致相当,用传统的模具结构(只有动模模框有顶出)都会导致定模模框侧粘模、产品变形等风险。现有技术的缺点是:定模模块没有顶出机构,容易导致定模模框侧粘模,压铸件产品容易发生变形,脱模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铸模具油缸式定模顶出机构,有助于,保证。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铸模具油缸式定模顶出机构,其关键在于,包括定模框,所述定模框的下方为压铸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框的上表面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贯穿有若干顶出孔,所有所述顶出孔内均活动插设有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铸模具油缸式定模顶出机构,包括定模框(1),所述定模框(1)的下方为压铸区域,其特征在于:/n所述定模框(1)的上表面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贯穿有若干顶出孔,所有所述顶出孔内均活动插设有定模顶针(1a),所述安装凹槽内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位于所述定模顶针(1a)的正上方;/n所述定模顶针(1a)的上端与所述动力装置顶紧,所述定模顶针(1a)的下端与所述压铸区域接通;/n所述动力装置为定模顶出油缸(7),所述定模顶出油缸(7)的活塞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定模顶针(1a)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定模顶出油缸(7)的活塞杆朝下并与所述定模顶针(1a)的上端抵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模具油缸式定模顶出机构,包括定模框(1),所述定模框(1)的下方为压铸区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模框(1)的上表面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贯穿有若干顶出孔,所有所述顶出孔内均活动插设有定模顶针(1a),所述安装凹槽内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位于所述定模顶针(1a)的正上方;
所述定模顶针(1a)的上端与所述动力装置顶紧,所述定模顶针(1a)的下端与所述压铸区域接通;
所述动力装置为定模顶出油缸(7),所述定模顶出油缸(7)的活塞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定模顶针(1a)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定模顶出油缸(7)的活塞杆朝下并与所述定模顶针(1a)的上端抵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油缸式定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凹槽内还设有定模顶针背板(6),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与所述定模顶针(1a)的上端抵紧,所述定模顶出油缸(7)位于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的正上方,所述定模顶出油缸(7)的活塞杆朝向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铸模具油缸式定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凹槽内还设有定模背板(5),所述定模背板(5)的边缘与所述安装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定模背板(5)的上表面设有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的槽底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定模背板(5),所述定模顶出油缸(7)与所述固定孔一一对应,所有所述定模顶出油缸(7)的缸筒固定在所述固定孔内,所述定模顶出油缸(7)的活塞杆朝下伸出对应的所述固定孔,所述定模顶出油缸(7)的活塞杆与定模顶针背板(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典均,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