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701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定模框的上表面设有安装凹槽,安装凹槽的槽底贯穿有至少一个顶出孔,所有顶出孔内均活动插设有定模顶针,定模顶针的下端伸出顶出孔,定模顶针的上端位于安装凹槽内,定模顶针的下端贯穿定模并与压铸区域接通,安装凹槽内还嵌设有顶出机构,顶出机构位于定模顶针的正上方,顶出机构用于驱动定模顶针顶出。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在动模与定模闭合时,导向杆的上端推动定模顶针背板和定模顶针板并挤压压簧,在定模与动模分离时,利用压簧的弹力作为动力,压簧推动定模顶针背板和定模顶针板并驱动定模顶针顶出,防止压铸件产品变形和粘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铸模具,具体涉及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在高压压铸零部件行业,一般的结构设计,顶出机构只设置在动模模框侧,定模模框侧基本不会设计顶出机构,但是现在零部件结构设计越来越复杂,其传统的模具结构设计会很难完全满足产品结构设计需求,因此随着产品结构的复杂化,模具结构也越来越具有创新性;而对于部分压铸件产品,其动模模框侧和定模模框侧结构复杂程度和抱紧力大致相当,用传统的模具结构(只有动模模框有顶出)都会导致定模模框侧粘模、压铸件产品变形等风险。现有技术的缺点是:定模模块没有顶出机构,容易导致定模模框侧粘模,压铸件产品容易发生变形,脱模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有助于定模模框侧脱模,防止产品变形。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其关键在于,包括定模框和动模框,所述定模框位于所述动模框的正上方,所述定模框的下表面嵌设有定模,所述动模框的上表面嵌设有动模,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相匹配,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之间形成压铸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框的上表面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贯穿有至少一个顶出孔,所有所述顶出孔内均活动插设有定模顶针,所述定模顶针的下端伸出所述顶出孔,所述定模顶针的上端位于所述安装凹槽内,所述定模顶针的下端贯穿所述定模并与所述压铸区域接通;所述安装凹槽内还嵌设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位于所述定模顶针的正上方,所述顶出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定模顶针顶出。采用以上方案的效果:在定模模框上安装顶出机构,利用顶出机构驱动定模顶针将压铸件产品顶出,防止压铸件产品变形和粘模。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定模顶针板,所述定模顶针板水平安装在所述安装凹槽内,所述定模顶针板上贯穿有至少一个限位孔,所述定模顶针的上端还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对应的所述限位孔内。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若干前进限块,所述前进限块位于所述定模顶针板与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之间,所述前进限块与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贴合,所有所述前进限块围绕对应的所述定模顶针设置。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定模顶针背板、定模底板和蓄能装置,所述定模顶针背板水平位于所述定模顶针板的正上方,所述定模底板水平位于所述定模顶针背板的正上方,所述蓄能装置安装在所述定模底板的下表面,所述蓄能装置位于所述定模底板和所述定模顶针背板之间,所述定模底板的边缘与所述安装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定模顶针背板的上表面与所述蓄能装置抵紧,所述定模顶针背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定模顶针板的上表面贴合。所述定模底板的上表面还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底还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与所述定模底板的下表面接通,所述滑动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径,所述定模顶针背板的上表面竖向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滑动孔一一对应;所述蓄能装置包括若干定位杆和若干压簧,所述定位杆与所述压簧一一对应,所述压簧套设在对应的所述定位杆上,所述定位杆与所述滑动孔一一对应,所述定位杆活动穿设在对应的所述滑动孔内,所述定位杆的上端还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安装孔相匹配,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定位杆的下端与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所述定位杆的下端与对应的所述定位孔螺纹连接;所有所述压簧的上端与所述定模底板的下表面抵靠,所有所述压簧的下端与所述定模顶针背板的上表面抵靠。。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还设有至少两个上导向孔,所述上导向孔竖向贯穿所述定模框,所述动模框的上表面贯穿有至少两个下导向孔,所述上导向孔与所述下导向孔一一对应,所述上导向孔与对应的所述下导向孔接通;所有所述上导向孔内均活动插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定模顶针板上,所述导向杆的下端活动插设在对应的所述下导向孔内。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动模与定模闭合时,导向杆的上端推动定模顶针背板和定模顶针板并挤压压簧,在定模与动模分离时,利用压簧的弹力作为动力,压簧推动定模顶针背板和定模顶针板并驱动定模顶针顶出,防止压铸件产品变形和粘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X。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到图3所示,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其主要包括定模框1和动模框2,所述定模框1位于所述动模框2的正上方,所述定模框1的下表面嵌设有定模3,所述动模框2的上表面嵌设有动模4,所述动模4与所述定模3相匹配,所述动模4与所述定模3之间形成压铸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框1的上表面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贯穿有至少一个顶出孔,所有所述顶出孔内均活动插设有定模顶针5,所述定模顶针5的下端伸出所述顶出孔,所述定模顶针5的上端位于所述安装凹槽内,所述定模顶针5的下端贯穿所述定模3并与所述压铸区域接通;所述安装凹槽内还嵌设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位于所述定模顶针5的正上方,所述顶出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定模顶针5顶出。其中: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定模顶针板5a,所述定模顶针板5a水平安装在所述安装凹槽内,所述定模顶针板5a上贯穿有至少一个限位孔,所述定模顶针5的上端还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对应的所述限位孔内。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若干前进限块7,所述前进限块7位于所述定模顶针板5a与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之间,所述前进限块7与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贴合,所有所述前进限块7围绕对应的所述定模顶针5设置。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定模顶针背板6、定模底板8和蓄能装置,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水平位于所述定模顶针板5a的正上方,所述定模底板8水平位于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的正上方,所述蓄能装置安装在所述定模底板8的下表面,所述蓄能装置位于所述定模底板8和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之间,所述定模底板8的边缘与所述安装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的上表面与所述蓄能装置抵紧,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的下表面与所述定模顶针板5a的上表面贴合。所述定模底板8的上表面还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孔底还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与所述定模底板8的下表面接通,所述滑动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安装孔的孔径,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的上表面竖向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滑动孔一一对应;所述蓄能装置包括若干定位杆9和若干压簧10,所述定位杆9与所述压簧10一一对应,所述压簧10套设在对应的所述定位杆9上,所述定位杆9与所述滑动孔一一对应,所述定位杆9活动穿设在对应的所述滑动孔内,所述定位杆9的上端还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安装孔相匹配,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定位杆9的下端与所述定位孔一一对应,所述定位杆9的下端与对应的所述定位孔螺纹连接;所有所述压簧10的上端与所述定模底板8的下表面抵靠,所有所述压簧10的下端与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的上表面抵靠。。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还设有至少两个上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包括定模框(1)和动模框(2),所述定模框(1)位于所述动模框(2)的正上方,所述定模框(1)的下表面嵌设有定模(3),所述动模框(2)的上表面嵌设有动模(4),所述动模(4)与所述定模(3)相匹配,所述动模(4)与所述定模(3)之间形成压铸区域,其特征在于:/n所述定模框(1)的上表面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贯穿有至少一个顶出孔,所有所述顶出孔内均活动插设有定模顶针(5),所述定模顶针(5)的下端伸出所述顶出孔,所述定模顶针(5)的上端位于所述安装凹槽内,所述定模顶针(5)的下端贯穿所述定模(3)并与所述压铸区域接通;/n所述安装凹槽内还嵌设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位于所述定模顶针(5)的正上方,所述顶出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定模顶针(5)顶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包括定模框(1)和动模框(2),所述定模框(1)位于所述动模框(2)的正上方,所述定模框(1)的下表面嵌设有定模(3),所述动模框(2)的上表面嵌设有动模(4),所述动模(4)与所述定模(3)相匹配,所述动模(4)与所述定模(3)之间形成压铸区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模框(1)的上表面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贯穿有至少一个顶出孔,所有所述顶出孔内均活动插设有定模顶针(5),所述定模顶针(5)的下端伸出所述顶出孔,所述定模顶针(5)的上端位于所述安装凹槽内,所述定模顶针(5)的下端贯穿所述定模(3)并与所述压铸区域接通;
所述安装凹槽内还嵌设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位于所述定模顶针(5)的正上方,所述顶出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定模顶针(5)顶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包括定模顶针板(5a),所述定模顶针板(5a)水平安装在所述安装凹槽内,所述定模顶针板(5a)上贯穿有至少一个限位孔,所述定模顶针(5)的上端还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在对应的所述限位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若干前进限块(7),所述前进限块(7)位于所述定模顶针板(5a)与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之间,所述前进限块(7)与所述安装凹槽的槽底贴合,所有所述前进限块(7)围绕对应的所述定模顶针(5)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蓄能定模顶出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还包括定模顶针背板(6)、定模底板(8)和蓄能装置,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水平位于所述定模顶针板(5a)的正上方,所述定模底板(8)水平位于所述定模顶针背板(6)的正上方,所述蓄能装置安装在所述定模底板(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典均赵碧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