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相变换热的微通道换热面板及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相变换热的微通道换热面板及换热器。
技术介绍
:在热交换
中,目前的微通道换热器是一种由换热核芯、封头、接管、法兰组合而成的新型高效换热器,具有紧凑度高、体积小、结构强度高、换热器效能高、承温承压能力高、换热通道可设计等特点。微通道换热器最早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用于飞行器或发动机部分表面的冷却,但是随着加工技术的成熟,微通道换热器在民用节能领域也具有巨大的使用前景,因此微通道换热器不仅在热交换
备受重视,在能源动力行业中也是研究开发的热门。现有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核芯是由加工有流道的冷热板片交替放置,并通过扩散焊接固连在一起的封装整体。其中,带有流道的冷热板均是统一构型,其通道的形式可以为半圆形或矩形槽,采用人字形波纹或正弦波纹为波形方式。上述的冷热板流道经典设计能够实现流体换热强化以及较高的比换热表面,但是,在具有相变的换热过程中,尤其是液体向气体转化时,统一构型的流道会产生高压从而抑制和推迟相变过程的发生,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相变换热的微通道换热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相变换热的微通道换热面板包括:板体以及设置在板体(1)上的换热通道(2),所述换热通道(2)设置有多个,所述换热通道(2)包括进口段(21)、预热段(22)、蒸发段(23)、过热段(24)及出口段(25),所述进口段(21)、预热段(22)、蒸发段(23)、过热段(24)及出口段(25)依次相连接,所述进口段(21)用于待换热液进入换热通道(2)中,所述预热段(22)用于预热流经此段的流体,使其吸收热量,并转化为气液两相流体,所述蒸发段(23)用于使流经此段的流体全部蒸发,所述过热段(24)用于使全部蒸发后的流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相变换热的微通道换热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相变换热的微通道换热面板包括:板体以及设置在板体(1)上的换热通道(2),所述换热通道(2)设置有多个,所述换热通道(2)包括进口段(21)、预热段(22)、蒸发段(23)、过热段(24)及出口段(25),所述进口段(21)、预热段(22)、蒸发段(23)、过热段(24)及出口段(25)依次相连接,所述进口段(21)用于待换热液进入换热通道(2)中,所述预热段(22)用于预热流经此段的流体,使其吸收热量,并转化为气液两相流体,所述蒸发段(23)用于使流经此段的流体全部蒸发,所述过热段(24)用于使全部蒸发后的流体继续吸收热量,所述出口段(25)用于换热完成后的流体从换热通道(2)中流出,所述蒸发段(23)包括第一分离段(231)及第二蒸发段(232),所述第一分离段(231)与第二蒸发段(232)依次相连接,所述第一分离段(231)用于使流经的流体气液分离,所述第二蒸发段(232)用于使气液分离后的液相流体全部蒸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相变换热的微通道换热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段(231)中设置有溢流堰(2311)及筛孔(2312),在第一分离段(231)中所述筛孔(2312)设置在溢流堰(2311)之后,所述筛孔(2312)设置有多个,所述溢流堰(2311)与换热通道(2)的内壁相连接并突出于换热通道(2)的内壁,所述溢流堰(2311)用于将未蒸发的液相流体截留并存蓄,所述筛孔(2312)设置在换热通道(2)的侧壁上,能够连通两相邻的换热通道(2),所述筛孔(2312)用于已蒸发的气相流体依靠浮力通过,向第一分离段(231)处的上层通道集中,实现气液相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用于相变换热的微通道换热面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陈仕卿,刘业奎,刘子良,陈胜森,
申请(专利权)人:高拓石油天然气技术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