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化散热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3048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相变化散热器构造,包含:一蒸发单元设有第一空间,并通过铝挤型方式一体成型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分隔片,所述第一分隔片将该第一空间区隔成多个第一支流道,并于所述第一分隔片上形成有一第一主流道,该第一主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支流道;一冷凝单元设有第二空间,并通过铝挤型方式一体成型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分隔片,所述第二分隔片将该第二空间区隔成多个第二支流道,并于所述第二分隔片上形成有一第二主流道,该第二主流道连通所述第二支流道。一连通管路连通于蒸发单元与冷凝单元之间构成一循环散热回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变化散热器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器,尤其是指一种可以使工作流体与分隔片充分接触进行热交换,借以快速的平均热扩散及提升散热效率的相变化散热器构造。
技术介绍
由于目前的电子产品于工作时容易产生高温,而高温则会影响到整个工作的效率及品质。因此针对高温必须予以立即进行散热,因此有各种不同的散热器构造产生,借以解决散热的问题。例如有2004年10月11日中国台湾所公告的新型第M246690号「相变化散热装置」专利案,其揭露:包括两相互平行的板体及至少一管体。每一板体呈中空,其内设有空腔,于该板体的内壁设有毛细结构物,且空腔内盛装有适量工作介质。该至少一管体两端分别与两板体相连,该管体呈中空,具有流道,该流道与两板体的空腔连通,管体的内壁亦设有毛细结构物。惟该专利前案的空腔内部均为中空状况,缺少辅助的散热构造,因此散热表面积小,所能提供的散热效果有限。又有2019年2月11日中国台湾所公告的专利技术第I650520号「相变化蒸发器及相变化散热装置」专利案,其揭露:相变化蒸发器于蒸发器本体中设一补强板,将具有导热鳍片的蒸发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变化散热器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有:/n一蒸发单元,内部设有密封的一第一空间,该第一空间内通过铝挤型方式一体成型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分隔片,所述第一分隔片将该第一空间区隔成多个第一支流道,并于所述第一分隔片上形成有一第一主流道,该第一主流道分别连通每一该第一支流道;/n一冷凝单元,与该蒸发单元构成一循环散热回路,该冷凝单元内部设有密封的一第二空间,该第二空间内通过铝挤型方式一体成型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分隔片,所述第二分隔片将该第二空间区隔成多个第二支流道,并于所述第二分隔片上形成有一第二主流道,该第二主流道分别连通每一该第二支流道,又该冷凝单元的外缘结合有至少一散热鳍片;/n一连通管路,包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变化散热器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蒸发单元,内部设有密封的一第一空间,该第一空间内通过铝挤型方式一体成型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分隔片,所述第一分隔片将该第一空间区隔成多个第一支流道,并于所述第一分隔片上形成有一第一主流道,该第一主流道分别连通每一该第一支流道;
一冷凝单元,与该蒸发单元构成一循环散热回路,该冷凝单元内部设有密封的一第二空间,该第二空间内通过铝挤型方式一体成型间隔设有多个第二分隔片,所述第二分隔片将该第二空间区隔成多个第二支流道,并于所述第二分隔片上形成有一第二主流道,该第二主流道分别连通每一该第二支流道,又该冷凝单元的外缘结合有至少一散热鳍片;
一连通管路,包含有至少一第一管路及至少一第二管路,该第一管路的一第一端贯通该蒸发单元,并与该第一空间相通,又该第一管路的一第二端贯通该冷凝单元,并与该第二空间相通,该第二管路的一第三端贯通该蒸发单元,并与该第一空间相通,又该第二管路的一第四端贯通该冷凝单元,并与该第二空间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相变化散热器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蒸发单元的周缘开设一第一加工口贯通至该第一空间,该第一加工口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分隔片的中段位置处,通过该第一加工口利用铣切加工方式,对于所述第一分隔片的中段位置处使其形成该第一主流道,该第一加工口封设有一密封该第一空间的第一遮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相变化散热器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冷凝单元的周缘开设一第二加工口贯通至该第二空间,该第二加工口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二分隔片的中段位置处,通过该第二加工口利用铣切加工方式,对于所述第二分隔片的中段位置处使其形成该第二主流道,该第二加工口封设有一密封该第二空间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义明
申请(专利权)人:兆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