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惯容耗能增效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振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惯容耗能增效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惯容元件一般作为独立的装置,与耗能装置、弹簧等连接形成减振系统,各元件分别进行单独的设计与加工后投入使用。有学者提出包含旋转黏滞阻尼元件和惯容元件两部分的惯性质量阻尼器,黏滞阻尼元件部分的筒体和惯容部分的滚珠螺母同步作旋转运动,从而放大质量和阻尼效应,但这种惯容耗能增效装置机制复杂,加工难度大,不易实现,目前尚未得到推广使用。有学者在专利CN102494080A中提出一种惯容器与阻尼同轴并联的一体式减振器装置,然而该装置为单出杆形式,由于油缸与其内部黏滞流体体积不可压缩,当活塞运动时常会导致缸内的压力急剧变化,导杆抽出和回缩过程中油缸内出现真空和顶死现象,使导杆运动受阻,导致其出力和减振性能非常不理想,也无法保证其轴向受力稳定平衡,难以投入实际使用。同时,由于该减震器装置中飞轮位于惯容工作腔内,整体的横向宽度较大,这符合该减震器装置适用于汽车工程领域的需求,这种设置是出于车辆底盘内可供惯容器布置的空间较小、惯容器和阻尼的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惯容耗能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珠螺杆式惯容组件和黏滞阻尼组件,所述滚珠螺杆式惯容组件包括一号外筒(1)、螺旋副和飞轮(3),所述一号外筒(1)内部中空,设有螺杆行程室(101)以及与外界相连通的飞轮室(102),所述飞轮(3)可旋转地位于飞轮室(102)内,所述螺旋副包括螺杆(201)、螺母(202)和多个滚珠(203),所述螺杆(201)可移动地贯穿螺杆行程室(101)和飞轮(3)的中心并伸出飞轮室(102)外,所述螺母(202)可旋转地设于螺杆(201)和飞轮(3)之间,多个滚珠(203)均可滚动地设于螺母(202)和螺杆(201)之间,所述黏滞阻尼组件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惯容耗能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珠螺杆式惯容组件和黏滞阻尼组件,所述滚珠螺杆式惯容组件包括一号外筒(1)、螺旋副和飞轮(3),所述一号外筒(1)内部中空,设有螺杆行程室(101)以及与外界相连通的飞轮室(102),所述飞轮(3)可旋转地位于飞轮室(102)内,所述螺旋副包括螺杆(201)、螺母(202)和多个滚珠(203),所述螺杆(201)可移动地贯穿螺杆行程室(101)和飞轮(3)的中心并伸出飞轮室(102)外,所述螺母(202)可旋转地设于螺杆(201)和飞轮(3)之间,多个滚珠(203)均可滚动地设于螺母(202)和螺杆(201)之间,所述黏滞阻尼组件包括二号外筒(5)、导杆(6)和活塞(7),所述二号外筒(5)和一号外筒(1)相连接,所述二号外筒(5)内部中空,设有相连通的主腔室和副腔室(503),所述主腔室和螺杆行程室(101)相连通,所述导杆(6)和螺杆(201)相连接并可移动地位于主腔室和副腔室(50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惯容耗能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6)为双出杆,所述活塞(7)设于双出杆之间,两端为同轴且直径相同的杆件,所述活塞(7)位于主腔室内,将主腔室分隔成一号室(501)和二号室(502),所述一号室(501)和二号室(502)中均填充有黏滞流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惯容耗能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202)包括一体成型并同轴设置的螺母本体(202A)和环形护套(202B),所述螺母本体(202A)设于螺杆(201)和飞轮(3)之间,所述环形护套(202B)位于飞轮(3)的外侧,所述螺母本体(202A)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容纳滚珠(203)的槽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惯容耗能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螺杆式惯容组件还包括设于一号外筒(1)端部的法兰盘(4),所述法兰盘(4)和一号外筒(1)之间形成有辅助腔室(401),所述辅助腔室(401)和飞轮室(102)相连通;
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