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粘滞阻尼耗能装置及耗能方法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到结构振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粘滞阻尼耗能装置及耗能方法。
技术介绍
消能减震技术是广受欢迎的振动控制技术。特别的,粘滞耗能器以其结构简单、无需维护、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在机械、航空、船舶等诸多领域的振动控制中,特别的,大量粘滞耗能器应用于地震易发区的高层建筑结构之中。然而,传统粘滞阻尼器体积质量较大、阻尼耗能性能有限,常有漏油问题,是其推广应用的关键瓶颈。如何增加粘滞耗能器出力,提升其耗能能力,是振动控制领域专家学者持续研究的问题之一。已有文献探索将多个粘滞流体阻尼器串并联,使用多个腔室同时产生粘弹性液流的方法提升粘滞流体阻尼器出力及耗能性能,但其构造复杂,性能提升有限;而本装置利用材料中海量预设孔洞,结合负泊松现象,使用简单结构产生大量液流,可显著阻尼器消能能力,进一步推动粘滞阻尼器的工程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布式粘滞阻尼耗能装置及耗能方法,通过耗能支撑中的海量孔洞,结合负泊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布式粘滞阻尼耗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套筒,上、下两端开口设置;/n下端板,与所述外套筒下端开口处密封固定连接;/n上端板,与所述外套筒上端开口处密封固定连接;/n外套筒内位于所述下端板和上端板之间形成密封腔室,密封腔室内填充有粘弹性流体;/n中隔板,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室中,并且与所述中隔板能够在所述密封腔室内相对外套筒的筒内壁进行移动;/n传力杆,一端穿过所述上端板伸入所述密封腔室内与所述中隔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上端板外侧;/n多孔耗能支撑,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室内,浸入所述粘弹性流体之中,由所述中隔板分隔为上、下对称布置的两个部分,分别是位于中隔板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粘滞阻尼耗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套筒,上、下两端开口设置;
下端板,与所述外套筒下端开口处密封固定连接;
上端板,与所述外套筒上端开口处密封固定连接;
外套筒内位于所述下端板和上端板之间形成密封腔室,密封腔室内填充有粘弹性流体;
中隔板,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室中,并且与所述中隔板能够在所述密封腔室内相对外套筒的筒内壁进行移动;
传力杆,一端穿过所述上端板伸入所述密封腔室内与所述中隔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上端板外侧;
多孔耗能支撑,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室内,浸入所述粘弹性流体之中,由所述中隔板分隔为上、下对称布置的两个部分,分别是位于中隔板上表面和上端板下表面之间的第一多孔耗能支撑和位于中隔板下表面和下端板上表面之间的第二多孔耗能支撑;
所述多孔耗能支撑的基体内部设有贯通基体设置的孔洞,当传力杆受到挤压时,所述多孔耗能支撑变形使得所述孔洞挤出或吸入所述粘弹性流体,利用粘弹性流体流动时的剪切摩擦耗散装置变形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粘滞阻尼耗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耗能支撑包括多个第一耗能支撑单元,多个第一耗能支撑单元在中隔板上表面和上端板下表面之间,以外套筒轴线均匀对称设置;
所述第二多孔耗能支撑包括多个第二耗能支撑单元,多个第二耗能支撑单元在中隔板下表面和下端板上表面之间,以外套筒轴线均匀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粘滞阻尼耗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和外套筒之间、下端板和外套筒之间均为螺纹密封连接;所述传力杆和上端板之间为滑动密封连接,可因外力产生相对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粘滞阻尼耗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耗能支撑的材料为金属、塑料或尼龙。...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