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遇平衡的底座旋转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6561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用于电脑显示器的随遇平衡的底座旋转模具,包括一静止座、一旋转座以及一定力弹簧,其中旋转座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静止座上,而定力弹簧的一端连结于旋转座上,另一端则卷绕成圈而套设于静止座上,且定力弹簧的恢复力等于静止座及旋转座之间的摩擦力。(*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随遇平衡的底座旋转模组。当使用者在观看电脑显示器时,有时需要调整显示器的角度,以求得最舒适的视角。而一旦调整至定位,显示器便应该维持平衡不动,让使用者自在的注视显示器。在这样的要求下,显示器的底座须能随时保持平衡状态。目前所见的显示器底座结构较为复杂,所用的零件过多,造成库存不便以及成本增加,有必要加以改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遇平衡的底座旋转模组,当使用者调整显示器的角度至定位时,令显示器的底座能随时保持平衡状态,并且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是一种随遇平衡的底座旋转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静止座;一旋转座,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该静止座上;一定力弹簧,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其中该第一端部连结于该旋转座,该第二端部卷绕成圈而套设于该静止座上,且该定力弹簧的恢复力等于该静止座与该旋转座之间的摩擦力。所述的随遇平衡的底座旋转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旋转座具有一通孔,且在该旋转座之一表面上沿着该通孔的边缘形成有一凹陷部,而该静止座包括有相连的第一本体以及第二本体,且该第一本体容纳在该通孔内,该第二本体的边缘容纳在该凹陷部内。所述的随遇平衡的底座旋转模组,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本体的边缘设置有多数个扣钩,且该扣钩勾于该通孔的边缘。所述的随遇平衡的底座旋转模组,其特征在于沿该第一本体的边缘形成有一凹槽,而该旋转座具有一凸块连结在该通孔的内缘,该凸块可移动地容纳在该凹槽内。所述的随遇平衡的底座旋转模组,其特征在于沿该第一本体的边缘形成有一凸块,而该旋转座具有一凹槽设在该通孔的内缘,该凸块可移动地容纳在该凹槽内。所述的随遇平衡的底座旋转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静止座具有一凸柱,该定力弹簧的第二端部套设于该凸柱上。所述的随遇平衡的底座旋转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静止座具有一维持挡墙,而该定力弹簧的一部分贴靠着该维持挡墙。所述的随遇平衡的底座旋转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旋转座具有一固定块,而该定力弹簧的第一端部连结于该固定块。所述的随遇平衡的底座旋转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旋转座具有一安装座,且该固定块被固定于该安装座上。所述的随遇平衡的底座旋转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旋转座具有至少一结合构件,用以连结一欲旋转物。所述的随遇平衡的底座旋转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静止座具有至少一垫片,该底座旋转模组放置于一支撑物上,该垫片接触于该支撑物,当该旋转座相对于该静止座旋转时,该垫片与该支撑物间之摩擦力能保持该静止座固定不动。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之随遇平衡的底座旋转模组包括一静止座、一旋转座、以及一定力弹簧,其中旋转座系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静止座上,而定力弹簧的一端连结于旋转座上,另一端则卷绕成圈而套设于静止座上,且定力弹簧的恢复力等于静止座与旋转座之间的摩擦力,使底座旋转模组能保持随遇平衡,当使用者调整显示器的角度至定位时,显示器底座能随时保持平衡状态。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可降低生产成本,极具商业价值。为使本专利技术之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做详细说明。图式图面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A系本专利技术之随遇平衡的底座旋转模组之立体分解图;图1B为图1A之不同视角之立体分解图;图2系定力弹簧的工作曲线图;图3系本专利技术之随遇平衡的底座旋转模组之组合图。兹配合图式说明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随遇平衡的底座旋转模组可适用于各种需旋转的机构,例如,电脑显示器对于其底座的旋转。请参阅图1A、1B,本专利技术之随遇平衡的底座旋转模组包括一旋转座11、一静止座12以及一定力弹簧13,兹分述如下旋转座11可藉由结合柱117而与欲旋转物体(例如电脑显示器)固定在一起,属于欲旋转物体之一部分。在旋转座11的中间设置有圆形的通孔111,且在通孔111的内缘连结一凸块113。旋转座11的表面上设置有一安装座112,用于安装一固定块115,而另一表面(反面)上沿着通孔111的边缘形成有一凹陷部114。静止座12为圆形,包括上层本体121以及下层本体122。在上层本体121的表面连结有一凸柱124、以及一蜿蜒的维持挡墙125,又沿着上层本体121的边缘设置有一凹槽126、以及多数钩状部123。在下层本体122连结有数个摩擦系数较大的垫片128。定力弹簧13具有二端部131、132,其中的一端部131可受外力作用,另一端部132则卷绕成圈。请参阅图2,图2显示定力弹簧的工作曲线,其纵座标为外力(F),横座标则为拉伸长度(L),此拉伸长度并非弹簧的变形量,而是指弹簧受外力时被拉出的总长度。由图2可知,当外力达一既定值F1时,定力弹簧的拉伸长度即可在一允许范围内随意变化,而定力弹簧的恢复力始终与此外力F1相等。本专利技术即是利用此一特性,让旋转座11及静止座12之间的摩擦力等于此既定值F1,使得定力弹簧13的恢复力始终与摩擦力相等而抵销。图3系本专利技术之组合图,组装时,系将静止座12由旋转座11的底部向上安装,使静止座12的钩状部123通过旋转座11的通孔111而轻钩住通孔111边缘,此时静止座12的上层本体121正好容纳在通孔111内,下层本体122的边缘容纳在旋转座11的凹陷部114内,而旋转座11的凸块113则容纳在静止座12的凹槽126内。接着,以螺丝116将固定块115锁固于安装座112上,定力弹簧13的一端131以螺丝固定于固定块115上,另一端132则套在静止座12的凸柱124上,而定力弹簧13将有一段会自然的贴靠着维持挡墙125。现以常见的电脑显示器为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之操作情形。将显示器(未图示)与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座11固定在一起,然后放置在桌面上,此时静止座12之垫片128将接触于桌面,由于垫片128的摩擦系数很大,可使静止座12保持固定不动。如图3所示,使用者如果依箭头A方向来旋转显示器,则显示器会依序带动旋转座11、固定块115、定力弹簧13的端部131而相对于静止座12旋转,并将定力弹簧13不断的从卷绕的端部132拉出,在另一方面,旋转座11的凸块113亦在静止座12的凹槽126内移动,而凹槽126的长度将对显示器旋转范围加以限制。当使用者放开显示器(外力去除)时,定力弹簧13的恢复力会等于旋转座11与静止座12之间的摩擦力而相抵销,达成平衡状态,使显示器保持其所在位置。设计上,显示器在其旋转范围内,定力弹簧13的恢复力皆会等于旋转座11与静止座12之间的摩擦力,使显示器能保持随遇平衡。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习此项技艺者,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之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一些改变,例如在前述的实施例当中,将凸块113与凹槽126的位置互换。详言之,沿旋转座11之通孔111的内缘设置一凹槽,而在静止座12之上层本体121的边缘连结一凸块,则在旋转座11与静止座12组装以后,静止座12的凸块仍可在旋转座11的凹槽内移动,且同样由凹槽的长度对显示器旋转范围加以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随遇平衡的底座旋转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静止座;一旋转座,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该静止座上;一定力弹簧,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其中该第一端部连结于该旋转座,该第二端部卷绕成圈而套设于该静止座上,且该定力弹簧的恢复力等于该静止座与该旋转座之间的摩擦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遇平衡的底座旋转模组,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随遇平衡的底座旋转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静止座; 一旋转座,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该静止座上; 一定力弹簧,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其中该第一端部连结于该旋转座,该第二端部卷绕成圈而套设于该静止座上,且该定力弹簧的恢复力等于该静止座与该旋转座之间的摩擦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仁翔
申请(专利权)人:神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