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计算机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6333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便携式计算机的显示装置,包括:平板显示器,包括前表面上的显示区,其两个侧壁上带有至少一个孔;用于容放平板显示器的下机罩,包括各自带有至少一个孔的两个侧壁;与下机罩相连的上机罩,在上机罩上形成开口,用于展现显示区;至少一个用于支撑平板显示器的调节部件,位于下机罩与平板显示器之间以填充下机罩与平板显示器之间的空隙,调节部件上至少带有一个孔;固定部件,用于将下机罩,调节部件和平板显示器安装在一起。(*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并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的显示装置,其能够使用相同的后壳体,而无须考虑显示装置的尺寸。概括地说,液晶显示器(LCD)装置用于例如便携式计算机的计算机系统。LCD装置包括液晶显示板,背景光装置和驱动电路板。背景光装置包括荧光灯,环绕荧光灯周围的U形灯罩,光导,将水平方向入射光反射到垂直方向上的反光镜,光导接触保护层,设置在保护层上的可将来自光导的入射光会聚在某方向上的第一棱镜层和第二棱镜层,将来自第一和第二棱镜的光线以一定的视角散射到液晶显示板的可视区域内的散射板,和支撑这些部件的框架。当荧光灯打开时,来自光源的光线被围绕荧光灯周围的灯罩所反射。反射光穿过横截面向着光导板的另一侧传播。然后,光线扩散到光导板的整个表面上并通过散射板到达显示区域。同时,液晶显示板上形成的薄膜晶体管根据来自驱动电路的信号来控制相应的像素以有选择地发射光线,从而在显示区域上显示图象。附图说明图1和图2展示了美国专利申请No.5,835,139中所描述的显示装置。参见图1和图2,液晶显示装置500包括前壳体510,后壳体520,和液晶显示板530。液晶显示板530包括显示部件534和围绕显示部件534的支撑框架532。显示部件534通过前壳体510的开口512暴露在外。在后壳体520的侧面上形成一对后螺纹孔522。类似的,在液晶显示板530的侧面上形成一对显示板螺纹孔532。紧固装置,例如螺钉540,穿过后螺纹孔和显示板螺纹孔,将后壳体520与液晶显示板530连接在一起。前壳体510连接在后壳体520与液晶显示板530的组合件上。如图2所示,液晶显示装置500安装在便携式计算机600的基座610上。液晶显示板530通过螺钉连接在后壳体520上,其中螺钉穿过显示板螺纹孔和后螺纹孔。如上所述,前、后壳体的尺寸由液晶显示板决定。例如,在制造12.1″的LCD显示板的同时制造出符合12.1″的LCD显示板的壳体,用以支撑12.1″的LCD显示板。由于以上原因,12.1″的LCD显示板不能连接在设计为符合13.3″的LCD的壳体上。由于LCD显示板的尺寸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单独设计和制造与LCD显示板尺寸相对应的壳体,延长了便携式计算机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因此,按照LCD显示板的尺寸使用专用的壳体造成制造成本的提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计算机,其能够使用相同的后壳体,而无须考虑显示装置的尺寸。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的显示装置,包括平板显示器,其中平板显示器包括前表面上的显示区,两个侧壁上带有至少一个孔;用于容放平板显示器的下机罩,其中下机罩包括与上述两个侧壁相对应的两个侧壁,其中两个侧壁上各自带有至少一个孔,其与平板显示器上的至少一个孔相对应;与下机罩相连的上机罩,其中在上机罩上形成开口,用于展现显示区;至少一个用于支持平板显示器的调节部件,其中调节部件位于下机罩与平板显示器之间,以填充下机罩与平板显示器之间的空隙,其中调节部件上至少带有一个孔,其与平板显示器上的至少一个孔相对应;和固定部件,用于将下机罩,调节部件和平板显示器安装在一起。在依照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中,所述至少一个调节部件包括与平板显示器的一侧壁平行布置的第一部分,和在第一部分的一侧面上形成的至少一个突起,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起带有一个孔。另外,在所述显示装置中,固定部件包括螺钉,螺钉逐个穿过下机罩上的至少一个孔和突起上的孔,并插入平板显示器的孔中以连接平板显示器。通过结合下面的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范围将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当结合附图一起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说明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因此对本专利技术更完整的理解以及本专利技术的许多附带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似的符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其中图1为常规LCD显示装置的拆分透视图;图2为带有常规LCD显示装置的便携式计算机的透视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LCD显示装置的拆分透视图;图4a为使用12.1″支架容放12.1″LCD显示装置的后壳体的拆分透视图;图4b为使用13.3″支架容放13.3″LCD显示装置的后壳体的拆分透视图;图5a为使用12.1″支架容放12.1″LCD显示装置的后壳体的局部平面图;图5b为沿图5a中的线5b截取的剖面图;图5c为使用13.3″支架容放13.3″LCD显示装置的后壳体的局部平面图;和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使用12.1″支架连接LCD显示装置的第一便携式计算机和使用13.3″支架连接LCD显示装置的第二便携式计算机的立体图。应当理解对于本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仅用于说明目的,而不应被当作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以下的详细说明中,对一些具体的细节进行了阐述,以便更彻底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然而,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非常明显,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可以不包括这些细节。图3或图6展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LCD装置以及采用了该装置的便携式计算机。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不论LCD装置的大小如何,都采用相同的后壳体。图3,4a和5a所示的12.1″LCD装置110包括后壳体10,12.1″LCD 30,为12.1″LCD设计的前壳体50,和为12.1″LCD设计的支架70。类似的,图3,4b和5c所示的13.3″LCD装置120包括后壳体10,13.3″LCD 40,为13.3″LCD设计的前壳体60,和为13.3″LCD设计的支架90。如图3所示,12.1″LCD装置110包括前壳体50和设计符合12.1英寸大小的支架70。13.3″LCD装置120包括前壳体60和设计符合13.3英寸大小的支架90。因此,12.1″LCD和13.3″LCD中所采用的前壳体和支架是不同的,但是12.1″LCD装置110和13.3″LCD装置120中使用了相同的后壳体10。后壳体10包括相对的两个侧面12,12’。侧面12,12’上各有一对螺纹孔14。在后壳体10上还包括用于连接便携式计算机基座的铰链部分16。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将后壳体的尺寸设计为符合装入后壳体内的LCD的各种不同尺寸中的最大尺寸。由于后壳体10被设计为符合13.3″LCD,因此需要用于填充尺寸间隙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用于填充尺寸间隙的部件为支架70,70’。支架70,70’各自包括第一部分72和第二部分71。在第一部分72的外表面上形成一对突起74。突起74和第一部分72可以形成为一个整体或单独的部分。突起74的形状为圆柱杆,每个突起74上带有用于连接螺钉的孔75。第二部分71包括连接部件76,连接部件76被插入后壳体10的铰链部分16中。为了组装LCD装置,将支架70,70’插入后壳体10中,带有孔75的突起74与穿过螺纹孔14的线对准。然后,将12.1″LCD 30插入包含支架70的后壳体10中,并将螺钉20插入到后壳体10的螺纹孔14中。螺钉20穿过支架70上的孔75并与12.1″LCD 30的侧面36,36’上形成的螺纹孔38连接。显示区32位于12.1″LCD 30的前表面34上。通过前壳体50上的开口52显露出显示区32。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设计符合13.3″LCD的后壳体10与12.1″LCD之间的间隙由支架70上的突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计算机的显示装置,包括: 平板显示器,其包括前表面上的显示区,其两个侧壁上带有至少一个孔; 用于容放平板显示器的后壳体,其中后壳体包括与平板显示器的两个侧壁相对应的两个侧壁,其中后壳体的两个侧壁上各自带有至少一个孔,该孔与平板显示器上的至少一个孔相对应; 支撑平板显示器的一对支撑件,其中支撑件位于后壳体与平板显示器之间,其中支撑件上至少包括一个孔,该孔与平板显示器上的至少一个孔相对应;和 用于固定平板显示器壳体的多个固定部件,固定部件被插入后壳体的孔中,并穿过支撑件上的孔与平板显示器上的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海秀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