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抗压性电动自行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586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5
本申请涉及电动自行车构件的技术领域,针对的传统电动自行车的遮雨装置使用较为不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抗压性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架主体,车架主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座椅,车架主体后端顶部水平设置有底板,底板上表面铰接有折叠板件,还包括用于限制折叠板件以使折叠板件处于竖直状态的锁紧组件,折叠板件远离底板的一端设置有挡板,当折叠板件展开处于竖直状态时,挡板朝向车架主体前端且挡板位于座椅上方,当折叠板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挡板位于底板远离座椅的一端且挡板朝向远离底板的方向向上设置。本申请具有电动自行车的遮雨装置使用更加方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抗压性电动自行车车架
本申请涉及电动自行车构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抗压性电动自行车车架。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逐渐使用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进行出行,其中电动自行车由于其具有使用方便以及绿色环保等优点,尤其受到城市上班族的青睐。电动自行车通常包括车架主体,车架主体的前端与后端分别安装有前轮和后轮,车架主体的中部安装有座椅,车架主体还安装有驱动装置以及用于供给驱动装置电能的蓄电池等,随着国家标准的不断出台,作为电动自行车基础部件的车架的生产要求也随着不断提高,目前,车架主体通常由具有高抗压性的合金材料生产而成。电动自行车虽然在很大程度方便人们出行,但在雨天或晴天出现时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却多有不便,由于使用者整体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如若雨天使用电动自行车,通常需要在车架主体上加装遮雨装置,相关技术中,遮雨装置通常包括由钢管焊接而成的龙骨,龙骨顶端设置有遮雨布,龙骨的四个顶角固定有支撑钢管,使用时将四组支撑钢管分别固定在车架主体上,使得电动自行车具备一定的遮挡功能。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目前大多数遮雨装置为刚性材料制作而成,且为提高遮雨效果,遮雨装置的体积通常较大,使用完成后,通常只能另找地方进行存放,使用较为不便。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电动自行车遮雨装置的使用更加简单方便,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抗压性电动自行车车架。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抗压性电动自行车车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抗压性电动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架主体,所述车架主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座椅,所述车架主体后端顶部水平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铰接有折叠板件,还包括用于限制折叠板件以使折叠板件处于竖直状态的锁紧组件,所述折叠板件远离底板的一端设置有挡板,当所述折叠板件展开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挡板朝向车架主体前端且挡板位于座椅上方,当所述折叠板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挡板位于底板远离座椅的一端且挡板朝向远离底板的方向向上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折叠板件以及用于限制折叠板件处于竖直状态的锁紧组件的设置,利用折叠板件的折叠特性,需要使用挡板时,只需将折叠板件拉出至竖直状态并通过固定组件进行位置固定,使得挡板可以位于座椅上方对座椅进行遮挡;无需使用挡板时,可以将折叠板件进行折叠并收纳在底板上,相比传统需要将遮雨装置从车架上拆除并另外存放的方式更加方便;当折叠板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挡板位于底板远离座椅的一端且挡板朝向远离底板向上延伸,使得折叠状态后的折叠板件可以作为电动自行车的后座,挡板可以作为后座的靠背;同时,折叠板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挡板以及对电动自行车的后轮溅起的泥水以及杂物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优选的,所述折叠板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底板上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铰接于底板的上表面且第一支撑板与底板的铰接处位于底板靠近座椅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依次铰接,所述挡板位于第三支撑板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打开折叠板件时,依次展开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直至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处于竖直状态,并通过锁紧组件固定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的位置,使得折叠板件可以更好地支撑挡板;通过第一支撑板与底板的铰接处位于底板靠近座椅的一端,使得折叠板件处于竖直状态时,座椅上的使用者可以倚靠在竖直状态的折叠板件上,使得使用者可以更稳固地坐在座椅进行驾驶。优选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限位杆以及设置于底板上用于供限位杆插入的固定管,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三者同一侧的供限位杆穿设的限位环,当所述限位杆穿设于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三者的限位环并插入固定管时,所述折叠板件处于竖直状态,所述车架主体侧壁还设置有用于收纳限位杆的收纳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摆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直至三者的限位环的轴线与固定管的轴线重合,将限位杆由上到下插入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三者的限位环并使限位杆底端插入固定管,进而使得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无法摆动,使得折叠板件处于竖直状态,使得使用者倚靠在竖直状态的折叠板件时,折叠板件不易产生位移;通过设置收纳组件,当限位杆件无需使用时,通过收纳组件将限位杆固定在车架主体,有利于进一步增加车架主体的整体强度,有利于提升车架主体的整体寿命。优选的,所述收纳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车架主体侧壁的用于供限位杆穿设的收纳环,所述收纳环外壁开设有与收纳环内腔连通的抵紧螺纹孔,所述抵紧螺纹孔螺纹连接有抵紧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杆插入若干收纳环内,并拧动抵接螺栓直至抵紧螺栓抵紧限位杆的外壁,进而将限位杆固定在车架主体上,利用螺纹连接的自锁效应,使得抵紧螺栓可以始终抵紧限位杆的外壁,进而使得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限位杆不易脱离收纳环,当需要使用限位杆时,只需将将抵紧螺栓拧松,便可将限位环从收纳环内抽出,使得限位杆的拆装更加简单方便。优选的,所述挡板背离第三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两组相互正对的支撑杆件,两组所述支撑杆件之间设置有遮挡布,所述挡板还设置有驱动两组支撑杆件相互远离或相互靠近的调节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折叠板件处于竖直状态时,通过调节组件驱动两组支撑杆件相互远离,使得遮挡布被张开,通过张开后的遮挡布的设置,使得座椅上的使用者更不易被雨水淋湿,通过调节组件驱动两组支撑杆件相互靠近,使得遮挡布可以被收纳,有利于减少遮挡布的占用面积。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均固定连接有若干柔性条,当所述折叠板件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三者的柔性条均朝向座椅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柔性条的设置,当折叠板件处于竖直状态时,通过柔性条均朝向座椅的设置,使得使用者可以倚靠到柔性条上,减少电动自行车行驶过程中震动导致使用者直接磕碰折叠板件的情况,使得使用者可以更舒服地倚靠在折叠件上,当折叠板件处于折叠状态时,柔性条可以对电动自行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使得坐在折叠板件上的人员不易与折叠板件产生磕碰。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挡板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杆件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滑槽内滑动卡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对称铰接有两组调节杆,所述挡板对应两组调节杆转动连接有两组套管,所述套管的回转轴线与套管管体的轴线垂直,两组所述调节杆分别滑动穿设于对应的套管,两组所述调节杆远离滑块的一端分别与两组支撑杆件铰接,所述滑槽还设置有驱动滑块移动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件驱动滑块移动进而带动两组调节杆驱动两组支撑杆件相互远离或靠近,使得遮挡布实现张开与收纳,使得遮挡布的张开与收纳更加简单方便。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件包括主杆以及铰接于主杆两端的副杆,当所述支撑杆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主杆两端的副杆分别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抗压性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主体(1),所述车架主体(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座椅(11),所述车架主体(1)后端顶部水平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上表面铰接有折叠板件(3);还包括用于限制折叠板件(3)以使折叠板件(3)处于竖直状态的锁紧组件(34),所述折叠板件(3)远离底板(2)的一端设置有挡板(4),当所述折叠板件(3)展开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挡板(4)朝向车架主体(1)前端且挡板(4)位于座椅(11)上方,当所述折叠板件(3)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挡板(4)位于底板(2)远离座椅(11)的一端且挡板(4)朝向远离底板(2)的方向向上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抗压性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主体(1),所述车架主体(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座椅(11),所述车架主体(1)后端顶部水平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上表面铰接有折叠板件(3);还包括用于限制折叠板件(3)以使折叠板件(3)处于竖直状态的锁紧组件(34),所述折叠板件(3)远离底板(2)的一端设置有挡板(4),当所述折叠板件(3)展开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挡板(4)朝向车架主体(1)前端且挡板(4)位于座椅(11)上方,当所述折叠板件(3)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挡板(4)位于底板(2)远离座椅(11)的一端且挡板(4)朝向远离底板(2)的方向向上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压性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板件(3)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在底板(2)上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以及第三支撑板(33),所述第一支撑板(31)的一端铰接于底板(2)的上表面且第一支撑板(31)与底板(2)的铰接处位于底板(2)靠近座椅(11)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以及第三支撑板(33)依次铰接,所述挡板(4)位于第三支撑板(33)远离第二支撑板(32)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压性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34)包括限位杆(343)以及设置于底板(2)上用于供限位杆(343)插入的固定管(341),所述锁紧组件(34)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以及第三支撑板(33)三者同一侧的供限位杆(343)穿设的限位环(342),当所述限位杆(343)穿设于第一支撑板(31)、第二支撑板(32)以及第三支撑板(33)三者的限位环(342)并插入固定管(341)时,所述折叠板件(3)处于竖直状态,所述车架主体(1)侧壁还设置有用于收纳限位杆(343)的收纳组件(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抗压性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组件(12)包括固定连接于车架主体(1)侧壁的用于供限位杆(343)穿设的收纳环(121),所述收纳环(121)外壁开设有与收纳环(121)内腔连通的抵紧螺纹孔,所述抵紧螺纹孔螺纹连接有抵紧螺栓(12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抗压性电动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背离第三支撑板(33)的一侧设置有两组相互正对的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林刘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普蓝特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