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压制速度控制结构及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5797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浮动压制速度控制结构及控制方法,属于液压设备领域,通过一套泵组即可实现挤压梁和浮动梁的运动控制,减少设备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浮动压制速度控制结构,包括上横梁、下横梁、立柱,所述立柱上滑动安装挤压梁和浮动梁,所述浮动梁包括挤压孔和挤压筒,所述挤压梁包括上压头,所述上横梁上设有控制所述挤压梁升降的主油缸,所述下横梁上设有两个浮动油缸,在所述挤压梁通过所述上压头挤压位于所述挤压筒内的材料过程中,所述主油缸内的油液进入到所述两个浮动油缸内以控制所述浮动梁向下移动,所述下横梁上还设有与所述两个浮动油缸连接的比例压力阀,用于改变浮动油缸内的压力来调节所述浮动梁的移动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浮动压制速度控制结构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浮动压制速度控制结构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挤压设备中的挤压梁和浮动梁在运动过程中,通常使用两套独立的泵组分开控制,油缸速度由各自泵组的输出流量决定,使用两套泵组的成本过高,且控制方式繁琐,泵组供油时,根据油缸位移反馈量,需实时调节电机转速或调节比例流量阀从而达到设计的速度比,而浮动力的变化还需调节比例压力阀,控制系统算法复杂,响应频率低,两套泵组仅通过位移反馈进行串联,因此受机械精度、控制精度、响应频率甚至外部电气干扰的影响较大,速度比的控制精度及重复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浮动压制速度控制结构,通过一套泵组即可实现挤压梁和浮动梁的运动控制,减少设备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浮动压制速度控制结构,包括上横梁、下横梁、设于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下横梁之间的立柱,所述立柱上滑动安装挤压梁和浮动梁,所述浮动梁包括挤压孔和设于所述挤压孔内的挤压筒,所述挤压梁包括与所述挤压孔正对的上压头,所述下横梁上设有与所述挤压孔正对的下压头,所述上横梁上设有控制所述挤压梁升降的主油缸,所述下横梁上设有两个浮动油缸,在所述挤压梁通过所述上压头挤压位于所述挤压筒内的材料过程中,所述主油缸内的油液进入到所述两个浮动油缸内以控制所述浮动梁向下移动,所述下横梁上还设有与所述两个浮动油缸连接的比例压力阀,用于改变浮动油缸内的压力来调节所述浮动梁的移动速度。进一步的,还包括电磁阀,用于连接所述主油缸和浮动油缸,用于在所述挤压梁移动过程中,控制所述主油缸内的油液流向。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挤压梁位置的位移传感器,根据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信号以控制所述电磁阀的通断。进一步的,所述位移传感器还能检测所述浮动梁的位置,根据所述位移传感器测得的挤压梁和浮动梁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信号来控制所述比例压力阀改变所述浮动油缸内的压力。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阀为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主油缸与每个所述浮动油缸之间设有两个所述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主油缸包括主腔,每个浮动油缸包括上腔,所述主腔内的油液能随着所述挤压梁的下移而进入到所述上腔内控制所述浮动油缸下移。进一步的,所述浮动油缸还包括下腔,所述浮动梁包括伸入所述浮动油缸内的浮动杆,所述浮动杆将所述浮动油缸内的腔体分为所述上腔和所述下腔,所述比例压力阀与所述下腔连接以调节所述下腔的压力,来调节进入到所述上腔内的油液流量。浮动压制速度控制方法,包括上述的浮动压制速度控制结构,该方法包括:S10,当材料放置在挤压筒内后,主油缸控制挤压梁向下移动接近浮动梁,电磁阀处于失电状态,主油缸无压力排油;S20,位移传感器感应到浮动梁经过后,电磁阀得电,将主油缸与浮动油缸连通,主油缸内的油液排入到浮动油缸的上腔内,控制浮动梁向下移动;S30,比例压力阀调节浮动油缸下腔内的压力,控制浮动梁的下降速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浮动压制速度控制结构,在作业时,通过挤压梁朝向浮动梁移动,并在移动一段距离后随同浮动梁同时向下移动,使上压头和下压头能同时挤压位于挤压筒内的材料,主油缸驱动挤压梁向下移动时,其油缸内的油液可以进入到浮动油缸内,带动浮动梁向下移动,浮动梁向下移动速度可以通过比例压力阀进行调节,使得浮动梁向下移动的速度得到控制,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整个运动过程只需要一套泵组即可实现,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浮动压制速度控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处于阶段一时的液压原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处于阶段三时的液压原理图。附图标记:上横梁100、主油缸110、主腔111;下横梁200、下压头210、浮动油缸220、上腔221、下腔222;立柱300;挤压梁400、上压头410;浮动梁500、挤压孔510、挤压筒5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参照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浮动压制速度控制结构,包括上横梁100、下横梁200、设于上横梁100和下横梁200之间的立柱300,立柱300上滑动安装挤压梁400和浮动梁500,浮动梁500包括挤压孔510和设于挤压孔510内的挤压筒520,挤压梁400包括与挤压孔510正对的上压头410,下横梁200上设有与挤压孔510正对的下压头210,上横梁100上设有控制挤压梁400升降的主油缸110,下横梁200上设有两个浮动油缸220,在挤压梁400通过上压头410挤压位于挤压筒520内的材料过程中,主油缸110内的油液进入到两个浮动油缸220内以控制浮动梁500向下移动。在进行挤压作业时,挤压梁400先向下移动,当上压头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浮动压制速度控制结构,包括上横梁、下横梁、设于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下横梁之间的立柱,所述立柱上滑动安装挤压梁和浮动梁,所述浮动梁包括挤压孔和设于所述挤压孔内的挤压筒,所述挤压梁包括与所述挤压孔正对的上压头,所述下横梁上设有与所述挤压孔正对的下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上设有控制所述挤压梁升降的主油缸,所述下横梁上设有两个浮动油缸,在所述挤压梁通过所述上压头挤压位于所述挤压筒内的材料过程中,所述主油缸内的油液进入到所述两个浮动油缸内以控制所述浮动梁向下移动,所述下横梁上还设有与所述两个浮动油缸连接的比例压力阀,用于改变浮动油缸内的压力来调节所述浮动梁的移动速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浮动压制速度控制结构,包括上横梁、下横梁、设于所述上横梁和所述下横梁之间的立柱,所述立柱上滑动安装挤压梁和浮动梁,所述浮动梁包括挤压孔和设于所述挤压孔内的挤压筒,所述挤压梁包括与所述挤压孔正对的上压头,所述下横梁上设有与所述挤压孔正对的下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上设有控制所述挤压梁升降的主油缸,所述下横梁上设有两个浮动油缸,在所述挤压梁通过所述上压头挤压位于所述挤压筒内的材料过程中,所述主油缸内的油液进入到所述两个浮动油缸内以控制所述浮动梁向下移动,所述下横梁上还设有与所述两个浮动油缸连接的比例压力阀,用于改变浮动油缸内的压力来调节所述浮动梁的移动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压制速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阀,用于连接所述主油缸和浮动油缸,用于在所述挤压梁移动过程中,控制所述主油缸内的油液流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压制速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挤压梁位置的位移传感器,根据所述位移传感器的信号以控制所述电磁阀的通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动压制速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还能检测所述浮动梁的位置,根据所述位移传感器测得的挤压梁和浮动梁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信号来控制所述比例压力阀改变所述浮动油缸内的压力。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沈中伟周凌华费纪龙张建忠张呈锋陈正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机床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