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种箱,包括壳体,还包括箱盖,所述壳体的顶壁具有进种口,所述壳体底部敞开形成排种口,所述箱盖与所述顶壁滑动连接,用于封闭或敞开所述进种口。箱盖推拉式避免了野外作业时,风大掀起或刮落箱盖,进而伤人的安全隐患,安全性高。种箱为钣金成型结构大容量种箱,减少续种频次,提高生产率,种箱加工最大限度的减少手工加工,减少拼、接、焊缝,既能保证种箱整体型状美观,又能提高实用性,降低焊接难度,减少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种箱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种箱。
技术介绍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种类非常丰富。近年来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播种机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播种机质量的高低直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关键。种箱作为播种机的基础结构,在播种机工作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条播机种箱由一定厚度铁板拼焊成简单的箱体结构,箱盖多为上掀式。现有种箱结构多为简单的长方体或类似长方体结构,生产工艺原始,功能单一,仅实现了放置种子的功能,实用性、安全性和人性化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种箱安全性。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种箱,包括壳体,还包括箱盖,所述壳体的顶壁具有进种口,所述壳体底部敞开形成排种口,所述箱盖与所述顶壁滑动连接,用于封闭或敞开所述进种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箱盖推拉式避免了野外作业时,风大掀起或刮落箱盖,进而伤人的安全隐患,安全性高。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进种口两侧分别固定有箱盖滑轨,所述箱盖的两侧分别设有滑动部,两个所述滑动部一一对应滑动设于所述箱盖滑轨上。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箱盖与壳体通过滑动部和箱盖滑轨连接,不会出现脱轨,措位或脱落等情况。进一步,还包括箱盖限位块,所述箱盖的两端分别具有向下延伸的遮挡部,所述箱盖限位块固定于所述进种口的一端,并用于与其中一个遮挡部抵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箱盖限位块在箱盖滑动开启或关闭的时候均可以实现箱盖的限位,结构简单、实用性高。进一步,所述进种口的一端还固定有横向设置的限位轴,所述箱盖的一端固定有限位钩,所述限位钩与所述限位轴对应设置并可卡接或分离。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箱盖封闭进种口时,限位钩与限位轴卡接,避免箱盖因大风掀起,安全性高。进一步,所述壳体其中一侧的底部还具有可打开或关闭的放种孔。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播种作业结束后,可以通过放种孔将种箱内剩余的种子放出,便于更换不同的种子,或者清理种箱。进一步,还包括排种装置,所述排种装置包括排种固定板和多个排种器,所述排种固定板倾斜设置并固定嵌设于所述排种口内,多个所述排种器固定于所述排种固定板上,所述排种固定板对应所述排种器处开设有排种通孔。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排种固定板倾斜设置,过渡平滑,种子可以顺利流动,便于种子流入排种器内,并经过排种器播种。进一步,还包括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内。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种子带至排种口,解决了种箱底部种子堆积、流动性差的问题,并能在种子较少时将种子集中到排种口,保证了下种的流畅性。进一步,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螺旋杆和多个搅拌片,所述螺旋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内,多个所述搅拌片沿所述螺旋杆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搅拌片包括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所述第一片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片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并形成V形,所述第一片体的中部和所述第二片体的中部固定穿设于所述螺旋杆外侧。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V形的搅拌片配合螺旋杆共同作用,搅拌效率高,种子破损少。进一步,所述搅拌装置还包括多个搅拌杆,多个所述搅拌杆沿所述螺旋杆间隔设置并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搅拌杆均与所述螺旋杆垂直。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搅拌杆能有效提高对种子的搅拌作用,进一步避免小粒种子的堆积、吸附情况。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主板和侧板,所述主板弯折形成所述壳体的顶壁和三个主板侧壁,所述顶壁和三个所述主板侧壁之间通过圆角过渡,所述侧板与所述顶壁敞开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侧板的两侧分别与其中相对的两个所述主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壳体1的横截面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种箱为钣金成型结构大容量种箱,减少续种频次,提高生产率,种箱加工最大限度的减少手工加工,减少拼、接、焊缝,既能保证种箱整体型状美观,又能提高实用性,降低焊接难度,减少人工成本。进一步,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透明的透视窗。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种箱内部空间大,种子容量大,在两侧设计了透视窗,可以随时察看种箱内种子的多少,避免种子太少影响播种效果。本技术的种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洁,容量大,种子在种箱内下种流畅,不易堆积、堵塞。功能齐全,安装简单,联接可靠,可操作性高,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种箱的三维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种箱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箱盖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附图3的局部A视图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箱盖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壳体进种口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壳体进种口的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搅拌片结构图;图9为本技术搅拌装置主视图;图10为本技术壳体主视图;图11为本技术壳体左视图;图12为本技术壳体俯视图;图13为本技术放种孔、放种管和放种挡板爆炸图;图14为本技术排种装置三维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壳体,11、主板,12、侧板,13、箱盖滑轨,14、限位轴,2、箱盖,21、滑动部,22、限位钩,3、透视窗,4、放种孔,41、放种管,42、放种挡板,5、排种装置,51、排种固定板,52、排种器,6、搅拌装置,61、螺旋杆,62、搅拌片,63、搅拌杆,7、箱盖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种箱,包括壳体1,还包括箱盖2,所述壳体1的顶壁具有进种口,所述壳体1底部敞开形成排种口,所述箱盖2与所述顶壁滑动连接,用于封闭或敞开所述进种口。具体的,所述箱盖2上还固定有把手。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进种口两侧分别固定有箱盖滑轨13,所述箱盖2的两侧分别设有滑动部21,两个所述滑动部21一一对应滑动设于所述箱盖滑轨13上。如图5所示,所述箱盖2的两侧还分别固定有滑动限位柱,所述滑动限位柱与对应侧的箱盖滑轨13底面抵接,这样,箱盖2只能沿着箱盖滑轨13滑动,而不会与箱盖滑轨13分离。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的,还包括箱盖限位块7,所述箱盖2的两端分别具有向下延伸的遮挡部,所述箱盖限位块7固定于所述进种口的一端,并用于与其中一个遮挡部抵接。具体的,如图2-图7所示,所述箱盖限位块7固定于所述进种口的一端,在箱盖2封闭所述进种口时,箱盖2的一端与进种口的一端对应设置,箱盖2的另一端与进种口的另一端对应设置,当箱盖2沿着进种口另一端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种箱,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盖(2),所述壳体(1)的顶壁具有进种口,所述壳体(1)底部敞开形成排种口,所述箱盖(2)与所述顶壁滑动连接,用于封闭或敞开所述进种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种箱,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盖(2),所述壳体(1)的顶壁具有进种口,所述壳体(1)底部敞开形成排种口,所述箱盖(2)与所述顶壁滑动连接,用于封闭或敞开所述进种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种口两侧分别固定有箱盖滑轨(13),所述箱盖(2)的两侧分别设有滑动部(21),两个所述滑动部(21)一一对应滑动设于所述箱盖滑轨(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种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盖限位块(7),所述箱盖(2)的两端分别具有向下延伸的遮挡部,所述箱盖限位块(7)固定于所述进种口的一端,用于与其中一个遮挡部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种口的一端还固定有横向设置的限位轴(14),所述箱盖(2)的一端固定有限位钩(22),所述限位钩(22)与所述限位轴(14)对应设置并可卡接或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其中一侧的底部还具有可打开或关闭的放种孔(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种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种装置(5),所述排种装置包括排种固定板(51)和多个排种器(52),所述排种固定板(51)倾斜设置并固定嵌设于所述排种口内,多个所述排种器(52)固定于所述排种固定板(51)上,所述排种固定板(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兵,许静,马铭阳,常永伟,李海星,张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