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实时数据采集、预警、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4712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实时数据采集、预警、监控装置,包括:安装板、铰联板、主体外壳;所述安装板表面呈矩形排列的方式设有四处圆形通孔的矩形板状结构;所述调节架设置在安装板的前侧,且调节架与安装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杆设置在安装板和调节架的中间,且连接杆分别与安装板和调节架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铰联板设置在调节架的上侧,且铰联板与调节架之间铰接;所述主体外壳设置在铰联板的上方,且主体外壳与铰联板通过底板相连接。通过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便于维护,实时警示以及散热通风的优点,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实时数据采集、预警、监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室内摄像头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室内实时数据采集、预警、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摄像头又称为电脑相机、电脑眼、电子眼等,是一种视频输入设备,其可以将视频采集的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从而储存至远程的计算机中,因此被广泛的运用于实时监控领域。但是目前常见的摄像头通常为机体与固定支架一体式的结构,再使用膨胀螺栓对整个装置进行安装固定,然而当装置发生故障时,其拆卸操作较为繁琐,并且还会影响膨胀的性能,造成维护不便的问题。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室内实时数据采集、预警、监控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实时数据采集、预警、监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常见的摄像头通常为机体与固定支架一体式的结构,再使用膨胀螺栓对整个装置进行安装固定,然而当装置发生故障时,其拆卸操作较为繁琐,并且还会影响膨胀的性能,造成维护不便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实时数据采集、预警、监控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室内实时数据采集、预警、监控装置,包括:安装板、调节架、连接杆、铰联板、主体外壳、底板、限位杆、摄像头、照明灯、警示灯、散热孔、天线、排风扇、连接插头、扬声器;所述安装板表面呈矩形排列的方式设有四处圆形通孔的矩形板状结构;所述调节架设置在安装板的前侧,且调节架与安装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杆设置在安装板和调节架的中间,且连接杆分别与安装板和调节架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铰联板设置在调节架的上侧,且铰联板与调节架之间铰接;所述主体外壳设置在铰联板的上方,且主体外壳与铰联板通过底板相连接;所述底板设置在主体外壳下侧的中间,且底板与主体外壳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限位杆设置在底板右侧的前方,且限位杆与底板之间拧接;所述摄像头设置在主体外壳前侧的上方,且摄像头与主体外壳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照明灯设置在主体外壳的前侧,且照明灯与主体外壳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警示灯设置在主体外壳前侧的下方,且警示灯与主体外壳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散热孔分别位于主体外壳的左右两侧,且散热孔与主体外壳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天线分别设置在主体外壳左右两侧的后方,且天线与主体外壳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排风扇设置在主体外壳后侧的上方,且排风扇与主体外壳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插头设置在主体外壳后侧的下方,且连接插头与主体外壳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扬声器设置在主体外壳下侧的前方,且扬声器与主体外壳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室内实时数据采集、预警、监控装置所述铰联板为正视呈n形的板状结构,且铰联板上侧的中间设有T形槽,并且铰联板与底板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室内实时数据采集、预警、监控装置所述底板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且底板上侧的左右两方分别设有一处矩形槽,右侧的前方设有一处螺纹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室内实时数据采集、预警、监控装置所述限位杆为螺杆状结构,且限位杆的右端设有一处十字形的凹槽。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室内实时数据采集、预警、监控装置所述照明灯和警示灯均为LED灯,且照明灯呈圆周排列的方式在摄像头的周围设置有四处,警示灯呈线性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四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室内实时数据采集、预警、监控装置所述散热孔为百叶孔状结构,且散热孔呈矩阵排列的方式设有多处。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一种室内实时数据采集、预警、监控装置,通过在铰联板和主体外壳的中间设置底板,并使用限位杆进行限位,当需要对装置进行维护时,只需拧动限位杆,即可利用滑动的方式对装置进行拆卸,从而使该装置起到便于维护的作用。2、本技术一种室内实时数据采集、预警、监控装置,通过在主体外壳的前侧设置颜色不同的警示灯,并在其下侧设置扬声器,当监控数据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对使用人员进行提醒及警告,从而使该装置起到实时警示的作用。3、本技术一种室内实时数据采集、预警、监控装置,通过主体外壳的后侧设置排风扇,并在其左右两侧设置百叶孔,不但可以及时对装置进行散热,还可以减少灰尘的进入,从而使该装置起到散热通风的作用。4、本技术通过对上述装置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便于维护,实时警示以及散热通风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右下方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右上方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底板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安装板1、调节架2、连接杆3、铰联板4、主体外壳5、底板6、限位杆7、摄像头8、照明灯9、警示灯10、散热孔11、天线12、排风扇13、连接插头14、扬声器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内实时数据采集、预警、监控装置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室内实时数据采集、预警、监控装置,包括:安装板1、调节架2、连接杆3、铰联板4、主体外壳5、底板6、限位杆7、摄像头8、照明灯9、警示灯10、散热孔11、天线12、排风扇13、连接插头14、扬声器15;安装板1表面呈矩形排列的方式设有四处圆形通孔的矩形板状结构;调节架2设置在安装板1的前侧,且调节架2与安装板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连接杆3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实时数据采集、预警、监控装置,包括:安装板(1)、调节架(2)、连接杆(3)、铰联板(4)、主体外壳(5)、底板(6)、限位杆(7)、摄像头(8)、照明灯(9)、警示灯(10)、散热孔(11)、天线(12)、排风扇(13)、连接插头(14)、扬声器(1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表面呈矩形排列的方式设有四处圆形通孔的矩形板状结构;所述调节架(2)设置在安装板(1)的前侧,且调节架(2)与安装板(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杆(3)设置在安装板(1)和调节架(2)的中间,且连接杆(3)分别与安装板(1)和调节架(2)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铰联板(4)设置在调节架(2)的上侧,且铰联板(4)与调节架(2)之间铰接;所述主体外壳(5)设置在铰联板(4)的上方,且主体外壳(5)与铰联板(4)通过底板(6)相连接;所述底板(6)设置在主体外壳(5)下侧的中间,且底板(6)与主体外壳(5)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限位杆(7)设置在底板(6)右侧的前方,且限位杆(7)与底板(6)之间拧接;所述摄像头(8)设置在主体外壳(5)前侧的上方,且摄像头(8)与主体外壳(5)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照明灯(9)设置在主体外壳(5)的前侧,且照明灯(9)与主体外壳(5)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警示灯(10)设置在主体外壳(5)前侧的下方,且警示灯(10)与主体外壳(5)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散热孔(11)分别位于主体外壳(5)的左右两侧,且散热孔(11)与主体外壳(5)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天线(12)分别设置在主体外壳(5)左右两侧的后方,且天线(12)与主体外壳(5)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排风扇(13)设置在主体外壳(5)后侧的上方,且排风扇(13)与主体外壳(5)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插头(14)设置在主体外壳(5)后侧的下方,且连接插头(14)与主体外壳(5)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扬声器(15)设置在主体外壳(5)下侧的前方,且扬声器(15)与主体外壳(5)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实时数据采集、预警、监控装置,包括:安装板(1)、调节架(2)、连接杆(3)、铰联板(4)、主体外壳(5)、底板(6)、限位杆(7)、摄像头(8)、照明灯(9)、警示灯(10)、散热孔(11)、天线(12)、排风扇(13)、连接插头(14)、扬声器(1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表面呈矩形排列的方式设有四处圆形通孔的矩形板状结构;所述调节架(2)设置在安装板(1)的前侧,且调节架(2)与安装板(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杆(3)设置在安装板(1)和调节架(2)的中间,且连接杆(3)分别与安装板(1)和调节架(2)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铰联板(4)设置在调节架(2)的上侧,且铰联板(4)与调节架(2)之间铰接;所述主体外壳(5)设置在铰联板(4)的上方,且主体外壳(5)与铰联板(4)通过底板(6)相连接;所述底板(6)设置在主体外壳(5)下侧的中间,且底板(6)与主体外壳(5)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限位杆(7)设置在底板(6)右侧的前方,且限位杆(7)与底板(6)之间拧接;所述摄像头(8)设置在主体外壳(5)前侧的上方,且摄像头(8)与主体外壳(5)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照明灯(9)设置在主体外壳(5)的前侧,且照明灯(9)与主体外壳(5)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警示灯(10)设置在主体外壳(5)前侧的下方,且警示灯(10)与主体外壳(5)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散热孔(11)分别位于主体外壳(5)的左右两侧,且散热孔(11)与主体外壳(5)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天线(12)分别设置在主体外壳(5)左右两侧的后方,且天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银霞彭琳茹曹雅洁胥东兴朱泽青李改改高鹏华陈勇林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工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