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421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涉及智能电源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副MCU电路、第一电源切换电路和通道电路;通道电路由继电器控制电路和电流比较电路构成,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电压控制继电器,该电压控制继电器的一端为电压输入端,另一端为电压输出端VOUT,电压控制继电器上设置有连接至第一副MCU电路的控制端口,电流比较电路电性连接至电压控制继电器上,且电流比较电路具有检测端口;第一电源切换电路包括切换继电器JS7,该切换继电器JS7具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输入端口与电压控制继电器的电压输入端相连接,其中一个输出端口连接至第一副MCU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继电器作为输出电路开关,可以减少电路损耗,提高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智能电源
,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物联网技术是互联网的扩展和延伸,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使用混合加密技术,实现安全网络连接。以物体作为终端,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通信链路的连通以及组网。物联网设备通过搭载蓝牙、WIFI、GPRS、GPS等无线通信设备,实现物与物的信息交互以及通信。通过在设备上配备摄像头、屏幕、伺服电机或者各种传感器,实现智能化的远程环境监控以及控制。当前智能电子产品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出现很多智能产品,需要一种物联网智能电路,对多个智能产品集中供电的输出功能进行控制和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能够同时对多个电子产品进行控制,采用继电器作为输出电路开关,可以减少电路损耗,提高安全可靠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第一副MCU电路、第一电源切换电路以及多路通道电路;所述的通道电路由继电器控制电路和电流比较电路构成,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电压控制继电器,该电压控制继电器的一端为电压输入端,另一端为电压输出端VOUT,电压控制继电器上还设置有连接至第一副MCU电路的控制端口,所述的电流比较电路电性连接至电压控制继电器上,且电流比较电路具有用于连接至第一副MCU电路的检测端口,该检测端口用于对电压控制继电器的输出电流进行检测,并通过控制端口对电压控制继电器的通断进行控制;所述的第一电源切换电路包括切换继电器JS7,该切换继电器JS7具有输入端口和至少两个输出端口,且输入端口与电压控制继电器的电压输入端相连接,其中一个输出端口连接至第一副MCU电路。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第一电源切换电路具有两个输出端口,另一个输出端口上连接至第二副MCU电路,第二副MCU电路与第一副MCU电路的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副MCU电路上连接有5路通道电路,所述的第二副MCU电路上连接有另外5路通道电路。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源切换电路、第三副MCU电路以及第四副MCU电路,且所述的第二电源切换电路与第一电源切换电路的结构相同,第二电源切换电路的一个输出端口与第三副MCU电路相连接,另一个输出端口与第四副MCU电路相连接,所述的第三副MCU电路和第四副MCU电路上均连接着5路通道电路。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继电器控制电路还包括有NPN型三极管Q11、电阻R157、电阻R158、电阻R159、二极管D15、电解电容C40以及电容C41;所述电压控制继电器的型号为HF32F,该电压控制继电器具有线圈、公共触点、常开触点以及转换触点,线圈用于驱动开关在常开触点与转换触点之间切换,常开触点悬空,电压输出端VOUT连接在转换触点上,电解电容C40和电容C41均设置在电压输出端VOUT与接地端之间;所述电阻R157和电阻R159串联在电压输入端与线圈的一端,该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NPN型三极管Q11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158设置在NPN型三极管Q11的基极与控制端口之间,NPN型三极管Q1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流比较电路电性连接在公共触点上,同时还连接在电阻R157和电阻R159之间,所述的二极管D15设置在NPN型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公共触点之间。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电流比较电路包括比较器LM11-A和比较器LM11-B;所述比较器LM11-A的正极输入端与电压输入端之间设置有电阻R160,且LM11-A的正极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电阻R162;所述比较器LM11-A的负极输入端与其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电阻R163,且比较器LM11-A的负极输入端与电压控制继电器的公共触点之间设置有电阻R161,比较器LM11-A的输出端与比较器LM11-B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LM11-B的正极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电阻R164;所述比较器LM11-B的输出端与检测端口之间设置有电阻R168,检测端口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电容C42;比较器LM11-B的负极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电阻R166,比较器LM11-B的负极输入端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电阻R165,比较器LM11-B的输出端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电阻R167。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切换继电器JS7的型号为HF115F,具有线圈、公共触点、常开触点以及转换触点,线圈用于驱动开关在常开触点与转换触点之间切换,常开触点和转换触点分别连接至一输出端口,公共触点连接至电压输入端;所述线圈的一个触点接地,线圈的另一个触点与常开触点之间设置有相并联的电阻R174和二极管D14,且二极管D14的负极朝向常开触点。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还包括供电电路,供电电路包括稳压器U22,该稳压器U22的输入端同电压输入端电性连接,且输入电压为+12V,稳压器U22的输出端连接至第一副MCU电路上,且输出电压为+5V。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还包括收发器电路,该收发器电路包括有芯片U23,其型号为SP485E,收发器电路电性连接在第一副MCU电路上。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还包括LED指示电路,该LED指示电路包括多组发光单元,且每个发光单元由串联的电阻和发光二极管组成,发光单元的一端与稳压器U22的输出端相连接,发光单元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副MCU电路上。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第一副MCU电路包括有芯片U1,其型号为SN8F57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第一副MCU电路没有控制指令信号时,电压控制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导通,使得电压输出端VOUT输出有电压,当第一副MCU电路收到控制指令信号输出时,控制电压控制继电器转换为开路状态,使电压输出端VOUT没有输出电压,达到电压控制继电器控制输出的开通和关闭功能,本技术采用继电器做输出电路开关,可以减少电路损耗,安全可靠性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通道电路的原理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具体实施例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通道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第一副MCU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第一电源切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供电电路的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的一种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收发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一种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LED指示灯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一种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的第二副MCU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11至图16均为本技术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副MCU电路、第一电源切换电路以及多路通道电路;/n所述的通道电路由继电器控制电路和电流比较电路构成,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电压控制继电器,该电压控制继电器的一端为电压输入端,另一端为电压输出端VOUT,电压控制继电器上还设置有连接至第一副MCU电路的控制端口,所述的电流比较电路电性连接至电压控制继电器上,且电流比较电路具有用于连接至第一副MCU电路的检测端口,该检测端口用于对电压控制继电器的输出电流进行检测,并通过控制端口对电压控制继电器的通断进行控制;/n所述的第一电源切换电路包括切换继电器JS7,该切换继电器JS7具有输入端口和至少两个输出端口,且输入端口与电压控制继电器的电压输入端相连接,其中一个输出端口连接至第一副MCU电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副MCU电路、第一电源切换电路以及多路通道电路;
所述的通道电路由继电器控制电路和电流比较电路构成,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电压控制继电器,该电压控制继电器的一端为电压输入端,另一端为电压输出端VOUT,电压控制继电器上还设置有连接至第一副MCU电路的控制端口,所述的电流比较电路电性连接至电压控制继电器上,且电流比较电路具有用于连接至第一副MCU电路的检测端口,该检测端口用于对电压控制继电器的输出电流进行检测,并通过控制端口对电压控制继电器的通断进行控制;
所述的第一电源切换电路包括切换继电器JS7,该切换继电器JS7具有输入端口和至少两个输出端口,且输入端口与电压控制继电器的电压输入端相连接,其中一个输出端口连接至第一副MCU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源切换电路具有两个输出端口,另一个输出端口上连接至第二副MCU电路,第二副MCU电路与第一副MCU电路的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副MCU电路上连接有5路通道电路,所述的第二副MCU电路上连接有另外5路通道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源切换电路、第三副MCU电路以及第四副MCU电路,且所述的第二电源切换电路与第一电源切换电路的结构相同,第二电源切换电路的一个输出端口与第三副MCU电路相连接,另一个输出端口与第四副MCU电路相连接,所述的第三副MCU电路和第四副MCU电路上均连接着5路通道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电源智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继电器控制电路还包括有NPN型三极管Q11、电阻R157、电阻R158、电阻R159、二极管D15、电解电容C40以及电容C41;
所述电压控制继电器的型号为HF32F,该电压控制继电器具有线圈、公共触点、常开触点以及转换触点,线圈用于驱动开关在常开触点与转换触点之间切换,常开触点悬空,电压输出端VOUT连接在转换触点上,电解电容C40和电容C41均设置在电压输出端VOUT与接地端之间;
所述电阻R157和电阻R159串联在电压输入端与线圈的一端,该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NPN型三极管Q11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158设置在NPN型三极管Q11的基极与控制端口之间,NPN型三极管Q11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电流比较电路电性连接在公共触点上,同时还连接在电阻R157和电阻R159之间,所述的二极管D15设置在NPN型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公共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海洲古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日辉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