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电源可控可调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9084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联网电源可控可调电路,包括EMC电路、FPC电路、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同步整流电路以及输出电压调节电路;所述的EMC电路、FPC电路、开关电源控制电路以及同步整流电路依次电性连接,EMC电路与开关电源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同步整流电路具有一电压输出端;所述的输出电压调节电路电性连接在开关电源控制电路上,该输出电压调节电路上包括有电位器SVR1和多个电压调节电阻,电位器SVR1与多个电压调节电阻相串联后,电压调节电阻的一端与电压输出端电性连接,电位器SVR1的输出端接地,通过电位器SVR1对电压输出端的电压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电压保证在一定范围内,补偿电压损耗,保证供电的正常。保证供电的正常。保证供电的正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联网电源可控可调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物联网电源
,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物联网电源可控可调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出现很多智能控制设备,如电子监控设备,因设备放置位置特殊,使用电源供电源时出现供电不方便,有的电源供电线路达到几米甚至几十米远,造成电压损耗,供电电源电压偏低,造成供电不正常。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物联网电源可控可调电路,使电压保证在一定范围内,补偿电压损耗,保证供电的正常。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联网电源可控可调电路,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EMC电路、FPC电路、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同步整流电路以及输出电压调节电路;
[0005]所述的EMC电路、FPC电路、开关电源控制电路以及同步整流电路依次电性连接,EMC电路与开关电源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同步整流电路具有一电压输出端;
[0006]所述的输出电压调节电路电性连接在开关电源控制电路上,该输出电压调节电路上包括有电位器SVR1和多个电压调节电阻,电位器SVR1与多个电压调节电阻相串联后,电压调节电阻的一端与电压输出端电性连接,电位器SVR1的输出端接地,通过电位器SVR1对电压输出端的电压进行调节。
[0007]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电压调节电阻包括电阻R44和电阻R35,电阻R44和电阻R35串联在电压输出端与电位器SVR1之间。
[0008]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输出电压调节电路还包括电阻R45和电阻R46;
[0009]所述的电阻R44和电阻R35的连接点为第一公共端,所述的电阻R45和R46串联在第一公共端和接地端之间。
[0010]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输出电压调节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U1

1、稳压管ZD2、电阻R42、三端稳压器TL431、电容C28、电阻R33以及电容C18;
[0011]所述的稳压管ZD2和电阻R42串联在电压输出端与光电耦合器U1

1的发射极正极之间,且稳压管ZD2的负极连接电压输出端;
[0012]所述三端稳压器TL431的阳极接地,阴极连接至光电耦合器U1

1的发射极负极,三端稳压器TL431的参考极连接至第一公共端上;所述电容C28的两端分别与三端稳压器TL431的参考极和阴极相连接;
[0013]所述光电耦合器U1

1的接收极正极连接至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光电耦合器U1

1的接收极接地,光电耦合器U1

1的接收极正极与光电耦合器U1

1的接收极负极之间设置有电容C17和稳压管ZD3,且稳压管ZD3的负极连接光电耦合器U1

1的接收极正极;所述的电阻
R33和电容C18串联后,两端分别连接在光电耦合器U1

1的接收极正极和光电耦合器U1

1的接收极负极上。
[0014]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输出电压调节电路还包括电阻R43、电阻R47以及电容C27;
[0015]所述电阻R4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光电耦合器U1

1的发射极正极和光电耦合器U1

1的发射极负极之间;电阻R47和电容C27串联后,其一端连接至光电耦合器U1

1的发射极负极,另一端连接至第一公共端。
[0016]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输出电压调节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U1

2、稳压管ZD1、电阻R40以及电容C26;
[0017]所述的电阻R40和稳压管ZD1串联在光电耦合器U1

2的发射极正极与电压输出端之间,且ZD1的负极连接电压输出端;
[0018]所述光电耦合器U1

2的发射极负极接地,电容C26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光电耦合器U1

2的发射极正极与光电耦合器U1

2的发射极负极之间;
[0019]所述光电耦合器U1

2的接收极正极连接至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光电耦合器U1

2的接收极负极接地。
[0020]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电压输出端与接地端之间设置有相串联的电阻R48和发光二极管LED1。
[0021]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包括有芯片U1,且芯片U1的型号为TEA1755T,所述光电耦合器U1

1的接收极正极连接至芯片U1的FBCTRL引脚,所述光电耦合器U1

2的接收极正极连接至芯片U1的LATCH引脚。
[0022]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同步整流电路包括芯片U2,且芯片U2的型号为TEA1892TS。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定ZD1稳压管可以限制输出电压,设置R44、R45、R46、R35和SVR1参数可以控制输出电压的范围,设置好电阻R35电阻参数后,当SVR1电位器损坏或者失效后输出电压也可以正常供电;因此本技术的一种物联网电源可控可调电路,可以使电压保证在一定范围内,补偿电压损耗,保证供电的正常。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物联网电源可控可调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物联网电源可控可调电路的输出电压调节电路的结构原理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物联网电源可控可调电路的EMC电路的结构原理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物联网电源可控可调电路的FPC电路和开关电源控制电路的结构原理图。
[0028]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物联网电源可控可调电路的同步整流电路和电压输出端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0]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31]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物联网电源可控可调电路,具体的,包括EMC电路10、FPC电路20、开关电源控制电路30、同步整流电路40以及输出电压调节电路50;所述的EMC电路10、FPC电路20、开关电源控制电路30以及同步整流电路40依次电性连接,EMC电路10与开关电源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电源可控可调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EMC电路、FPC电路、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同步整流电路以及输出电压调节电路;所述的EMC电路、FPC电路、开关电源控制电路以及同步整流电路依次电性连接,EMC电路与开关电源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同步整流电路具有一电压输出端;所述的输出电压调节电路电性连接在开关电源控制电路上,该输出电压调节电路上包括有电位器SVR1和多个电压调节电阻,电位器SVR1与多个电压调节电阻相串联后,电压调节电阻的一端与电压输出端电性连接,电位器SVR1的输出端接地,通过电位器SVR1对电压输出端的电压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电源可控可调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压调节电阻包括电阻R44和电阻R35,电阻R44和电阻R35串联在电压输出端与电位器SVR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联网电源可控可调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电压调节电路还包括电阻R45和电阻R46;所述的电阻R44和电阻R35的连接点为第一公共端,所述的电阻R45和R46串联在第一公共端和接地端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物联网电源可控可调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电压调节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U1

1、稳压管ZD2、电阻R42、三端稳压器TL431、电容C28、电阻R33以及电容C18;所述的稳压管ZD2和电阻R42串联在电压输出端与光电耦合器U1

1的发射极正极之间,且稳压管ZD2的负极连接电压输出端;所述三端稳压器TL431的阳极接地,阴极连接至光电耦合器U1

1的发射极负极,三端稳压器TL431的参考极连接至第一公共端上;所述电容C28的两端分别与三端稳压器TL431的参考极和阴极相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1

1的接收极正极连接至开关电源控制电路,光电耦合器U1

1的接收极接地,光电耦合器U1

1的接收极正极与光电耦合器U1

1的接收极负极之间设置有电容C17和稳压管ZD3,且稳压管ZD3的负极连接光电耦合器U1

1的接收极正极;所述的电阻R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海洲古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日辉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