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单梁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67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单梁起重机,包含有呈工字型的主梁和横梁,主梁的下方滑动连接有运动小车,运动小车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葫芦;主梁两侧的内部设置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主梁两侧间隙内部的导轨,导轨上滑动设置有滑轮,滑轮上方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顶部的外壁上固定有减震弹簧;电动葫芦下方连接有吊钩,吊钩包括钩体、电动推杆、连接部,连接部设于钩体上方,电动推杆设于钩体一侧,钩体上方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上方设有螺纹,连接部上设有限位槽,连接部上开设有通孔,限位板与限位槽嵌合,钩体内侧设有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单梁起重机,小车运行摩擦小、起重机使用寿命长、吊钩起吊重物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单梁起重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单梁起重机。
技术介绍
电动单梁起重机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车间、冶金车间、石油、石化、港口、铁路、民航、电站、造纸、建材、电子等行业的车间、仓库、料场等,具有外形尺寸紧凑、建筑净空高度低、自重轻、轮压小等优点。现有的单梁起重机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点:电动葫芦的运行小车沿着主梁水平移动时,由于采用滑动摩擦的形式,较易使得单梁与电动葫芦之间发生较快的磨损,从而严重影响单梁起重机的使用寿命;另外电动葫芦上悬挂着的吊钩长时间使用螺栓会导致松动,从而存在运行过程中晃动掉落的风险以及安全隐患。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小车运行摩擦小、起重机使用寿命长、吊钩起吊重物安全可靠的电动单梁起重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种小车运行摩擦小、起重机使用寿命长、吊钩起吊重物安全可靠的电动单梁起重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单梁起重机,包含有呈工字型的主梁和横梁,所述横梁的上部开设有凹槽,主梁的两端架设于横梁的凹槽中;所述主梁的下方滑动连接有运动小车,运动小车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葫芦;所述主梁两侧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上下对称设置于主梁两侧的间隙内部,运动小车的顶端位于上下减震机构之间;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主梁两侧间隙内部的导轨,且导轨上滑动设置有滑轮,滑轮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顶部的外壁上固定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架上,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运动小车上;位于主梁两侧间隙内的运动小车端面上固定安装有滚轮支架,滚轮支架内部通过滚轮轴设置有滚轮,主梁两侧内部与滚轮支架相对面上开设有轨道槽,滚轮滑动设置于轨道槽上;所述电动葫芦下方通过钢丝绳连接有吊钩,吊钩包括钩体、电动推杆、连接部,连接部设于钩体上方与钩体连接,电动推杆设于钩体一侧,钩体上方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上方设有螺纹,连接部上设有与限位板相应的限位槽,连接部上还开设有通孔,通孔与限位槽形状相同且与限位槽垂直设置,限位板通过与限位槽嵌合与连接部固定连接,钩体上还设有与电动推杆配合的槽口,钩体内侧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电动推杆电连接,钩体的限位板通过通穿过连接部后水平旋转90度,限位板与限位槽相配合,再通过螺母紧固。所述滑轮上下两端中部为凹槽结构,该凹槽结构与导轨的结构相匹配。所述支撑架和滚轮支架呈“C”型结构。所述轨道槽的上下内壁上设置有防擦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电动单梁起重机设置了由导轨、滑轮、支撑架和减震弹簧组成的减震机构,使得主梁与运动小车之间以往的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减小了两者之间的磨损,延长起重机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起到减震的效果,提高运动小车在主梁上运动的稳定性;本技术中钩体上方的限位板与限位槽相互配合,避免吊钩长时间使用螺栓松动造成在运行过程中晃动掉落,同时采用电动推杆与槽口配合将物品扣住,避免运行过程中物品掉落,避免了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动单梁起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主梁和横梁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电动单梁起重机中主梁和减震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减震机构中的滑轮和减震弹簧的示意图。图5为图1中吊钩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主梁1、横梁2、减震机构3、导轨3.1、滑轮3.2、支撑架3.3、减震弹簧3.4、运动小车4、电动葫芦5、钢丝绳6、吊钩7、钩体7.1、电动推杆7.2、连接部7.3、压力传感器7.4、限位板7.5、限位槽7.6、通孔7.7、螺母7.8、槽口7.9、凹槽8、滚轮支架9、滚轮10、轨道槽11。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电动单梁起重机,包含有呈工字型的主梁1和横梁2,所述横梁2的上部开设有凹槽8,主梁1的两端架设于凹槽8中;所述主梁1的下方滑动连接有运动小车4,运动小车4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葫芦5;所述主梁1两侧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减震机构3,所述减震机构3上下对称设置于主梁1两侧的间隙内部,运动小车4的顶端位于上下减震机构3之间;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固定安装在主梁1两侧间隙内部的导轨3.1,且导轨3.1上滑动设置有滑轮3.2,滑轮3.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架3.3,且支撑架3.3顶部的外壁上固定有减震弹簧3.4,减震弹簧3.4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架3.3上,减震弹簧3.4的另一端固定于运动小车4上;使得主梁1与运动小车4之间以往的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减小了两者之间的磨损,延长起重机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起到减震的效果,提高运动小车4在主梁1上运动的稳定性;位于主梁1两侧间隙内的运动小车4端面上固定安装有滚轮支架9,滚轮支架9内部通过滚轮轴设置有滚轮10,主梁1两侧内部与滚轮支架9相对面上开设有轨道槽11,滚轮10滑动设置于轨道槽11上,为运动小车4运行提供导向作用;所述滑轮3.2上下两端中部为凹槽结构,该凹槽结构与导轨3.1的结构相匹配;所述支撑架3.3和滚轮支架9呈“C”型结构;所述轨道槽11的上下内壁上设置有防擦板;所述电动葫芦5下方通过钢丝绳6连接有吊钩7,吊钩7包括钩体7.1、电动推杆7.2、连接部7.3,连接部7.3设于钩体7.1上方与钩体7.1连接,电动推杆7.2设于钩体7.1一侧,钩体7.1上方设有限位板7.5,限位板7.5上方设有螺纹,连接部7.33上设有与限位板7.5相应的限位槽7.6,连接部7.3上还开设有通孔7.7,通孔7.7与限位槽7.6形状相同且与限位槽7.6垂直设置,限位板7.5通过与限位槽7.6嵌合与连接部7.3固定连接,钩体7.1上还设有与电动推杆7.2配合的槽口7.9,钩体7.1内侧设有压力传感器7.4,压力传感器7.4与电动推杆7.2电连接;钩体7.1的限位板7.5通过通孔7.7穿过连接部7.3后水平旋转90度,将限位板7.5与限位槽7.6的配合,之后再通过螺母7.8紧固,避免普通吊钩长时间使用螺栓松动造成在运行过程中晃动掉落,同时采用电动推杆7.2与槽口7.9配合将物品扣住,避免运行过程中物品掉落,保证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的一个优化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构思所做的任何改动或改进,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单梁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呈工字型的主梁(1)和横梁(2),所述横梁(2)的上部开设有凹槽(8),主梁(1)的两端架设于横梁(2)的凹槽(8)中;所述主梁(1)的下方滑动连接有运动小车(4),运动小车(4)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葫芦(5);所述主梁(1)两侧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减震机构(3),所述减震机构(3)上下对称设置于主梁(1)两侧的间隙内部,运动小车(4)的顶端位于上下减震机构(3)之间;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固定安装在主梁(1)两侧间隙内部的导轨(3.1),且导轨(3.1)上滑动设置有滑轮(3.2),滑轮(3.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架(3.3),且支撑架(3.3)顶部的外壁上固定有减震弹簧(3.4),减震弹簧(3.4)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架(3.3)上,减震弹簧(3.4)的另一端固定于运动小车(4)上;位于主梁(1)两侧间隙内的运动小车(4)端面上固定安装有滚轮支架(9),滚轮支架(9)内部通过滚轮轴设置有滚轮(10),主梁(1)两侧内部与滚轮支架(9)相对面上开设有轨道槽(11),滚轮(10)滑动设置于轨道槽(11)上;/n所述电动葫芦(5)下方通过钢丝绳(6)连接有吊钩(7),吊钩(7)包括钩体(7.1)、电动推杆(7.2)、连接部(7.3),连接部(7.3)设于钩体(7.1)上方与钩体(7.1)连接,电动推杆(7.2)设于钩体(7.1)一侧,钩体(7.1)上方设有限位板(7.5),限位板(7.5)上方设有螺纹,连接部(7.3)上设有与限位板(7.5)相应的限位槽(7.6),连接部(7.3)上还开设有通孔(7.7),通孔(7.7)与限位槽(7.6)形状相同且与限位槽(7.6)垂直设置,限位板(7.5)通过与限位槽(7.6)嵌合与连接部(7.3)固定连接,钩体(7.1)上还设有与电动推杆(7.2)配合的槽口(7.9),钩体(7.1)内侧设有压力传感器(7.4),压力传感器(7.4)与电动推杆(7.2)电连接,钩体(7.1)的限位板(7.5)通过通孔(7.7)穿过连接部(7.3)后水平旋转90度,限位板(7.5)与限位槽(7.6)相配合,再通过螺母(7.8)紧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单梁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呈工字型的主梁(1)和横梁(2),所述横梁(2)的上部开设有凹槽(8),主梁(1)的两端架设于横梁(2)的凹槽(8)中;所述主梁(1)的下方滑动连接有运动小车(4),运动小车(4)底部固定安装有电动葫芦(5);所述主梁(1)两侧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减震机构(3),所述减震机构(3)上下对称设置于主梁(1)两侧的间隙内部,运动小车(4)的顶端位于上下减震机构(3)之间;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固定安装在主梁(1)两侧间隙内部的导轨(3.1),且导轨(3.1)上滑动设置有滑轮(3.2),滑轮(3.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支撑架(3.3),且支撑架(3.3)顶部的外壁上固定有减震弹簧(3.4),减震弹簧(3.4)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架(3.3)上,减震弹簧(3.4)的另一端固定于运动小车(4)上;位于主梁(1)两侧间隙内的运动小车(4)端面上固定安装有滚轮支架(9),滚轮支架(9)内部通过滚轮轴设置有滚轮(10),主梁(1)两侧内部与滚轮支架(9)相对面上开设有轨道槽(11),滚轮(10)滑动设置于轨道槽(11)上;
所述电动葫芦(5)下方通过钢丝绳(6)连接有吊钩(7),吊钩(7)包括钩体(7.1)、电动推杆(7.2)、连接部(7.3),连接部(7.3)设于钩体(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文孙建伟王丽周咏全马海娟李孙全钱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凯力起重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