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用压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42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缝纫机用压脚,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压组件和下压组件,上压组件与下压组件之间形成有缝纫空间,布料经过缝纫空间并通过缝纫机构进行缝纫,设置有凸起部,布料在经过缝纫机构缝纫完成后,通过移动机构朝向凸起部一侧移动,凸起部位于缝纫后的布料内,使得布料被凸起部顶起,从而使得布料鼓起,使得两条缝纫边从上下相对的位置关系变成平齐的位置关系,改变了缝纫边相对于缝纫前的位置角度,便于后续对缝纫边的压制加工,减少了其他设备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缝纫机用压脚
本专利技术涉及缝纫机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缝纫机用压脚。
技术介绍
布料包括两个缝纫边,缝纫机上设置有翻折机构,缝纫机构和移动机构,翻折机构对布料进行对折,使得两条缝纫边相对,然后通过缝纫机上的缝纫机构对布料进行缝纫,缝纫过程中,通过移动机构对布料进行输送;在缝纫布料的过程中,布料呈被压扁的状态,使得缝纫后的两条缝纫边朝向相对,使得两条缝纫边位于被压扁状态下的侧边,若需对缝纫边进行压制时,需要两个零部件同时对两个缝纫边进行压制,增加了设备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用压脚,用于改变缝纫边相对于缝纫时的位置角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缝纫机用压脚,包括上压组件和下压组件,所述上压组件与所述下压组件之间形成有缝纫空间,布料经过所述缝纫空间并通过缝纫机构进行缝纫,所述下压组件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缝纫后的布料内,以使布料内鼓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压组价包括上压板,所述上压板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以与缝纫机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压组件包括下压板,所述下压板与所述上压板固定连接,所述缝纫空间包括上移区和下移区,所述上移区形成于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下压板之间,所述下移区位于所述下压板下方,所述上压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下压板上开设有缝纫孔,所述缝纫孔连通所述上移区与所述下移区,所述通孔和所述缝纫孔以供缝纫机的缝纫针穿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部包括平板件,所述平板件上设置有上凸起和下凸起,所述上凸起与所述下凸起之间的连线与缝纫机的缝纫针平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板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下压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斜面和平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平面相对,并且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通孔同侧,所述第一斜面至所述平面的距离沿靠近所述下压板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缝纫孔朝向所述连接板一侧延伸并贯穿至所述第一斜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凸起与所述下凸起一体成型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并形成有相对的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连接,所述第三斜面与所述平面连接,所述第二斜面至所述第三斜面的距离沿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上凸起包括上斜面,所述下凸起包括下斜面,所述上斜面至所述下斜面的距离沿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加。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分离部,所述分离部用以分离缝纫后布料内的两个缝纫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离部包括第一固定条,所述第一固定条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斜面上,所述第二斜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条,所述第一固定条与所述第二固定条一体成型,并且所述第一固定条与所述第二固定条各个位置处的宽度一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固定条上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用以将缝纫后布料内的两个缝纫边导向所述第一固定条相对的两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设置有凸起部,布料在经过缝纫机构缝纫完成后,通过移动机构朝向凸起部一侧移动,凸起部位于缝纫后的布料内,使得布料被凸起部顶起,从而使得布料鼓起,使得两条缝纫边从上下相对的位置关系变成平齐的位置关系,改变了缝纫边相对于缝纫前的位置角度,便于后续对缝纫边的压制加工,减少了其他设备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附图标记:1、上压组件;11、上压板;111、通孔;12、固定部;2、下压组件;21、下压板;211、缝纫孔;3、缝纫空间;31、上移区;32、下移区;4、凸起部;41、上凸起;42、下凸起;43、连接板;44、第一斜面;45、平面;46、第二斜面;47、第三斜面;5、分离部;51、第一固定条;52、第二固定条;53、导向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缝纫机用压脚,包括上压组件1和下压组件2,上压组价包括上压板11,上压板11上设置有固定部12,固定部12用以与缝纫机固定连接,固定部12包括两块固定块,固定块上开设有固定孔,通过螺栓等标准件进行固定,上压组件1与下压组件2之间形成有缝纫空间3,布料经过缝纫空间3并通过缝纫机构进行缝纫,对一块布料进行缝纫,翻折机构将布料进行翻折,使得布料的两个缝纫边相对,并且使得两个缝纫边朝向布料内侧,通过缝纫机构对两个缝纫边进行缝纫,下压组件2包括凸起部4,凸起部4位于缝纫后的布料内,以使布料内鼓起,使得缝纫后的布料的形状被改变,使得原有的扁平状的缝纫后布料,其上的缝纫边所在的位置为扁平状的拐角边,在布料被鼓起后,缝纫边所在的位置改变成为位于布料的侧面,使得两个缝纫边从相对位置变为平齐,便于后续同时对缝纫边位置处的加工处理。凸起部4包括平板件,平板件上设置有上凸起41和下凸起42,上凸起41与下凸起42之间的连线与缝纫机的缝纫针平行,使得缝纫后布料内朝向上和下均凸起,确保缝纫边位于鼓起后的布料的侧面。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下压组件2包括下压板21,下压板21与上压板11固定连接,缝纫空间3包括上移区31和下移区32,翻折后的布料的其中一条缝纫边经过上移区31,另一条缝纫边经过下移区32,缝纫后,两条缝纫边通过通孔111移出,通过移动机构带动布料进行移动,并使得缝纫后的布料包裹住了凸起部4,便于凸起部4使得布料鼓起,上移区31形成于上压板11与下压板21之间,下移区32位于下压板21下方,上压板11上开设有通孔111,下压板21上开设有缝纫孔211,缝纫孔211连通上移区31与下移区32,通孔111和缝纫孔211以供缝纫机的缝纫针穿过。参照图1、图2所示,平板件包括连接板43,连接板43与下压板21固定连接,连接板43包括第一斜面44和平面45,第一斜面44与平面45相对,并且第一斜面44与通孔111同侧,第一斜面44至平面45的距离沿靠近下压板21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使得缝纫后的布料在移动机构的带动下,被连接板43横向撑开,使得布料在被鼓起的过程中,布料的各个位置处不会发生角度的变化。缝纫孔211朝向连接板43一侧延伸并贯穿至第一斜面44,使得缝纫后布料的缝纫边能够沿着缝纫孔211的长度方向移动,确保缝纫边的移动方向。参照图1、图2所示,上凸起41与下凸起42一体成型与连接板43固定连接,并形成有相对的第二斜面46和第三斜面47,第二斜面46与第一斜面44连接,第三斜面47与平面45连接,第二斜面46至第三斜面47的距离沿靠近连接板43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小,上凸起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缝纫机用压脚,包括上压组件(1)和下压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组件(1)与所述下压组件(2)之间形成有缝纫空间(3),布料经过所述缝纫空间(3)并通过缝纫机构进行缝纫,所述下压组件(2)包括凸起部(4),所述凸起部(4)位于缝纫后的布料内,以使布料内鼓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纫机用压脚,包括上压组件(1)和下压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组件(1)与所述下压组件(2)之间形成有缝纫空间(3),布料经过所述缝纫空间(3)并通过缝纫机构进行缝纫,所述下压组件(2)包括凸起部(4),所述凸起部(4)位于缝纫后的布料内,以使布料内鼓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用压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组价包括上压板(11),所述上压板(11)上设置有固定部(12),所述固定部(12)用以与缝纫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用压脚,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2)包括下压板(21),所述下压板(21)与所述上压板(11)固定连接,所述缝纫空间(3)包括上移区(31)和下移区(32),所述上移区(31)形成于所述上压板(11)与所述下压板(21)之间,所述下移区(32)位于所述下压板(21)下方,所述上压板(11)上开设有通孔(111),所述下压板(21)上开设有缝纫孔(211),所述缝纫孔(211)连通所述上移区(31)与所述下移区(32),所述通孔(111)和所述缝纫孔(211)以供缝纫机的缝纫针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用压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4)包括平板件,所述平板件上设置有上凸起(41)和下凸起(42),所述上凸起(41)与所述下凸起(42)之间的连线与缝纫机的缝纫针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缝纫机用压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件包括连接板(43),所述连接板(43)与所述下压板(2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43)包括第一斜面(44)和平面(45),所述第一斜面(44)与所述平面(45)相对,并且所述第一斜面(44)与所述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琼派瑞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