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色彩双层面料的制造方法和面料技术

技术编号:2882413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色彩双层面料的制造方法和面料。主要包括:用巴马格假捻机对150D/96F涤纶DTY以及150D/96F阳离子DTY进行加工,完成丝线的超喂起绒及并网工作,获得第一类纱线,所述第一类纱线作为经纱,用弱捻捆缚式包纱加捻设备对60g/M的涤纶短纤维、300D/96F阳离子DTY以及150D/48F涤纶DTY进行加工,获得第二类纱线,所述第二类纱线作为纬纱,使用75D/72F涤纶长丝作为第三类纱线,第三类纱线作为经纱,使用200D/288F涤纶长丝作为第四类纱线,第四类纱线作为纬纱。采用上述纱线和多臂开口纺织机加工双层面料。加工出的双层面料进行染色、定型等处理。最终可制得正面具有多色彩效果,反面具有遮光效果的双层遮光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色彩双层面料的制造方法和面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层面料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多色彩双层面料的制造方法和面料。
技术介绍
传统的技术中,双层面料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对应的经纱和纬纱放置在喷气式纺织机上进行纺织,以得到双层面料。上述这种传统的技术存在以下不足:整个双层面料的制作工艺不够合理,无法制作一面具有较好的多色彩效果,另一面具有较好遮光效果的双层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提供一种多色彩双层面料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有利于制作出一面具有较好的多色彩效果,另一面具有较好遮光效果的双层面料。一种多色彩双层面料的制造方法,包括:S100、用巴马格假捻机对150D/96F涤纶DTY以及150D/96F阳离子DTY进行加工,完成丝线的超喂起绒及并网工作,获得第一类纱线,所述第一类纱线作为经纱,用弱捻捆缚式包纱加捻设备对60g/M的涤纶短纤维、300D/96F阳离子DTY以及150D/48F涤纶DTY进行加工,获得第二类纱线,所述第二类纱线作为纬纱,使用75D/72F涤纶长丝作为第三类纱线,第三类纱线作为经纱,使用200D/288F涤纶长丝作为第四类纱线,第四类纱线作为纬纱;S200、对第一类纱线和第三类纱线进行上浆处理;S300、将第一类纱线、第二类纱线、第三类纱线和第四类纱线分别放置在多臂开口纺织机上,通过多臂开口纺织机制备双层面料,其中,所述双层面料的上层面料由第一类纱线和第二类纱线组成,所述双层面料的下层面料由第三类纱线和第四类纱线组成;<br>S400、将双层面料使用分散染料与阳离子染料同浴染色,染色温度为125℃,保温时间为40分钟,升温速率为:2.5℃/min,降温速率为:2℃/min。本申请的上述方法在步骤S100中对原材料进行优化选择,同时整体采用较为合理的处理工艺,使得最终形成的双层面料一面具有较好的多色彩效果,另一面具有较好遮光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层面料的上层面料包括乱纹组织,所述双层面料由经向接结组织实现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的结合,所述接结组织为破斜纹组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00中,所述第一类纱线的加工过程中,通过喂入罗拉组件将150D/96F涤纶DTY以及150D/96F阳离子DTY分开独立控制,150D/96F涤纶DTY与150D/96F阳离子DTY的喂丝速度比为1:1.0108,所述巴马格假捻机在使用时,采用步进0.12ms的独立气压收放,气压值为0.33MPa,循环周期为6S,最终制备获得规格为CDP-300D/192F-BS-DTY-SIS的纺织用的第一类纱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00中,在第二类纱线制作过程中,所述弱捻捆缚式包纱加捻设备包括加捻器,所述加捻器包括纱线导丝槽,由弱捻捆缚式包纱加捻设备的1号送料罗拉将60g/M的涤纶短纤维的投喂到加捻器的纱线导丝槽内,由弱捻捆缚式包纱加捻设备的2号送料罗拉将300D/96F阳离子DTY,以3%的超喂比率送入加捻器的纱线导丝槽内,弱捻捆缚式包纱加捻设备的高速加捻转子控制150D/48F涤纶DTY,围绕60g/M的涤纶短纤维及300D/96F阳离子DTY外侧进行高速的捆缚动作,转子转速为4300RPM±200RPM,在高速加捻转子的高速旋转过程中,1号送料罗拉完成不同步的超喂动作,超喂比率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步骤S400获得的多色彩双层面料通过定型机定型,定型温度175℃以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0中,浆料浓度为120mg/L,烘干温度为116℃±3℃,运转车速为30m/min。一种多色彩双层面料,所述多色彩双层面料通过上述方法制成。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色彩双层面料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S100、用巴马格假捻机对150D/96F涤纶DTY以及150D/96F阳离子DTY进行加工,完成丝线的超喂起绒及并网工作,获得第一类纱线。所述第一类纱线作为经纱。用弱捻捆缚式包纱加捻设备对60g/M的涤纶短纤维、300D/96F阳离子DTY以及150D/48F涤纶DTY进行加工,获得第二类纱线,所述第二类纱线作为纬纱。上述弱捻捆缚式包纱加捻设备是一种花捻机。使用75D/72F涤纶长丝作为第三类纱线。第三类纱线作为经纱。使用200D/288F涤纶长丝作为第四类纱线。第四类纱线作为纬纱。S110、通过整经机对步骤S100中的各个经纱进行整经处理,整经过程最高车速为400m/min。S200、对第一类纱线和第三类纱线进行上浆处理。S300、将第一类纱线、第二类纱线、第三类纱线和第四类纱线分别放置在多臂开口纺织机上,通过多臂开口纺织机制备双层面料,其中,所述双层面料的上层面料由第一类纱线和第二类纱线组成,所述双层面料的下层面料由第三类纱线和第四类纱线组成。S400、将双层面料使用分散染料与阳离子染料同浴染色,染色温度为125℃,保温时间为40分钟,升温速率为:2.5℃/min,降温速率为:2℃/min。上述染色工艺时专为本申请的双层面料设计,也就是专为使用上述第一类纱线、第二类纱线、第三类纱线和第四类纱线制作成的双层面料设计。这样的工艺有利于形成色彩丰富的美观的双层面料。进一步的是,染色工作开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面料外观检验,需保证面料外观纹理清晰。开始染色前,退炼温度约为90℃,这样可使面料纤维充分松弛,有利于后续染色工序。完成以上工作,投坯进缸染色。本申请的上述方法在步骤S100中对原材料进行优化选择,也就是对第一类纱线、第二类纱线、第三类纱线和第四类纱线分别进行优化选择。同时整体采用较为合理的处理工艺,使得最终形成的双层面料一面具有较好的多色彩效果,另一面具有较好遮光效果。本实施例中,步骤S100中,所述第一类纱线的加工过程中,通过喂入罗拉组件将150D/96F涤纶DTY以及150D/96F阳离子DTY分开独立控制,150D/96F涤纶DTY与150D/96F阳离子DTY的喂丝速度比为1:1.0108,所述巴马格假捻机在使用时,采用电磁阀控制气压,气压值为0.33MPa,循环周期为6S,最终制备获得规格为CDP-300D/192F-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色彩双层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S100、用巴马格假捻机对150D/96F涤纶DTY以及150D/96F阳离子DTY进行加工,完成丝线的超喂起绒及并网工作,获得第一类纱线,所述第一类纱线作为经纱,/n用弱捻捆缚式包纱加捻设备对60g/M的涤纶短纤维、300D/96F阳离子DTY以及150D/48F涤纶DTY进行加工,获得第二类纱线,所述第二类纱线作为纬纱,/n使用75D/72F涤纶长丝作为第三类纱线,第三类纱线作为经纱,/n使用200D/288F涤纶长丝作为第四类纱线,第四类纱线作为纬纱;/nS200、对第一类纱线和第三类纱线进行上浆处理;/nS300、将第一类纱线、第二类纱线、第三类纱线和第四类纱线分别放置在多臂开口纺织机上,通过多臂开口纺织机制备双层面料,其中,所述双层面料的上层面料由第一类纱线和第二类纱线组成,所述双层面料的下层面料由第三类纱线和第四类纱线组成;/nS400、将双层面料使用分散染料与阳离子染料同浴染色,染色温度为125℃,保温时间为40分钟,升温速率为:2.5℃/min,降温速率为:2℃/min。/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色彩双层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0、用巴马格假捻机对150D/96F涤纶DTY以及150D/96F阳离子DTY进行加工,完成丝线的超喂起绒及并网工作,获得第一类纱线,所述第一类纱线作为经纱,
用弱捻捆缚式包纱加捻设备对60g/M的涤纶短纤维、300D/96F阳离子DTY以及150D/48F涤纶DTY进行加工,获得第二类纱线,所述第二类纱线作为纬纱,
使用75D/72F涤纶长丝作为第三类纱线,第三类纱线作为经纱,
使用200D/288F涤纶长丝作为第四类纱线,第四类纱线作为纬纱;
S200、对第一类纱线和第三类纱线进行上浆处理;
S300、将第一类纱线、第二类纱线、第三类纱线和第四类纱线分别放置在多臂开口纺织机上,通过多臂开口纺织机制备双层面料,其中,所述双层面料的上层面料由第一类纱线和第二类纱线组成,所述双层面料的下层面料由第三类纱线和第四类纱线组成;
S400、将双层面料使用分散染料与阳离子染料同浴染色,染色温度为125℃,保温时间为40分钟,升温速率为:2.5℃/min,降温速率为:2℃/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彩双层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面料的上层面料包括乱纹组织,所述双层面料由经向接结组织实现上层面料和下层面料的结合,所述接结组织为破斜纹组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彩双层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中,所述第一类纱线的加工过程中,通过喂入罗拉组件将150D/96F涤纶DTY以及150D/96F阳离子DTY分开独立控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添林蔡建嵩陈子清
申请(专利权)人:纤丝舫苏州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