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坚固结构的指标装置,设于一电路板上,其包括一固定于该电路板上的绝缘基座,用来增强该指标装置的结构,一杆体设于该基座上,一传感板夹钳于该基座及该杆体之间,以及多个传感器设于该传感板的下侧,用来将该杆体的受力转换为相对应的感应信号,该结构坚固耐用,并增加灵敏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脑系统的指标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坚固结构的指标装置。在电脑系统大量使用图形介面的发展趋势下,能将使用者的动作转换为感应信号以控制电脑游标移动的指标装置,已成为电脑系统的标准配备。电脑系统的指标装置不仅要有良好的灵敏度,能确实地感应使用者的动作,而且还要有坚固可靠的结构,经得起使用者经常反覆的施力。因此,改进指标装置构造以增加指标装置的灵敏度、加强指标装置的结构与耐用性,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研究开发的重点。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及图2。图1为美国专利第5,835,977号揭示的现有指标装置10的示意图,图2为指标装置10的侧视图。指标装置10包括一传感板(sensor plate)14,其以焊接的方式固定于一电路板(PCB)18上,如标号16所示即为焊接所形成的焊点16。指标装置10另包括一杆体12,设于传感板14上用来接收使用者的施力,以及多个传感器22设于传感板14的下侧,其通常为应变仪(strain gauge),用来将杆体12接收的施力转换为相对应的感应信号。由于传感板14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电路板18上,指标装置10的结构十分脆弱,倘若使用者在垂直方向使出太大的力道来推动或拉动杆体12,焊点16有时会因无法承受这样的力道而断裂,造成指标装置10的损坏。为了避免使用者在垂直方向施力,指标装置10仅会在接收到水平方向的施力才会产生感应信号,然而即使让杆体12单单接收水平方向的施力,焊点16仍可能因水平方向的受力过大而断裂。除此之外,应变仅22仅仅附着于传感板14的下侧,因此传感器22仅能依据传感板14的张力来产生相对应的感应信号,也就是说,传感板14必须产生显著的形变才得以让应变仅22产生感应信号,对使用者来说,指标装置10的灵敏度不符需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标装置,其具有坚实的结构以及优良的灵敏度,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指标装置,其包括一基板;一支撑座(base),设于该基板上,用来增强该指标装置的结构;一传感板,设于该支撑座上;一杆体(post),设于该传感板上,用来接收使用者的施力;以及至少一传感器,设于该传感板的表面;其中当施力于该杆体时,该传感板受该施力作用产生形变,该传感器随着该传感板的形变产生相对应的感应信号。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优点在于,其设有一固定于电路板上的绝缘基座,以增强指标装置的结构,该结构坚固耐用,并增加灵敏度。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为现有指标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指标装置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指标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图3指标装置的底视图;图5为图3指标装置沿切线5-5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指标装置的顶视图;图7为图6指标装置沿切线7-7的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三种指标装置的底视图;图9为图8指标装置沿切线9-9的剖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四种指标装置的底视图;图11为图10指标装置沿切线11-11的剖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五种指标装置的底视图;图13为图10指标装置沿切线13-13的剖视图。请参考图3至图5。图3为本专利技术指标装置30的示意图,图4为指标装置30的底视图(为清楚表现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所有的底视图均未将电路板38绘出),图5为图3指标装置30沿切线5-5的剖视图。指标装置30设于一基板38上,用来依据使用者的施力产生相对应的感应信号。指标装置30包括一基板38,此处该基板以一电路板为例;一个以绝缘体构成的支撑座(base)36,设于电路板38上,用来增强指标装置30的结构;一绝缘的绕性传感板(sensor plate)34,设于支撑座36上;一杆体(post)32设于传感板34上,用来接收使用者的施力;以及多个传感器40,设于传感板34的下侧用来将杆体32接收的施力转换为相对应的感应信号。传感器40为应变仅(straingauge),通常是由特殊材料的电阻构成,其电阻值会随传感器40受力产生的形变而改变。传感器40的电阻值改变会传至电极42,电极42以焊接或其他的方式电连接于外界的信号处理器,产生传感信号。当使用者施力于杆体32时,会连带地使传感板34发生形变,带动传感器40由电极42发出感应信号,将使用者的动作转换为电信号,达到本专利技术指标装置的目的。与现有指标装置不同的是,本专利技术指标装置以一支撑座36支持杆体32与传感板34。支撑座36的大面积可分散并降低使用者施于杆体32的压力,增加了本专利技术指标装置30的强度,使其经得起使用者经常性的反覆施力。请参考图6与图7。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指标装置45的顶视图。图7为指标装置45沿7-7的剖视图。指标装置45与图5中的指标装置30类似,只是指标装置45的传感器40附着于传感板34的上端,并有一部分夹钳于方形杆体32与传感板34之间。当使用者施力于杆体32时,传感器40不仅可传感到传感板34本身的形变,其夹钳于杆体32与传感板34间的部分更能感受两者受力挤压的形变,增加指标装置45传感的灵敏度,使其更能传感到使用者细微的动作变化。而支撑座36同样地能提供坚固的支持,增加指标装置45的强度与耐用性。请参考图8与图9。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指标装置50的底视图,图9为指标装置沿9-9的剖视图。如图8及图9所示,支撑座36是一中空的正方柱体,传感器40有一部分突出于中空柱体36的内缘,一部分夹钳于支撑座36及传感板34之间。当使用者施力于杆体32时,杆体32下方的传感板34会受力偏斜下压使传感器40随之产生形变,同时夹钳于支撑座36与传感板34之间的传感器40也会感受到因支撑座36与传感板34之间的挤压所产生的作用力,来增进指标装置30的灵敏度,因此传感器40不仅本身会因传感板34受力而产生形变,也会感受到传感板34及基座36因挤压所造成的作用力,故使用者只要稍微施力于杆体32,应变仪40便可产生相对应的感应信号,提高本专利技术指标装置传感动作的灵敏度。除此之外,由于指标装置50使用中空柱体形的支撑座36以块状的大面积向上支撑传感板34,使指标装置30的结构非常坚固,不会因使用者施力过大而造成指标装置30的损坏。前述的现有技术仅以点状的焊点固定指标装置,使现有技术指标装置的结构相当脆弱。相比之下,本专利技术指标装置的结构因设置了支撑座36分散压力而坚固许多,更能承受使用者频繁地使用。请参阅图10及图11,图10为本专利技术另一指标装置60的底视图,图11为图10指标装置60沿切线11-11的剖视图。指标装置60的电极42延伸至支撑座36的内缘,并以焊点54电连接于电路板38。支撑座36另以焊点52固定于电路板38。指标装置60与50的不同处在于指标装置60的传感器40有一部分突出于中空柱体形的支撑座36的外缘,而非内缘。然而指标装置60与50的传感器40均有一部分夹钳于支撑座36及传感板34之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使用者施力于杆体32时,应变仅40会同时接收到传感板34传来的张力及基座36与传感板34之间挤压所造成的压力,因此指标装置60的传感器40会很敏锐。同样地,指标装置60因设置了中空柱体36而有坚固的结构。另外,支撑座36外缘的焊点52进一步加固了本专利技术指标装置60,以保护设于支撑座36内缘、用于传递感应信号的焊点54,防止焊点54因经常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指标装置,其包括:一基板;一支撑座(base),设于该基板上,用来增强该指标装置的结构;一传感板,设于该支撑座上;一杆体(post),设于该传感板上,用来接收使用者的施力;以及至少一传感器,设于该传感板的表面;其中当施力于该杆体时,该传感板受该施力作用产生形变,该传感器随着该传感板的形变产生相对应的感应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信勇,刘家宏,陈威廷,周祥志,
申请(专利权)人: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