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固型重力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4520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3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坚固型重力坝结构,包括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重力坝外侧安装有护板,混凝土重力坝通过一锚筋固定在地面上,护板与地面之间连接有防渗帷幕,防渗帷幕设置在锚筋外侧,混凝土重力坝一侧面上设有护坡,护坡与混凝土重力坝之间通过水泥砂浆层连接,护坡内开有横缝,横缝不止一个,且横向呈上下结构排列设置在护坡内,横缝高度在五至十毫米之间,护坡与地面之间的倾斜角度在三十度至四十五度之间,护坡与地面之间的倾斜处设有坝址,坝址平行设置在地面上。本坚固型重力坝结构在水压作用下,坝址承受很小的弯矩,与坝体自重荷载叠加后,坝址处于受压状态,消除了被拉开的潜在危险,同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止水效果明显。(*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利设施,特别涉及一种坚固型重力坝结构
技术介绍
开发水能资源是当前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发展方针,水电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在国民经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混凝土重力坝作为一种常见的大坝结构形式被广泛应用在水电工程建设中。其中坝体防渗除依靠混凝土自身防渗性能外,还包括坝段间横缝防渗,基础防渗通常在坝体建基面以下设防渗帷幕,因此结构受力特点为:在水压力及自重等荷载综合作用下,坝址区域为低压甚至局部为拉应力区,坝址区域承受较大的压力,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坝址区域应力范围会逐渐扩大。但一般的坚固型重力坝结构承载能力有限,不能达到理想的承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水压作用下,坝址承受很小的弯矩,与坝体自重荷载叠加后,坝址处于受压状态,消除了被拉开的潜在危险的坚固型重力坝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技术的坚固型重力坝结构,包括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重力坝外侧安装有护板,混凝土重力坝通过一锚筋固定在地面上,护板与地面之间连接有防渗帷幕,防渗帷幕设置在锚筋外侧,混凝土重力坝一侧面上设有护坡,护坡与混凝土重力坝之间通过水泥砂浆层连接,护坡内开有横缝,横缝不止一个,且横向呈上下结构排列设置在护坡内,横缝高度在五至十毫米之间,护坡与地面之间的倾斜角度在三十度至四十五度之间,护坡与地面之间的倾斜处设有坝址,坝址平行设置在地面上。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技术所述横缝与垂直面的夹角在四十五度至九十度之间。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技术所述横缝内安装有结构钢筋,结构钢筋两端固定在护坡上。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技术所述护板高度小于混凝土重力坝高度。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技术所述锚筋宽度在一至两厘米之间。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技术所述坝址高度在零点五至一厘米之间。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技术所述护板采用钢材料制成。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技术所述护板上开有与混凝土重力坝匹配的通槽。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技术所述防渗帷幕为两个,且防渗帷幕与护板连接处安装有止水片。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技术所述防渗帷幕高度在一至两厘米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坚固型重力坝结构在水压作用下,坝址承受很小的弯矩,与坝体自重荷载叠加后,坝址处于受压状态,消除了被拉开的潜在危险,同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止水效果明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凝土重力坝;2.护板;3.护坡;4.横缝;5.防渗帷幕;6.锚筋;7.地面;8.坝址。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坚固型重力坝结构的优选实施例,包括混凝土重力坝1,混凝土重力坝1外侧安装有护板2,混凝土重力坝1通过一锚筋6固定在地面7上,护板2与地面7之间连接有防渗帷幕5,防渗帷幕5设置在锚筋6外侧,混凝土重力坝1一侧面上设有护坡3,护坡3与混凝土重力坝1之间通过水泥砂浆层连接,护坡3内开有横缝4,横缝4不止一个,且横向呈上下结构排列设置在护坡3内,横缝4高度在五至十毫米之间,护坡3与地面7之间的倾斜角度在三十度至四十五度之间,护坡3与地面7之间的倾斜处设有坝址8,坝址8平行设置在地面7上,所述横缝4与垂直面的夹角在四十五度至九十度之间,所述横缝4内安装有结构钢筋,结构钢筋两端固定在护坡3上,所述护板2高度小于混凝土重力坝1高度,所述锚筋6宽度在一至两厘米之间,所述坝址8高度在零点五至一厘米之间,所述护板2采用钢材料制成,所述护板2上开有与混凝土重力坝1匹配的通槽,所述防渗帷幕5为两个,且防渗帷幕5与护板2连接处安装有止水片,所述防渗帷幕5高度在一至两厘米之间。本技术的坚固型重力坝结构在水压作用下,坝址承受很小的弯矩,与坝体自重荷载叠加后,坝址处于受压状态,消除了被拉开的潜在危险,同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止水效果明显。所述横缝4与垂直面的夹角在四十五度至九十度之间,符合设计理念;所述横缝4内安装有结构钢筋,结构钢筋两端固定在护坡3上,增强了护坡3的结构牢固性;所述护板2高度小于混凝土重力坝1高度,使其不影响混凝土重力坝1的使用性;所述锚筋6宽度在一至两厘米之间,所述坝址8高度在零点五至一厘米之间,使用效果非常良好;所述护板2采用钢材料制成,护板2的钢结构性强;所述护板2上开有与混凝土重力坝1匹配的通槽,便于护板2与混凝土重力坝1之间的连接;所述防渗帷幕5为两个,且防渗帷幕5与护板2连接处安装有止水片,能起到止水作用;所述防渗帷幕5高度在一至两厘米之间,进一步提高了止水性能。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坚固型重力坝结构,包括混凝土重力坝,其特征在于:混凝土重力坝外侧安装有护板,混凝土重力坝通过一锚筋固定在地面上,护板与地面之间连接有防渗帷幕,防渗帷幕设置在锚筋外侧,混凝土重力坝一侧面上设有护坡,护坡与混凝土重力坝之间通过水泥砂浆层连接,护坡内开有横缝,横缝不止一个,且横向呈上下结构排列设置在护坡内,横缝高度在五至十毫米之间,护坡与地面之间的倾斜角度在三十度至四十五度之间,护坡与地面之间的倾斜处设有坝址,坝址平行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护板上开有与混凝土重力坝匹配的通槽;所述防渗帷幕为两个,且防渗帷幕与护板连接处安装有止水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坚固型重力坝结构,包括混凝土重力坝,其特征在于:混凝土重力坝外侧安装有护板,混凝土重力坝通过一锚筋固定在地面上,护板与地面之间连接有防渗帷幕,防渗帷幕设置在锚筋外侧,混凝土重力坝一侧面上设有护坡,护坡与混凝土重力坝之间通过水泥砂浆层连接,护坡内开有横缝,横缝不止一个,且横向呈上下结构排列设置在护坡内,横缝高度在五至十毫米之间,护坡与地面之间的倾斜角度在三十度至四十五度之间,护坡与地面之间的倾斜处设有坝址,坝址平行设置在地面上;
所述护板上开有与混凝土重力坝匹配的通槽;所述防渗帷幕为两个,且防渗帷幕与护板连接处安装有止水片。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国东王和顺朱自光张宏卿张修远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水利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