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镜位置的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1554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视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视镜位置的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上视镜镜面的位置信息和视镜镜面的参数信息;根据视镜镜面的参数信息,确定待调节视镜位置的目标坐标系;基于预设移动指令和目标坐标系对视镜镜面的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进行移动,得到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基于预设转动指令和目标坐标系对第一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进行转动,得到第二位置信息,通过目标车辆的位置信息和视镜镜面的参数信息,得到对应的目标坐标系,基于目标坐标系、预设移动指令以及预设转动指令对视镜位置进行调节,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人工对视镜镜面的调节,能够有效提高视镜镜面调节效率和准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视镜位置的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视镜
,尤其涉及视镜位置的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车辆工业的不断发展,驾驶员和生产厂家对车辆的安全行驶越来越重视,而车辆的安全行驶与驾驶员获得信息的准确性、获取信息的装置及快慢紧密相关,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驾驶员对行驶相关信息的获取主要是依靠视觉,具体为:视觉通过后视镜的视野实现对行驶相关信息的观察,而后视镜的视野是随着视镜镜面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由于驾驶员的身高等信息的不同,需要对后视镜进行调节,而目前常用的调节方案是通过驾驶员根据自己的身高等信息进行反复调整,直至驾驶员能够得到最佳视野,但是该调节方案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且调节后的视镜镜面并不满足驾驶员的需求,使得调节的准确率较低。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镜位置的调节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有效提高视镜镜面调节效率和准确率的技术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镜位置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镜位置的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获取目标车辆上视镜镜面的位置信息和视镜镜面的参数信息;/n根据所述视镜镜面的参数信息,确定待调节视镜位置的目标坐标系;/n获取预设移动指令,基于所述预设移动指令和所述目标坐标系对所述视镜镜面的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进行移动,得到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n获取预设转动指令,基于所述预设转动指令和所述目标坐标系对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进行转动,得到第二位置信息,以实现对视镜位置的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镜位置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镜位置的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车辆上视镜镜面的位置信息和视镜镜面的参数信息;
根据所述视镜镜面的参数信息,确定待调节视镜位置的目标坐标系;
获取预设移动指令,基于所述预设移动指令和所述目标坐标系对所述视镜镜面的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进行移动,得到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
获取预设转动指令,基于所述预设转动指令和所述目标坐标系对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进行转动,得到第二位置信息,以实现对视镜位置的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镜位置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视镜镜面的参数信息,确定待调节视镜位置的目标坐标系,包括:
根据所述视镜镜面的参数信息,判断所述视镜中是否存在驱动装置;
若所述视镜中不存在驱动装置,则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位置信息确定待调节视镜位置的目标坐标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镜位置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视镜镜面的参数信息,判断所述视镜中是否存在驱动装置,包括:
根据所述视镜镜面的参数信息,得到对应的驱动装置检验指令;
获取驱动装置的特征信息,基于所述驱动装置检验指令对所述特征信息进行检验,获得检验结果;
基于所述检验结果判断所述视镜中是否存在驱动装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视镜位置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视镜镜面的参数信息,判断所述视镜镜面中是否存在驱动装置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视镜镜面中存在驱动装置,则获取所述驱动装置的参数信息;
提取所述驱动装置的参数信息中的轴线信息;
根据所述轴线信息,确定待调节视镜位置的目标坐标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镜位置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设移动指令,基于所述预设移动指令和所述目标坐标系对所述视镜镜面的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进行移动,得到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坐标系,获得预设第一轴的坐标方向、预设第二轴的坐标方向以及预设第三轴的坐标方向;
获取预设移动指令,基于所述预设第一轴的坐标方向、所述预设第二轴的坐标方向以及所述预设第三轴的坐标方向的移动顺序和所述移动指令对所述视镜镜面的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进行移动,得到对应的第一位置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燕胡景春吴立慧付良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