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料导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1439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轧机导向领域的一种进料导向装置,包括纵向布置的U型支架,U型支架的横向两侧内壁之间沿纵向设有至少两组承托组件;承托组件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托辊与第二托辊,第一托辊上下调节式转动固定在U型支架的横向两侧壁之间;U型支架内还设有横向分布的两组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纵向布置的导板以及转动固定在导板上表面两端的导向轮,导板横向调节式滑动连接在U型支架内底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带材的厚度、宽度调节承托组件与导向组件的导向间距,还可以利用抛光组件对带材表面抛光处理,再通过清扫组件清扫,从而去除带材表面的凸点杂质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保证轧机的轧制精度和轧辊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料导向装置
本技术涉及轧机导向领域,具体是一种进料导向装置。
技术介绍
轧机是实现金属轧制过程的设备,传统的轧制中,将纵剪、酸洗的热轧钢卷开卷后,再经校平、清涮表面后直接进入轧机入口辊缝,在其使用过程中,如果带材与轧辊轴线不垂直会产生较大轴向力,影响轧机使用寿命及轧制精度,因此需要导向装置辅助进料。但是针对不同厚度、宽度的带材,导向装置的导向间距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且如果带材表面存在杂质会影响轧制精度及轧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料导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进料导向装置,包括纵向布置的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的横向两侧内壁之间沿纵向设有至少两组承托组件;所述承托组件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托辊与第二托辊,所述第一托辊上下调节式转动固定在U型支架的横向两侧壁之间;所述U型支架内还设有横向分布的两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纵向布置的导板以及转动固定在导板上表面两端的导向轮,所述导板横向调节式滑动连接在U型支架内底面上。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方案,还包括抛光组件,所述抛光组件包括上下活动式连接在U型支架的横向内侧壁之间的抛光辊以及驱动抛光辊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下活动式固定在U型支架的横向外侧壁上。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方案,还包括至少一组清扫组件,一组清扫组件包括连接在U型支架的横向内侧壁之间的第一毛刷辊与第二毛刷辊,以及驱动第一毛刷辊转动的第二电机与驱动第二毛刷辊转动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一毛刷辊、第二毛刷辊、第二电机与第三电机均上下活动式与U型支架连接。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方案,所述U型支架的横向两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组第一槽口,每组所述第一槽口内均活动连接有压盖,所述压盖底部与第一槽口底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部件,每组的其中一个压盖的横向外侧面固定有过渡板;所述抛光辊或第一毛刷辊或第二毛刷辊的一轴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压盖上,另一轴端通过连接套分别与固定在该组的过渡板上的第一电机或第二电机或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槽口的端部设有第一丝杆压板以及贯穿第一丝杆压板的第一压下丝杆,所述第一压下丝杆与丝杆压板螺纹连接,其底端与压盖抵接,且其上端部固定有第一调隙手轮。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方案,所述U型支架的横向外侧壁上开设有燕尾槽,过渡板与所述燕尾槽配合连接。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方案,所述U型支架的横向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槽口且第二槽口中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底部与第二槽口内底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一托辊通过轴承固定在滑块上;第二槽口端部设有固定在U型支架的第二丝杆压板以及贯穿第二丝杆压板的第二压下丝杆;第二压下丝杆与第二丝杆压板螺纹连接,其底端与滑块抵接,且其上端部固定有第二调隙手轮。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方案,所述导板下方设有横向布置且纵向平行分布的两条固定在U型架内底面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滑台,所述导板固定在滑台上;两个导板上共同贯穿连接有导向丝杆,所述导向丝杆的一端活动固定在U型支架内侧壁上,另一端贯穿U型支架侧壁伸至外侧;所述导向丝杆包括内外套接的内丝杆及外丝杆,所述外丝杆与其中一个导板螺纹连接,且外丝杆的外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手轮;内丝杆与另一个导板螺纹连接,且内丝杆的外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手轮。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利用承托组件对带材的上下表面定位,并对带材进行纵向导向,导向组件用于对带材的横向两侧进行导向定位,承托组件与导向组件的导向间距均可以调节,还可以利用抛光组件对带材表面抛光处理,再通过清扫组件清扫,从而去除带材表面的凸点杂质等,本技术可以保证轧机的轧制精度和轧辊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纵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俯视剖视图。图中:1-U型支架;2-第一托辊;3-第二托辊;4-导向轮;5-导板;6-导轨;7-滑台;8-第一导向手轮;9-第二导向手轮;101-内丝杆;102-外丝杆;11-抛光辊;12-第一电机;13-第一毛刷辊;14-第二毛刷辊;15-第二电机;16-第三电机;17-第一弹性部件;18-压盖;19-第一压下丝杆;20-第一丝杆压板;21-第一调隙手轮;22-第二丝杆压板;23-过渡板;24-滑块;25-第二压下丝杆;26-第二调隙手轮;27-燕尾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见图1-5,一种进料导向装置,包括纵向布置的U型支架1,U型支架1的横向两侧内壁之间沿纵向设有至少两组承托组件;承托组件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托辊2与第二托辊3,第一托辊2上下调节式转动固定在U型支架1的横向两侧壁之间;U型支架1内还设有横向分布的两组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纵向布置的导板5以及转动固定在导板5上表面两端的导向轮4,导板5横向调节式滑动连接在U型支架1内底面上。本实施例中的进料导向装置设置在轧机进料口前,带材从第一托辊2与第二托辊3之间穿过,承托组件用于对带材纵向导向,防止带材弯曲,使带材顺利前进。并且,第一托辊2上下调节式固定在U型支架1上,因此可以对第一托辊2与第二托辊3之间的中心间距进行调节,适应不同厚度的带材。导向轮4用于对带材的横向侧部进行导向,由于导向组件设有两组,因此可以对带材的两侧均进行导向。导向轮4固定在导板5上,导板5可以相对U型支架1横向滑动,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导板5的横向距离,改变导向轮4的导向宽度,以适应带材的宽度。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抛光组件,抛光组件包括上下活动式连接在U型支架1的横向内侧壁之间的抛光辊11以及驱动抛光辊11转动的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上下活动式固定在U型支架1的横向外侧壁上。承托组件设有至少两组,抛光组件设置在两组承托组件之间,带材通过承托组件和导向组件导向之后,经过抛光组件,带材表面与抛光辊11相接触。第一电机12为永磁同步电机,驱使抛光辊11运转,从而对带材表面进行抛光,去除带材表面的凸点。由于抛光辊11与第一电机12可以上下活动调节,因此可以根据带材的厚度适当调整抛光辊11、第一电机12与带材的相对距离,使抛光辊11能够接触到带材表面。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还包括至少一组清扫组件,一组清扫组件包括连接在U型支架1的横向内侧壁之间的第一毛刷辊13与第二毛刷辊14,以及驱动第一毛刷辊13转动的第二电机15与驱动第二毛刷辊14转动的第三电机16,第一毛刷辊13、第二毛刷辊14、第二电机15与第三电机16均上下活动式与U型支架1连接。带材的进入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料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布置的U型支架(1),所述U型支架(1)的横向两侧内壁之间沿纵向设有至少两组承托组件;所述承托组件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托辊(2)与第二托辊(3),所述第一托辊(2)上下调节式转动固定在U型支架(1)的横向两侧壁之间;所述U型支架(1)内还设有横向分布的两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纵向布置的导板(5)以及转动固定在导板(5)上表面两端的导向轮(4),所述导板(5)横向调节式滑动连接在U型支架(1)内底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料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布置的U型支架(1),所述U型支架(1)的横向两侧内壁之间沿纵向设有至少两组承托组件;所述承托组件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托辊(2)与第二托辊(3),所述第一托辊(2)上下调节式转动固定在U型支架(1)的横向两侧壁之间;所述U型支架(1)内还设有横向分布的两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纵向布置的导板(5)以及转动固定在导板(5)上表面两端的导向轮(4),所述导板(5)横向调节式滑动连接在U型支架(1)内底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进料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抛光组件,所述抛光组件包括上下活动式连接在U型支架(1)的横向内侧壁之间的抛光辊(11)以及驱动抛光辊(11)转动的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上下活动式固定在U型支架(1)的横向外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进料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组清扫组件,一组清扫组件包括连接在U型支架(1)的横向内侧壁之间的第一毛刷辊(13)与第二毛刷辊(14),以及驱动第一毛刷辊(13)转动的第二电机(15)与驱动第二毛刷辊(14)转动的第三电机(16),所述第一毛刷辊(13)、第二毛刷辊(14)、第二电机(15)与第三电机(16)均上下活动式与U型支架(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进料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架(1)的横向两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组第一槽口,每组所述第一槽口内均活动连接有压盖(18),所述压盖(18)底部与第一槽口底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部件(17),每组的其中一个压盖(18)的横向外侧面均固定有过渡板(23);所述抛光辊(11)或第一毛刷辊(13)或第二毛刷辊(14)的一轴端通过轴承固定在一组中的其中一个压盖(18)上,另一轴端通过连接套分别与固定在该组的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登勇蒋秀凡赵鸿飞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鼎聚精密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