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茶发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965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36
本方案公开了茶叶加工设备领域的一种红茶发酵设备,包括承载装置、供氧装置和一端开口的箱体;箱体的开口端可拆卸连接有将其密闭的箱盖,箱体上设有出气孔;承载装置包括均为两端贯通的茶框和通气框,茶框位于箱体内且与箱体之间有间隙,通气框位于茶框内且将茶框分隔为两个独立的存储空间;通气框的外壁与茶框的内壁之间自上而下设有多块隔板,上下方相邻两块隔板之间的距离为5~15cm,隔板上均布有通气孔;通气框和茶框的壁体上均设有多个通孔;供氧装置包括供氧源和通气管道,供氧源连通通气管道,通气管道连通通气框和箱体与茶框之间的间隙。本方案中的红茶发酵设备在保证对茶叶氧气均衡供给的同时,避免了外力对茶叶的损坏。损坏。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茶发酵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茶叶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茶发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发酵是红茶形成色、香、味品质特征的关键性步骤。一般是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到发酵机内进行发酵,茶叶发酵过程中,细胞内多酚类物质在茶多酚氧化酶的氧化聚合反应作用下,形成与茶叶色香味品质密切相关的茶红素、茶黄素等物质。为了满足茶多酚氧化酶的氧化聚合反应所需的氧气含量,需要不时向发酵机内补充氧气,但是处于茶堆中心位置的茶叶很难与氧气接触,进而使得茶叶发酵不均匀。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公开号为CN20689574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茶叶发酵装置”,其通过在空心转轴上设置呈螺旋分布的搅拌翅,再利用搅拌翅对发酵机内的茶叶进行搅拌,同时补充空气。该发酵装置通过对茶叶更均衡的施加氧气,提高了茶叶的发酵质量;但是在发酵过程中,搅拌翅对茶叶进行搅拌时会对茶叶造成损坏,从而影响茶叶的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红茶发酵设备,以提高茶叶发酵时氧气供给的均衡性并降低对茶叶的损坏。
[0005]本方案中的一种红茶发酵设备,包括承载装置、供氧装置和一端开口的箱体;箱体的开口端可拆卸连接有将其密闭的箱盖,箱体上设有出气孔;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均为两端贯通的茶框和通气框,茶框位于所述箱体内且与箱体之间有间隙,所述通气框位于茶框内且将茶框分隔为两个独立的存储空间;通气框的外壁与所述茶框的内壁之间自上而下设有多块隔板,上下方相邻两块隔板之间的距离为5~15cm,隔板上均布有通气孔;所述通气框和茶框的壁体上均设有多个通孔;所述供氧装置包括供氧源和通气管道,供氧源连通通气管道,通气管道连通所述通气框和箱体与茶框之间的间隙。
[0006]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其有益效果:使用时,将待发酵的茶叶放置到隔板上,使得茶叶填满两个隔板之间的空间。通过供氧源对茶叶进行供氧,氧气经通气管道进入到通气框和箱体内;通气框和茶框的壁体上均设有多个通孔,氧气可以从通气框和茶框上的通孔进入到隔板之间的茶叶内;又由于隔板上均布有通气孔,使得隔板上下方之间的氧气可以流通,进一步提高了氧气对茶叶供给的均衡性。另外,由于上下方相邻两块隔板之间的距离为5~15cm,避免了两块隔板之间茶叶积聚过多而导致中心位置茶叶供氧不足的问题发生。在茶叶发酵过程中,由于茶叶不受外力破坏,从而保留了茶完整的形态。本方案中的红茶发酵设备在保证对茶叶氧气均衡供给的同时,避免了外力对茶叶的损坏。
[0007]进一步,所述通气管道包括出气管、通气管和导气管,出气管的进气端连通所述供氧源,出气管的出气端连通所述通气管的进气端,通气管的出气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茶框的外壁上,通气管的壁体上均布有多个与所述箱体连通的分流孔;所述导气管连通通气管,导
气管远离通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通气框。供氧源产生的氧气经出气管进入到通气管,通气管内的一部分氧气经导气管进入到通气框内,通气管内的另一部分氧气经分流孔进入到箱体和茶框之间的间隙。
[0008]进一步,所述茶框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框盖,所述导气管远离通气管的一端贯穿框盖并延伸到所述通气框内。通过框盖的设置,使其对导气管进行固定,降低了导气管在通气时的晃动。
[0009]进一步,所述框盖上均布有导气孔。通过导气孔的设置,有利于氧气从导气孔进入到茶框内。
[0010]进一步,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个壁体设有共轴线的安装孔,安装孔内均设有滚珠轴承,所述通气管远离茶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滚珠轴承内;所述出气管的出气端密闭套接在连接通气管的滚珠轴承的外壁上;另一个所述滚珠轴承内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茶框,转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在茶叶发酵过程中,当发酵时间较长时,茶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其会逐渐下沉,下沉的茶叶使得茶叶之间的间隙变小,不利于氧气通过。通过电机和滚珠轴承的设置,在茶叶发酵过程中,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茶框、隔板、通气框、导气管和通气管在箱体内转动,茶框和通气框转动过程中,使得隔板之间的茶叶翻转,进而避免了茶叶在自身重力下长时间的积聚。通过滚珠轴承的设置,一方面确保了转动杆转动的平稳性,另一方面确保了通气管在转动时不会带动出气管进行转动。
[0011]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设有用于隔绝外部气体进入到箱体内的密封垫,密封垫位于转动杆与滚珠轴承的连接处。通过密封垫的设置,避免了箱体内气体经滚珠轴承与外界大气流通。
[0012]进一步,所述茶框的内壁和通气框的外壁上均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上设有用于夹持所述隔板的限位槽。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实现对隔板的固定和拿取。
[0013]进一步,所述出气孔位于箱体的中部。将出气孔设置在箱体的中部,有利于氧气更充分的与茶叶进行接触。
[0014]进一步,所述供氧源为氧气发生器或制氧设备。氧气发生器或制氧设备可以快速产生大量的氧气,有助于快速、及时的对茶叶进行氧气供给。
[0015]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设有滚轮。通过滚轮的设置,便于移动红茶发酵设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红茶发酵设备的主视剖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一种红茶发酵设备的主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供氧源1、出气管2、通气管3、箱体4、导气管5、箱盖6、框盖7、导气孔8、限位块9、隔板10、空腔11、通气孔12、支撑块13、滚轮14、茶框15、通气框16、通孔17、分流孔18、滚珠轴承19、支座20、转动杆21、皮带22、电机23。
[0020]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红茶发酵设备,包括承载装置、供氧装置和一端开口的箱体4;箱体4的底部设有支撑块13,支撑块13上设有滚轮14;箱体4的开口端螺纹连接有将其密闭的箱盖6,箱体4壁体的中部设有出气孔;
[0021]承载装置包括均为两端贯通的茶框15和通气框16,茶框15位于箱体4内且与箱体4之间有间隙,通气框16位于茶框15内且将茶框15分隔为两个独立的存储空间;通气框16和茶框15的壁体上均设有多个通孔17;通气框16的外壁与茶框15的内壁之间自上而下设有多块隔板10,上下方相邻两块隔板10之间的距离为5~15cm,隔板10上均布有通气孔12,隔板10内设有空腔11,空腔11与通气孔12以及通孔17连通,空腔11的设置使得通孔17进入的氧气可以经通气孔12作用于茶叶;茶框15的内壁和通气框16的外壁上均设有限位块9,限位块9上设有用于夹持隔板10的限位槽;
[0022]供氧装置包括供氧源1和通气管道,供氧源1选取氧气发生器或制氧设备;通气管道包括出气管2、通气管3和导气管5,出气管2的进气端连通供氧源1,出气管2的出气端连通通气管3的进气端,通气管3的出气端固定连接在茶框15的外壁上,通气管3的壁体上均布有多个与箱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装置、供氧装置和一端开口的箱体;箱体的开口端可拆卸连接有将其密闭的箱盖,箱体上设有出气孔;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均为两端贯通的茶框和通气框,茶框位于所述箱体内且与箱体之间有间隙,所述通气框位于茶框内且将茶框分隔为两个独立的存储空间;通气框的外壁与所述茶框的内壁之间自上而下设有多块隔板,上下方相邻两块隔板之间的距离为5~15cm,隔板上均布有通气孔;所述通气框和茶框的壁体上均设有多个通孔;所述供氧装置包括供氧源和通气管道,供氧源连通通气管道,通气管道连通所述通气框和箱体与茶框之间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道包括出气管、通气管和导气管,出气管的进气端连通所述供氧源,出气管的出气端连通所述通气管的进气端,通气管的出气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茶框的外壁上,通气管的壁体上均布有多个与所述箱体连通的分流孔;所述导气管连通通气管,导气管远离通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通气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茶发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框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框盖,所述导气管远离通气管的一端贯穿框盖并延伸到所述通气框内。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春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武陵山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