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兰花香型红茶加工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0332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5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兰花香型红茶加工发酵装置,属于茶叶加工装置领域,它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下方为蒸汽发生室,隔板上方为发酵室,所述蒸汽发生室内设置有电加热棒将水加热蒸发形成水蒸气;所述箱体位于隔板上方的发酵室内间距设置有多层的置物板,置物板为透气结构,最上层的置物板下方的各层置物板及隔板上均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导管装置,导管装置底部连接有第一吸气罩,第一吸气罩位于蒸汽发生室内,导管装置将水蒸气导入到各层置物板的下方;所述箱体的顶盖上设置有抽气泵,抽气泵一端与第二吸气罩相连通,第二吸气罩位于箱体内部顶端,抽气泵另一端连通着回流管,回流管的回流口位于蒸汽发生室内。生室内。生室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兰花香型红茶加工发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兰花香型红茶加工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最早可以从神农时期算起,至今已有4700年了。而饮茶,是中国人最普遍的一种日常生活习惯,“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不管是绿茶还是红茶,如今都有广大的受众,且现在也有流行夏饮绿茶冬饮红茶的说法,但品茶是一种艺术、是一种享受,茶文化是我国历史、文怀以及情怀的传承,以茶会友,以茶沉思,关于茶的口味也是每人各有所偏爱,对于最常见的红茶与绿茶,我们不能比较到底哪个更好,要根据个人的体质以及需求进行选择。
[0003]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虽然从茶叶出口来看,我国的出口茶叶中70%是绿茶,其次包括一些特种茶如乌龙茶、普洱茶、黑茶等,红茶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茶品,在我国的出口中并不占主流,但是作为一种具有多重功效的健康饮品,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且能强壮心脏功能,如今红茶也越来越受到追求健康的人士的欢迎。主流的如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名声也越来越大。
[0004]而想要真正感受红茶带来的独特魅力,除了要结合品茶时的切身感悟,还需要知道红茶几种典型的香型。如蜜香型:蜜香型是红茶中最常见的一种香气,蜜香所表现出的是蜜糖般的甜香味道,并且闻起来会比喝起来更甜;薯香型:薯香型有点类似于烤地瓜的香味,一般大叶种和小叶种的滇红也会带有薯香,只是根据工艺的调整,薯香的轻重程度会有一定的区别。花香型:说到花香型的红茶,祁门红茶独特的兰花香可谓是花香型红茶中的代表了,上好的祁门红茶,除了有蜜糖香味,还会蕴含着馥郁的兰花香,也被人称为“祁门香”。
[0005]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 (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不同种类的红茶,虽由于对外形和内质的要求不同,工艺的技术掌握各有其侧重点,但都要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和干燥四个基本工序,且发酵均是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红茶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在于控制发酵的温度、湿度和氧气。发酵室气温一般在24―25℃,相对湿度90%以上,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提供发酵所需的氧气量,摊叶厚度一般在8―12cm为宜。目前红茶发酵设备主要有传统筐式发酵设备、红茶发酵车(箱、机、房)等,其中传统筐式发酵设备只作为存放茶青器皿的作用,使用时发酵场所需保持空气新鲜流通,需配备控温、加湿装置,小型茶叶企业及教学科研单位在生产制作红茶时还必须配备专门发酵室,增加了运行成本;红茶发酵车(箱、机、房)在发酵叶层中需不断地吹入高温潮湿空气,以达到增氧增温增湿的目的,该设备市场价格较高,不易移动,为工业化大批量产品,使用成本也较高。
[0006]因此红茶发酵设备通常来说都不适合小型作坊,科研机构为了研究目的进行试验性使用,为了便于红茶发酵装置的推广应用,尤其是方便小批量,试制性的生产,目前已有针对性的装置被公开,如专利号为CN201620882645.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红茶发酵装置,包括由竹片编织而成的外框和内框,内框置于外框中,用于盛装待发酵的红茶,外框包
括可相互扣合在一起的外上框和外下框;在外框内设有发热灯源、加湿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其中发热灯源和加湿器均通过控制器与温湿度传感器连接。其虽然结构极为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操作,但是由于茶叶发酵时为堆积状态,使得各层的茶叶发酵的效果不一致,容易导致发酵不充分的问题,且其加湿器的使用也需经常给加湿器补水,影响持续的发酵工作,因此我们提出进一步的针对性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兰花香型红茶加工发酵装置,通过分层发酵的方式,避免茶叶发酵时处于堆积的状态,保证各处的茶叶均匀的发酵效果,同时取消加湿器的使用,采用加热形成水蒸气的方式,同时还能实现水蒸气的循环利用,解决了频繁补水的问题。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兰花香型红茶加工发酵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下方为蒸汽发生室,隔板上方为发酵室,所述蒸汽发生室内设置有电加热棒将水加热蒸发形成水蒸气,蒸汽发生室和发酵室内均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箱体位于隔板上方的发酵室内间距设置有多层的置物板,置物板为透气结构,最上层的置物板下方的各层置物板及隔板上均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导管装置,导管装置底部连接有第一吸气罩,第一吸气罩位于蒸汽发生室内,导管装置将水蒸气导入到各层置物板的下方;所述箱体的顶盖上设置有抽气泵,抽气泵一端与第二吸气罩相连通,第二吸气罩位于箱体内部顶端,抽气泵另一端连通着回流管,回流管的回流口位于蒸汽发生室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蒸汽发生室为密闭结构且一侧设置有加水口,箱体位于蒸汽发生室上方设置有双开密封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管布置与箱体侧壁的夹层内并其下端的回流口伸入到蒸汽发生室内,且回流口的高度低于水位线的高度。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导管装置为多根导管捆绑组成的结构,多根导管通过扎带进行捆绑固定。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导管具有不同的高度。
[0014]进一步的,所述置物板为网状板结构,置物板下方设置有罩壳,罩壳开口朝上设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不同高度的导管与不同高度置物板下方的罩壳相连接,将水蒸气导入到罩壳内,所述导管通过连接法兰与罩壳底部连接口相连。
[0016]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为耐高温隔热板。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1.为了解决发酵时茶叶处于堆积状态,导致发酵不均匀,发酵效果不彻底的问题,在发酵室内设置有多层的网状置物板,相应的在每层置物板下方设置有罩壳方便水蒸气的均匀扩散。
[0019]2.为了解决加湿器需要频繁补水的问题,通过在箱体底部设置水蒸气发生室,采用加热液态水生成水蒸气,只需通过加水口进行加水,使得补水十分方便;并通过导管装置将水蒸气导入到不同的置物板下方,由于置物板具有透气功能,水蒸气上升穿过置物板及
其上的茶叶层,有利于摊薄的茶叶发酵更充分。
[0020]3.为了实现水蒸气的回流重新利用,在箱体顶部设置有抽气泵配合箱体内的吸气罩,将顶层的水蒸气通过回流管回收流入到水蒸气发生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水蒸气的循环利用,进一步减少了补水的需求,保证发酵的连续进行。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导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双开密封门的位置示意图。
[0024]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 1、第一吸气罩;2、电加热棒;3、温湿度传感器;4、蒸汽发生室;5、隔板;6、箱体;7、置物板;8、第二吸气罩;9、抽气泵;10、回流管;11、罩壳;12、导管;13、连接法兰;14、扎带;15、回流口;16、水;17、加水口;18、双开密封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兰花香型红茶加工发酵装置,它包括箱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6)内部设置有隔板(5),隔板(5)下方为蒸汽发生室(4),隔板(5)上方为发酵室,所述蒸汽发生室(4)内设置有电加热棒(2)将水(16)加热蒸发形成水蒸气,蒸汽发生室(4)和发酵室内均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3);所述箱体(6)位于隔板(5)上方的发酵室内间距设置有多层的置物板(7),置物板(7)为透气结构,最上层的置物板(7)下方的各层置物板(7)及隔板(5)上均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导管装置,导管装置底部连接有第一吸气罩(1),第一吸气罩(1)位于蒸汽发生室(4)内,导管装置将水蒸气导入到各层置物板(7)的下方;所述箱体(6)的顶盖上设置有抽气泵(9),抽气泵(9)一端与第二吸气罩(8)相连通,第二吸气罩(8)位于箱体(6)内部顶端,抽气泵(9)另一端连通着回流管(10),回流管(10)的回流口(15)位于蒸汽发生室(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兰花香型红茶加工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6)的蒸汽发生室(4)为密闭结构且一侧设置有加水口(17),箱体(6)位于蒸汽发生室(4)上方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厚仁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铁香茶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