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煤仓振打结构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88369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原煤仓振打结构与方法,该结构包括原煤仓锥体,所述原煤仓锥体的下口处设有闸板门,原煤仓外壁从下往上依次设有第一振打器、第二振打器、第三振打器,第一振打器位于闸板门上方。该方法包括:先由第一振打器振打2~4次,然后第二振打器振打1~2次,然后第三振打器振打1次,每次振打时间为3.5~4.5秒。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堆积堵塞的原煤松动、分散,解决了给煤机断煤问题,保障发电机组安全运行。还能使板结堆积的原煤松动、脱离原煤仓,增加原煤的流动性,减小原煤堆上表面的高低差异,减小原煤滞留,有效防止原煤在斜壁上板结,保证原煤料仓的有效容积,提高输煤设备的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原煤仓振打结构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厂原煤料仓
,具体涉及一种原煤仓振打结构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发电厂原煤料仓为方锥形,下部的四周至少有三壁为斜壁,形如料斗,下口处与给煤机闸板门连接。工作时,上口进煤,下口排放煤。闸板门开启时,开口上部的原煤抢先挤占下口空间,斜板上的煤滞留不动,持续一定时间后易发生板结,进而形成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使斜壁自下煤口至原煤料仓上部积存大量的原煤,使原煤料仓的有效容积减小,严重时甚至会形成孔洞状下煤,从而上煤周期缩短,输煤设备的启停次数增加,必然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支撑结构还频繁造成堵煤,使给煤机断煤,使得发电机组的能量供给不稳定,堵煤时间长时甚至影响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原煤仓振打结构和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原煤仓振打结构,包括原煤仓锥体,所述原煤仓锥体的下口处设有闸板门,原煤仓外壁从下往上依次设有第一振打器、第二振打器、第三振打器,第一振打器位于闸板门上方。
[0006]所述第一振打器距离闸板门10~50mm,第三振打器位于元煤仓锥体中部,第二振打器位于第一振打器与第三振打器中间1/3范围内。
[0007]所述第一振打器在原煤仓锥体的每侧斜面上均布1~2个。
[0008]所述第一振打器的启停控制线路并联。
[0009]所述第二振打器在原煤仓锥体的每侧斜面上均布1~2个。
[0010]所述第二振打器的启停控制线路并联。
[0011]所述第三振打器在原煤仓锥体的每侧斜面上均布1~2个。
[0012]所述第三振打器的启停控制线路并联。
[0013]所述第一振打器、第二振打器、第三振打器为气动振打器,气动振打器的启停控制管线上设有电动控制阀,电动控制阀分别与阀门DCS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原煤仓振打结构实现的振打方法,先由第一振打器振打2~4次,然后第二振打器振打1~2次,然后第三振打器振打1次,每次振打时间为3.5~4.5秒。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当原煤仓出口出现堵煤时,通过第一振打器、第二振打器、第三振打器从不同部位交替振打,使得原煤仓斜壁充分振动,振动力有效传导至各个部位,从而使堆积堵塞的原煤松动、分散,解决了给煤机断煤问题,保障发电机组安全运行。定时启动振打器,还能使板结堆积的原煤松动、脱离原煤仓,增加原煤的流动性,减小原煤堆上表面的高低差异,减小原
煤滞留,有效防止原煤在斜壁上板结,保证原煤料仓的有效容积,提高输煤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

原煤仓锥体;2

闸板门;3

第一振打器;4

第二振打器;5

第三振打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0]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原煤仓振打结构,包括原煤仓锥体1,所述原煤仓锥体1的下口处设有闸板门2,原煤仓外壁从下往上依次设有第一振打器3、第二振打器4、第三振打器5,第一振打器3位于闸板门2上方。
[0022]当原煤仓出口出现堵煤时,通过第一振打器3、第二振打器4、第三振打器5从不同部位交替振打,使得原煤仓斜壁充分振动,振动力有效传导至各个部位,从而使堆积堵塞的原煤松动、分散,解决了给煤机断煤问题,保障发电机组安全运行。定时启动振打器,还能使板结堆积的原煤松动、脱离原煤仓,增加原煤的流动性,减小原煤堆上表面的高低差异,减小原煤滞留,有效防止原煤在斜壁上板结,保证原煤料仓的有效容积,提高输煤设备的使用寿命。
[0023]所述第一振打器3距离闸板门210~50mm,第三振打器5位于元煤仓锥体中部,第二振打器4位于第一振打器3与第三振打器5中间1/3范围内。使得原煤仓斜壁上的振动力趋于均匀和分散,并且振动力传递至衰减部位时,该部位又受到另一次相位不同的振打力,产生振动过程中相位突变的效果(例如,第三振打器5产生的振动力传递至第一振打器3与第二振打器4之间的某一部位时,由于传递距离较长,该部位来自第三振打器5的能量衰减,随后第一振打器3产生的振动力又传递到该部位,且第一振打器3与第三振打器5由于振打时间不同,其振动相位也不同,且来自第一振打器3的能量远大于第三振打器5,从而使得该部位的振动产生相位突变。)有利于使滞留、板结的原煤松动与分散。
[0024]所述第一振打器3在原煤仓锥体1的每侧斜面上均布1~2个。提高振打力的周向均匀性,保证原煤仓出口各个方位的振动力充足。
[0025]所述第一振打器3的启停控制线路并联。提高振打力的周向均匀性。
[0026]所述第二振打器4在原煤仓锥体1的每侧斜面上均布1~2个。提高振打力的周向均匀性,保证原煤仓下部各个方位的振动力充足。
[0027]所述第二振打器4的启停控制线路并联。提高振打力的周向均匀性。
[0028]所述第三振打器5在原煤仓锥体1的每侧斜面上均布1~2个。提高振打力的周向均匀性,保证原煤仓中部各个方位的振动力充足。
[0029]所述第三振打器5的启停控制线路并联。提高振打力的周向均匀性。
[0030]所述第一振打器3、第二振打器4、第三振打器5为气动振打器,气动振打器的启停控制管线上设有电动控制阀,电动控制阀分别与阀门DCS连接。便于控制第一振打器3、第二振打器4、第三振打器5的振打顺序,使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
[003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原煤仓振打结构实现的振打方法,先由第一振打器3振打2~4次,然后第二振打器4振打1~2次,然后第三振打器5振打1次,每次振打时间为3.5~4.5秒。
[0032]通过第一振打器3、第二振打器4、第三振打器5从不同部位交替振打,使得原煤仓斜壁充分振动,振动力有效传导至各个部位;同时,通过该振打频率,使得原煤仓斜壁上的振动力趋于均匀和分散,并且振动力传递至衰减部位时,该部位又受到另一次相位不同的振打力,产生振动过程中相位突变的效果(例如,第三振打器5产生的振动力传递至第一振打器3与第二振打器4之间的某一部位时,由于传递距离较长,该部位来自第三振打器5的能量衰减,随后第一振打器3产生的振动力又传递到该部位,且第一振打器3与第三振打器5由于振打时间不同,其振动相位也不同,且来自第一振打器3的能量远大于第三振打器5,从而使得该部位的振动产生相位突变。)有利于使滞留、板结的原煤松动与分散。
[0033]上述振打方法的优选方案为,先由第一振打器3振打4次,然后第二振打器4振打2次,然后第三振打器5振打1次,每次振打时间为4秒。
[0034]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煤仓振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原煤仓锥体(1),所述原煤仓锥体(1)的下口处设有闸板门(2),原煤仓外壁从下往上依次设有第一振打器(3)、第二振打器(4)、第三振打器(5),第一振打器(3)位于闸板门(2)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煤仓振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打器(3)距离闸板门210~50mm,第三振打器(5)位于元煤仓锥体中部,第二振打器(4)位于第一振打器(3)与第三振打器(5)中间1/3范围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煤仓振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打器(3)在原煤仓锥体(1)的每侧斜面上均布1~2个。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煤仓振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打器(3)的启停控制线路并联。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煤仓振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打器(4)在原煤仓锥体(1)的每侧斜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朋闫宇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