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智昊专利>正文

一种铜包铝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721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铜包铝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的两端设有的电缆接头,所述电缆接头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内,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具有空间,形成干燥腔室,所述干燥腔室内填充有干燥颗粒,所述外壳体相对的两侧面均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内壳体相对的两侧面均设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之间具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连接有连通干燥腔室的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减少电缆端部的吸潮效应,保证电缆输送电路的稳定性。缆输送电路的稳定性。缆输送电路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包铝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的
,特别是一种铜包铝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
[0003]目前阻燃电缆一般在电缆的护套上设置阻燃层,阻燃层一般设置为填充的阻燃颗粒,无机阻燃颗粒具有无卤、高等级阻燃的特点,但是无机阻燃颗粒具有较强的吸水性能,特别是在电缆的端部,吸潮效应更加的明显,阻燃层吸水后将大大影响电缆的正常使用,严重的将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铜包铝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解决现有电缆在电缆接头处容易吸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包铝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的两端设有电缆接头;
[0006]所述电缆本体包括电缆芯和外保护套,所述外保护套由内至外设有第一绝缘层、金属铠装层、第二绝缘层、阻燃层、第三绝缘层、缓冲层和外保护层,所述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三绝缘层均为交联聚乙烯材料,所述阻燃层内填充有阻燃颗粒,所述电缆芯包括铜包铝导体和挤包在铜包铝导体外侧面的内绝缘层;
[0007]所述电缆接头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内,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具有空间,形成干燥腔室,所述干燥腔室内填充有干燥颗粒,所述外壳体相对的两侧面均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内壳体相对的两侧面均设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之间具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连接有连通干燥腔室的通孔。
[0008]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口开口面积小于第一连接口的开口面积,所述第一连接口容纳电缆本体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口容纳电缆芯穿过,所述外保护套与第二连接口的周边相挡接。
[0009]进一步,所述干燥颗粒在干燥腔室内的填充率为50%

85%,所述外壳体上设有充气口,所述干燥室内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与充气口相连通。气囊的设置使得内壳体和外壳体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
[0010]进一步,所述连接套的材料为柔性套。当电缆本体接入电缆接头时,气囊冲去气体,气囊能够将干燥颗粒紧压着外保护层的外表面,避免外部水分进入到电缆接头内部,并
能够起到固定电缆本体的作用。
[0011]进一步,所述连接套的外侧面周向设有多个弹性筋条,所述弹性筋条的两端分别与内壳体和外壳体连接。弹性筋条使得当气囊未充气时,连接套能够恢复为挤压电缆本体状态,方便电缆本体的拆卸。
[0012]进一步,所述干燥腔室内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连接外壳体的内侧面和内壳体的外侧面,所述分隔板将干燥腔室分成多个子腔室,所述气囊的数量为多个,气囊与子腔室一一对应。分隔板用于分隔干燥腔室,避免干燥颗粒由于气囊的挤压作用而过于集中局部区域。
[0013]进一步,所述分隔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分隔板环绕内壳体周向设置。
[0014]进一步,所述内壳体内部为一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内设有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两个弹性压片和导电片,两个弹性压片相对设置,两个弹性压片分别与内壳体上的两个第二连接口位置相对应,所述导电片电性连接两个弹性压片,所述弹性压片的一端与连接通道固定连接,弹性压片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弹性压片上设有向上凸起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用于按压电缆本体的铜包铝导体。有利于电缆本体的相互连接。
[0015]进一步,所述干燥颗粒为硅胶颗粒。硅胶颗粒可以进行重复利用。
[0016]进一步,所述外壳体的第一连接口处还设置有减振单元,所述减震单元包括减振内筒和减振外筒,所述减振外筒与外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减振内筒设置在减振外筒内,所述减振内筒和减振外筒之间具有空间,形成减振腔,所述减振腔内设有减振弹簧,所述减振弹簧连接减振内筒和减振外筒。
[0017]减振单元能够有效地对电缆本体起到减振作用,防止电缆本体震动而电缆本体在电缆接头处的电连接。
[0018]进一步,所述减振内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膨胀缝,所述膨胀缝远离连接口的一端沿减振内筒的轴线延伸,所述膨胀缝与减振内筒上靠近外壳体的一端具有间距。
[0019]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中,阻燃层内的阻燃颗粒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一般的阻燃颗粒具有一定的吸潮特性,特别是电缆本体的端部,本专利技术中,电缆本体的两端设置电缆接头,连接接头内设置有干燥腔室,干燥颗粒能够有效的吸收电缆本体端部外环境的水汽,避免电缆本体的阻燃层发生吸潮效果,保持电缆芯端部的连接处电路连接头的干燥,保证电缆输送电路的稳定性。
[0021]2.本专利技术中,电缆本体的缓冲层有利于提高电缆的抗振动效果,电缆本体的电缆芯通过第二连接口进入内壳体内进行电性连接,当电缆本体受到一定的冲击而发生振动时,电缆本体的外保护套受到振动,缓冲层减弱电缆芯的振动,且外护套层不与内壳体直接连接,所以当外护套层振动时,不影响内壳体,避免电缆芯在内壳体的连接受到影响。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缆本体的截面剖视图。
[0023]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缆接头的截面剖视图。
[0024]图3为图2中A

A线处的局部剖视图。
[0025]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减振内筒的结构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电缆芯;11、铜包铝导体;12、内绝缘层;
[0028]2、外保护套;21、第一绝缘层;22、金属铠装层;23、第二绝缘层;24、阻燃层;25、第三绝缘层;26、缓冲层;27、外保护层;
[0029]3、电缆接头;31、外壳体;311、第一连接口;32、内壳体;321、第二连接口;33、干燥颗粒;34、气囊;35、充气口;36、连接套;37、弹性筋条;38、分隔板;
[0030]4、连接单元;41、弹性压片;42、导电片;
[0031]5、减振单元;51、减振外筒;52、减振内筒;521、膨胀缝;53、减振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33]请参阅图1

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铜包铝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的两端设有电缆接头3;
[0034]所述电缆本体包括电缆芯1和外保护套2,所述外保护套2由内至外设有第一绝缘层21、金属铠装层22、第二绝缘层23、阻燃层24、第三绝缘层25、缓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包铝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的两端设有的电缆接头;所述电缆本体包括电缆芯和外保护套,所述外保护套由内至外设有第一绝缘层、金属铠装层、第二绝缘层、阻燃层、第三绝缘层、缓冲层和外保护层,所述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三绝缘层均为交联聚乙烯材料,所述阻燃层内填充有阻燃颗粒,所述电缆芯包括铜包铝导体和挤包在铜包铝导体外侧面的内绝缘层;所述电缆接头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内,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具有空间,形成干燥腔室,所述干燥腔室内填充有干燥颗粒,所述外壳体相对的两侧面均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内壳体相对的两侧面均设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之间具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连接有连通干燥腔室的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包铝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口开口面积小于第一连接口的开口面积,所述第一连接口容纳电缆本体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口容纳电缆芯穿过,所述外保护套与第二连接口的周边相挡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包铝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颗粒在干燥腔室内的填充率为50%

85%,所述外壳体上设有充气口,所述干燥室内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与充气口相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包铝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的材料为柔性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包铝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智昊
申请(专利权)人:郭智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