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智昊专利>正文

智能预警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5539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智能预警电缆,涉及技术电缆技术领域。该智能预警电缆,包括脉冲发射装置和多个第一传输交换机,所述脉冲发射装置和多个第一传输交换机上连接有传输电缆,所述传输电缆上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均安装有电缆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安装有光信号接收发射组件,所述传输电缆和光信号接收发射组件之间安装有第一光纤信号放大器,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安装有感应传输装置。通过多个光信号接收发射组件和感应传输装置来检测上一段的光纤光栅所传输的信号,并将信号传输到下一段光纤光栅中,进而可以直接通过感应传输装置来快速判断传输电缆中所处故障的大致位置。快速判断传输电缆中所处故障的大致位置。快速判断传输电缆中所处故障的大致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预警电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技术电缆
,具体为智能预警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
[0003]在地下电缆进行传输信息或电能的过程中,由于传输的距离过长且遍布整个城市,所经过的地区也比较复杂,警示牌也不能全部覆盖电缆所经过的路线,所以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电缆所经过的地区可能会经过挖掘、火灾等意外发生,这就给电缆的安全带来的了隐患,在发生故障时,现有的电缆无法快速的进行智能的预警并锁定故障位置。
[0004]为此,我们研发出了新的智能预警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智能预警电缆,包括脉冲发射装置和多个第一传输交换机,脉冲发射装置和多个第一传输交换机上连接有传输电缆;
[0006]传输电缆上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的两侧均安装有电缆固定机构,固定架的底部安装有光信号接收发射组件,传输电缆和光信号接收发射组件之间安装有第一光纤信号放大器;
[0007]固定架的顶部安装有感应传输装置,传输电缆在远离第一传输交换机的一端分别安装有多个传输导线和显示报警机构,多个传输导线在远离传输电缆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二传输交换机。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传输电缆包括外防护套,外防护套的内壁设置有内嵌层,内嵌层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光纤防护套,多个光纤防护套的内壁均设置有光纤光栅,内嵌层的内壁设置有阻燃层,阻燃层的内壁设置有填充层,填充层的内部安装有多个内防护套,多个内防护套的内壁均安装有传输导体。
[0009]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多个第一传输交换机经过传输导体进行传输信息,同时脉冲发射装置对光纤光栅发射光信号,并通过光信号接收发射组件进行接收处理,并将接收的信号发射到下一个光纤光栅上,由于光纤光栅比较脆弱,光纤防护套可以对光纤光栅起到保护的作用,在遇到形变和温度变化时,光纤光栅会由于温度的变化和整体应变的变化,进而导致其传输信号的波长漂移,传输到第一光纤信号放大器后,通过激光器提供的直流光激励,使通过的光信号得到放大,再通过光信号接收发射组件进行处理,并将异常的结果传递到感应传输装置,进而通过感应传输装置感应的结果是否异常即可判断电缆出现故障的位置是在哪两个感应传输装置中,进而能够快速的确定故障位置。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多个光纤防护套在内嵌层的内部均匀分布。
[0011]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可以对传输电缆外壁的环境均匀的检测,同时内嵌层在外防护套的内壁,对外界的感应效果更加显著。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阻燃层为聚氯乙烯材质。
[0013]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聚氯乙烯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进而在发生火灾时能够避免传输电缆的内部直接受到损坏。
[00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填充层为涤纶带材质。
[0015]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涤纶带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优良的绝缘性能,耐高温、耐低温。
[001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第一光纤信号放大器和光信号接收发射组件上均安装有光纤光栅。
[0017]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将电缆穿过固定架和光信号接收发射组件,并将传输电缆中的光纤光栅分离出来分别与第一光纤信号放大器和光信号接收发射组件连接,再将下一段的光纤光栅连接到光信号接收发射组件的输出端,保证了将上一段的光纤光栅通过第一光纤信号放大器和光信号接收发射组件接收的信号传递到下一段光纤光栅。
[001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电缆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的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在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转动套,固定架的前面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螺纹套,两个螺纹套上均螺旋连接有螺纹柱。
[0019]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纹柱使其分别在转动套和螺纹套上转动,进而推动第二固定板滑动直至与第一固定板进行挤压,完成对传输电缆的固定,在传输电缆上安装多个固定架即可完成对整个传输电缆的固定。
[002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均开设有与传输电缆相对应的凹槽。
[0021]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合并可以完成对传输电缆的固定。
[002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第二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限位滑条,且固定架上开设有与限位滑条相对应的凹槽。
[0023]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滑条可以对第二固定板起到限位滑动的拓作用。
[002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显示报警机构包括传输光纤,光纤光栅在远离光信号接收发射组件的一端熔接有传输光纤,传输光纤上安装有第二光纤信号放大器,传输光纤在远离光纤光栅的一端安装有光纤接收器,光纤接收器的顶部分别安装有温度检测报警装置、应变检测报警装置和显示屏。
[0025]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在经过多段光纤光栅的传输,通过光纤接收器中的光敏元件可以完成对整个传输电缆的传输信号状态进行检测,显示屏可以将经过第二光纤信号放大器放大的信号显示出来,当经过传输光纤传输的信号发生明显变化时,光纤接收器可以根据接收的信号来判断光纤光栅受到温度还是应变的变化,并传输到对应的温度检测报警装置和应变检测报警装置使其发生警报并提醒工作人员,通过检测哪个感应传输装置出现传输信号异常即可判断故障位置出现在这个感应传输装置和上一个感应传输装
置之间。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智能预警电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7]1、该智能预警电缆通过在传输电缆上安装多个固定架,并通过多个光信号接收发射组件和感应传输装置来检测上一段的光纤光栅所传输的信号,并将信号传输到下一段光纤光栅中,当传输信号出现异常时会直接通过感应传输装置显示并传输到总控室内,进而可以直接通过感应传输装置来快速判断传输电缆中所处故障的大致位置。
[0028]2、该智能预警电缆,通过设计光纤光栅通过传输光纤和第二光纤信号放大器可以将传输的信号直接放大至光纤接收器内,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同时发现异常时会直接通过温度检测报警装置和应变检测报警装置来显示处电缆发生的具体情况的异常并发出警报。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4]图6为本专利技术传输电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5]其中,1、脉冲发射装置;2、第一传输交换机;3、传输电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预警电缆,包括脉冲发射装置(1)和多个第一传输交换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发射装置(1)和多个第一传输交换机(2)上连接有传输电缆(3);所述传输电缆(3)上安装有固定架(4),所述固定架(4)的两侧均安装有电缆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架(4)的底部安装有光信号接收发射组件(7),所述传输电缆(3)和光信号接收发射组件(7)之间安装有第一光纤信号放大器(6);所述固定架(4)的顶部安装有感应传输装置(8),所述传输电缆(3)在远离第一传输交换机(2)的一端分别安装有多个传输导线(10)和显示报警机构(11),多个所述传输导线(10)在远离传输电缆(3)的一端均安装有第二传输交换机(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预警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电缆(3)包括外防护套(301),所述外防护套(301)的内壁设置有内嵌层(302),所述内嵌层(302)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光纤防护套(303),多个所述光纤防护套(303)的内壁均设置有光纤光栅(304),所述内嵌层(302)的内壁设置有阻燃层(305),所述阻燃层(305)的内壁设置有填充层(306),所述填充层(306)的内部安装有多个内防护套(307),多个所述内防护套(307)的内壁均安装有传输导体(30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预警电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光纤防护套(303)在内嵌层(302)的内部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预警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305)为聚氯乙烯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预警电缆,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智昊
申请(专利权)人:郭智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