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智昊专利>正文

一种铜包铝导体低烟无卤A类阻燃电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7217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铜包铝导体低烟无卤A类阻燃电力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包括外保护套和电缆芯,所述外保护套由内向外包括有第一绝缘层、金属屏蔽层、第二绝缘层、阻燃层、耐腐蚀层和外保护层,所述电缆芯设置在第一绝缘层内,阻燃层内填充有阻燃填料,所述阻燃填料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包铝导体低烟无卤A类阻燃电力电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设备的
,特别是一种铜包铝导体低烟无卤A类阻燃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压阻燃电缆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敷设地方越来越多,在以往中压阻燃电缆大部分是采用阻燃和绕包层及护套来达到阻燃效果,但这种效果远远不能适用于现在的发展趋势
[0003]电线电缆的燃烧是由于外部加热而产生了易燃气体,要达到阻燃的目的,必须抑制引起燃烧的三要素,即:可燃气体、热量和氧气。因此,阻燃电线电缆一般采用的方法就是在护套材料中添加含有卤素的卤化物和金属氧化物,从阻燃的角度来评价,这是极好的方法,但是,由于这些材料中含有卤化物,在燃烧时释放大量的烟雾和卤化氢气体,所以,火灾时的能见度低,给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消防带来很大的妨碍,而人则更多地为有毒气体窒息致死。
[0004]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阻燃问题已由过去的卤素阻燃化,进一步发展到低卤、无卤的阻燃化。目前,一般的低烟无卤耐火电力电缆内部结构主要采用在导体外包裹耐火层,以及外护套采用低烟无卤材料以达到耐火、低烟、无毒的性能。但是,现有的电缆在耐火性能上常常耐火时间太短,不能更好地适应高温环境的要求,且现有电力电缆燃烧时,也无法及时发出燃烧报警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铜包铝导体低烟无卤A类阻燃电力电缆,解决现有阻燃电缆耐火性能较低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包铝导体低烟无卤A类阻燃电力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包括外保护套和电缆芯,所述电缆芯包括导体和挤包在导体外侧面的内绝缘层,所述导体由多个铜包铝单线绞合而成;
[0007]所述外保护套由内向外包括有第一绝缘层、金属屏蔽层、第二绝缘层、阻燃层、耐腐蚀层和外保护层,所述电缆芯设置在第一绝缘层内,阻燃层内填充有阻燃填料;
[0008]所述阻燃填料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3

10份氢氧化铝、1

5份氯化镁、1

5份玄武岩纤维、1

3份硼酸锌、1

3份滑石粉、1

5份聚磷酸和5

10份硅酸盐。
[0009]进一步,5份氢氧化铝、4份氯化镁、2份玄武岩纤维、2份硼酸锌、1份滑石粉、3份聚磷酸和8份硅酸盐。
[0010]进一步,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之间设有第一隔绝层和第二隔绝层,第一隔绝层和第二隔绝层之间具有空间,形成氮气通道,所述电缆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氮气进口和氮气出口,所述氮气进口和氮气出口均与氮气通道连通,氮气通道内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两端连接第一隔绝层和第二隔绝层。连接柱支撑第一隔绝层和第二隔绝层。
[0011]进一步,所述第二绝缘层上设有向外凸出的指示壳,所述指示壳延伸至阻燃层的中部,所述指示壳连接有一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沿电缆本体的径向贯穿第二绝缘层、金属屏蔽层和第二隔绝层,所述指示壳通过连接管与氮气通道连接,所述指示壳内设有高温指示剂,所述氮气出口处设有检测单元,所述高温指示剂用于产生电缆本体燃烧信号,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缆本体燃烧信号。
[0012]进一步,所述高温指示剂为碳酸氢钠,所述检测单元包括二氧化碳检测器和湿度检测器。碳酸氢钠受到加热分解能够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检测器和湿度检测器进行双重检测,使得结果更准确。
[0013]进一步,还包括电缆接头,电缆本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电缆本体上设有冷却通道,所述电缆接头的两侧连接相邻的两个电缆本体,两个电缆本体的氮气进口和氮气出口通过冷却通道相连通,所述氮气进口处设有气泵。
[0014]进一步,所述电缆接头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内,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具有空间,形成所述冷却通道,所述外壳体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冷却通道连通,所述冷却通道内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连接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相对的两侧面均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内壳体相对的两侧面均设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位置相对应,两个相邻电缆本体在内壳体内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具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设有通气口,氮气进口和氮气出口分别通过两个连接套上的通气口与冷却通道相连通。冷却通道包围内壳体,通氮气时,氮气也能够对内壳体进行降温,有利于电缆芯在内壳体电性连接的温度。
[0015]进一步,电缆接头还包括有吸附单元,所述吸附单元阻隔设置在冷却通道内,所述吸附单元包括二氧化碳吸附环和干燥环,所述二氧化碳吸附环和干燥环沿氮气的流动方向依次套设在内壳体上,所述二氧化碳吸附环内填充有二氧化碳吸附剂,所述干燥环内填充有干燥剂。避免一段电缆本体高温指示剂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影响下一段电缆本体的正常使用。
[0016]进一步,所述指示壳和连接管均为金属屏蔽材料,所述金属屏蔽层与连接管的外侧面连接,所述指示壳与连接管的连接处设有拦截网。表面高温指示剂掉落到氮气通道内,堵住氮气通道,且指示壳和连接管均为金属屏蔽材料,避免由于连接管贯穿金属屏蔽层导致电缆的金属屏蔽效果减弱。
[0017]进一步,所述第一绝缘层向设有凸出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一绝缘层的一端设有固定环,电缆芯和第一绝缘层之间填充有缓冲填料。用于电缆芯的固定。
[0018]进一步,所述耐腐蚀层的材料为碳纤维复合树脂,所述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的材料为交联聚乙烯。
[0019]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中,阻燃材料选用无机化合物进行填充,能够达到无低烟无卤的要求,电缆的阻燃等级达到了A级,相比于现有的阻燃填料,本专利技术的阻燃填料的配方具有更好的阻燃效果。
[0021]2.本专利技术中还设置氮气通道,氮气从氮气进口进入氮气通道,氮气在氮气通道内流动的过程中,不断的带走因电缆芯负荷电流而产生的热量,避免电缆芯产生的高温影响外保护护套的使用寿命。
[0022]3.本专利技术还在阻燃层内设置了高温指示剂,当电缆外部处于燃烧环境或者外部环境过高时,高温指示剂能够发出燃烧信号,并被氮气出口的检测器检测到,由此发出报警声,工作人员也能够根据报警信息,及时确定燃烧的电缆路段,本专利技术适用于高温、电缆连接线路负责的环境。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缆本体的截面剖视图。
[0024]图2为图1中A

A线处的局部剖视图。
[0025]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缆接头的截面剖视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电缆芯;11、导体;12、内绝缘层;
[0028]2、外保护套;21、第一绝缘层;211、连接杆;212、固定环;213、缓冲填料;22、金属屏蔽层;23、第二绝缘层;231、指示壳;232、连接管;24、阻燃层;25、耐腐蚀层;26、外保护层;27、氮气通道;271、第一隔绝层;27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包铝导体低烟无卤A类阻燃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包括外保护套和电缆芯,所述电缆芯包括导体和挤包在导体外侧面的内绝缘层,所述导体由多个铜包铝单线绞合而成;所述外保护套由内向外包括有第一绝缘层、金属屏蔽层、第二绝缘层、阻燃层、耐腐蚀层和外保护层,所述电缆芯设置在第一绝缘层内,阻燃层内填充有阻燃填料;所述阻燃填料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3

10份氢氧化铝、1

5份氯化镁、1

5份玄武岩纤维、1

3份硼酸锌、1

3份滑石粉、1

5份聚磷酸和5

10份硅酸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包铝导体低烟无卤A类阻燃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填料按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5份氢氧化铝、4份氯化镁、2份玄武岩纤维、2份硼酸锌、1份滑石粉、3份聚磷酸和8份硅酸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包铝导体低烟无卤A类阻燃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之间设有第一隔绝层和第二隔绝层,第一隔绝层和第二隔绝层之间具有空间,形成氮气通道,所述电缆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氮气进口和氮气出口,所述氮气进口和氮气出口均与氮气通道连通,氮气通道内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两端连接第一隔绝层和第二隔绝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包铝导体低烟无卤A类阻燃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上设有向外凸出的指示壳,所述指示壳延伸至阻燃层的中部,所述指示壳连接有一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沿电缆本体的径向贯穿第二绝缘层、金属屏蔽层和第二隔绝层,所述指示壳通过连接管与氮气通道连接,所述指示壳内设有高温指示剂,所述氮气出口处设有检测单元,所述高温指示剂用于产生电缆本体燃烧信号,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缆本体燃烧信号。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智昊
申请(专利权)人:郭智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