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道水下潜艇式检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578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探测机器人技术领域,且排水管道水下潜艇式检测机器人,包括设备本体、牵引组件、连接座和传动组件,所述设备本体的内壁与牵引组件的外壁固定安装,所述设备本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实心杆,所述实心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空腔杆,所述空腔杆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该排水管道水下潜艇式检测机器人,通过使用者远程信号控制电机工作,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着转轴的转动,牵引绳的回收配合着定滑轮带动着牵引组件开展拉动工作,配合着实心杆及其所属结构进行向内侧移动的工作,电机反转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开始恢复原有长度,从而实现了排水管道水下潜艇式检测机器人,适合各种口径的排水管道,以及各种结构的管道排布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水管道水下潜艇式检测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探测机器人
,具体为排水管道水下潜艇式检测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水下探测技术最早用于海洋观测,是海洋观测技术的重要内容,也是海洋立体监测网的组成部分,主要应用于海面以下的监测,水利工程的水域与海洋水域从环境差距甚大,海洋面域广阔,深水区域巨大,而水利工程多经过人类的改造或建设,工程多样且复杂,检测技术在形式上、方法上虽有类似之处,但存在很大差别,在我国民用领域,开展水下检测的有:测量海洋和河流的地形、边界、淤泥层的分布;海洋水下潜标打捞、水母监测珊瑚礁调查;海上应急保障、石油平台溢油检查;海底工程观察等及海上求助打捞、安保等。
[0003]目前市场上,随着机器人的普及,在各种领域中都会涉及到依靠机器人来进行检测,人员通过远程控制实现机器人代替人类进行数据收集,尤其是在一些恶劣的环境,以及有限的空间中,机器人的优点更为突出,但是当检测机器人在对排水管道进行检测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管道大小口径不一,同时管道内壁结构错综复杂,可能会出现拥堵的现象,给探测的工作制造了些许麻烦,因此需要一种排水管道水下潜艇式检测机器人,在工作时具备自动伸缩的功能,从而来适应不同工作环境的排水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上述自动伸缩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排水管道水下潜艇式检测机器人,包括设备本体、牵引组件、连接座和传动组件,所述设备本体的内壁与牵引组件的外壁固定安装,所述设备本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实心杆,所述实心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空腔杆,所述空腔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外壁与传动组件的外壁固定安装,所述空腔杆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
[0005]作为优化,所述牵引组件包括定滑轮,所述定滑轮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绳扣,所述绳扣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导轮,所述导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刚性弹簧,为了实现对设备本体拉动,使其进行收缩。
[0006]作为优化,传动组件包括外壳套,所述外壳套的顶端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转轴的底端外壁活动连接有轴承,所述外壳套的外壁开设绳孔,为牵引组件提供牵引时的动力。
[0007]作为优化,所述复位弹簧的右侧与实心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所述空腔杆的外壁与设备本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空腔杆的内径大于实心杆的外径,为了实现电机反转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设备本体尺寸复位。
[0008]作为优化,所述空腔杆及空腔杆的所属结构数量为四组,四组空腔杆及空腔杆的所属结构以连接座的垂直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定滑轮及定滑轮的所属结构数量为八组,八组定滑轮及定滑轮的所属结构以连接座的十字中心线为中心均匀对称分布,便于
对设备本体进行牵引的同时,使其运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0009]作为优化,所述外壳套的外壁与连接座的外壁固定安装,所述牵引绳的靠近外壳套的一端与转轴固定安装,所述牵引绳的外壁与绳孔的内壁活动连接,为了便于牵引绳带动着设备本体进行稳定运动。
[0010]作为优化,所述绳孔的数量为八个,八个绳孔两两为一组以外壳套的垂直中心线为中心错位均匀分布,所述限位块的外壁与外壳套的内壁活动连接,提高在牵引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排水管道水下潜艇式检测机器人,通过使用者远程信号控制电机工作,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着转轴的转动,转轴的转动带动着牵引绳的回收,牵引绳的回收配合着定滑轮带动着牵引组件开展拉动工作,设备本体的内侧在伸到拉力的作用下,配合着实心杆及其所属结构进行向内侧移动的工作,设备本体整体缩短,牵引绳回收的长度,决定了设备本体收缩的长度,电机反转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开始恢复原有长度,从而实现了排水管道水下潜艇式检测机器人,在开展工作时,适合各种口径的排水管道,以及各种结构的管道排布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排水管道检测机器人牵引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排水管道检测机器人复位时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排水管道检测机器人牵引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设备本体;2、牵引组件;201、定滑轮;202、牵引绳;203、绳扣;204、导杆;205、导轮;206、刚性弹簧;3、实心杆;4、空腔杆;5、复位弹簧;6、连接座;7、传动组件;701、外壳套;702、电机;703、转轴; 704、限位块;705、轴承;706、绳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3,排水管道水下潜艇式检测机器人,包括设备本体1、牵引组件2、连接座6和传动组件7,设备本体1的内壁与牵引组件2的外壁固定安装,设备本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实心杆3,实心杆3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空腔杆4,空腔杆4及空腔杆4的所属结构数量为四组,四组空腔杆4及空腔杆 4的所属结构以连接座6的垂直中心线为中心对称分布,定滑轮201及定滑轮 201的所属结构数量为八组,八组定滑轮201及定滑轮201的所属结构以连接座6的十字中心线为中心均匀对称分布,便于对设备本体1进行牵引的同时,使其运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空腔杆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座6,连接座6 的外壁与传动组件7的外壁固定安装,空腔杆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5,复位弹簧5的右侧与实心杆3的左侧固定安装,空腔杆4的外壁与设备本体1 的内壁固定安装,空腔杆4的内径大于实心杆3的外径,为了实现电机702 反转时,在复位弹簧5的作用下,设备本体1尺寸复位,牵引组件2包括定滑轮201,定滑轮201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牵引绳202,牵引绳20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绳扣203,绳
扣20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导杆204,导杆204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导轮205,导杆20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刚性弹簧206,为了实现对设备本体1拉动,使其进行收缩,传动组件7包括外壳套701,外壳套701的外壁与连接座6的外壁固定安装,牵引绳202的靠近外壳套701的一端与转轴703 固定安装,牵引绳202的外壁与绳孔706的内壁活动连接,为了便于牵引绳 202带动着设备本体1进行稳定运动,外壳套701的顶端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机 702,电机702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轴703,转轴70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块704,转轴703的底端外壁活动连接有轴承705,外壳套701的外壁开设绳孔706,绳孔706的数量为八个,八个绳孔706两两为一组以外壳套701的垂直中心线为中心错位均匀分布,限位块704的外壁与外壳套701的内壁活动连接,提高在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排水管道水下潜艇式检测机器人,包括设备本体(1)、牵引组件(2)、连接座(6)和传动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的内壁与牵引组件(2)的外壁固定安装,所述设备本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实心杆(3),所述实心杆(3)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空腔杆(4),所述空腔杆(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的外壁与传动组件(7)的外壁固定安装,所述空腔杆(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管道水下潜艇式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2)包括定滑轮(201),所述定滑轮(201)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牵引绳(202),所述牵引绳(20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绳扣(203),所述绳扣(20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导杆(204),所述导杆(204)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导轮(205),所述导杆(20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刚性弹簧(2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管道水下潜艇式检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7)包括外壳套(701),所述外壳套(701)的顶端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机(702),所述电机(702)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转轴(703),所述转轴(70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限位块(704),所述转轴(703)的底端外壁活动连接有轴承(705),所述外壳套(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舒扬
申请(专利权)人:宇泰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