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管在线内检测智能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370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质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给水管在线内检测智能球,包括智能球本体、保护套组件、牵引绳、回弹凸条组件和回弹凸脚组件,所述智能球本体顶端与保护套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智能球本体顶端右侧与牵引绳固定连接,所述回弹凸条组件与智能球本体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回弹凸脚组件位于回弹凸条组件右侧与智能球本体底端固定连接;通过弹力条、连接杆、条形滑块、弹力球、支撑柱、橡胶板、凸脚本体、第二气腔、过气管和第一气腔的配合使用从而将智能球受到的冲击力分散,传感器将碰撞信号传输到充气装置,充气装置向第一编织气管和第二编织气管充气使它们迅速膨胀形成安全保护气囊保护智能球本体不受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给水管在线内检测智能球
本技术涉及水质检测
,具体为给水管在线内检测智能球。
技术介绍
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使其内部水的感观性、物理化学性质、化学成分、生物组成以及底质状况等发生恶化,造成水污染,给各种动植物造成伤害,并加速水资源的缺失,现今社会,水污染已经成为当今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因此就需要对水质进行检测,水质监测的主要目的就是检验水的成分是否与水质指标相吻合,目前水质检测有多种方式,例如水质检测机器人和水质检测球等,其中水质检测球由于其小巧且使用方便的特性使用较为广泛,现有一种给水管在线内检测智能球可以在线时时刻刻监测水质,但是,由于其内部结构较为脆弱,因此一旦受到外力冲击就很可能会使得智能球损坏,例如丢落在地上或者与一些坚硬物体发生碰撞,甚至是丢在水中时都有可能使其损坏,因此需要一种防摔抗冲击的给水管在线内检测智能球。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防摔抗冲击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给水管在线内检测智能球,包括智能球本体、保护套组件、牵引绳、回弹凸条组件和回弹凸脚组件,所述智能球本体顶端与保护套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智能球本体顶端右侧与牵引绳固定连接,所述回弹凸条组件与智能球本体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回弹凸脚组件位于回弹凸条组件右侧与智能球本体底端固定连接。作为优化,所述保护套组件由充气装置、充气管、气囊组件和信号杆组成,所述充气装置与智能球本体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充气装置右侧与充气管固定连接,所述充气装置底端与信号杆固定连接,所述充气管底端与气囊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气囊组件与智能球本体外壁固定连接,保护套组件可以保护智能球本体不受外力冲击所损坏。作为优化,所述回弹凸条组件由重块、弹力球、支撑柱、弹力条、弧形弹片、连接杆、条形滑块和传感器组成,所述重块与智能球本体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重块内壁与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顶端与信号杆固定连接,所述弹力球与智能球本体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力球内壁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条形滑块位于重块右侧与智能球本体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条形滑块底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底端与弹力条固定连接,所述弹力条顶端靠近弹力球右侧与弧形弹片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弹片顶端与智能球本体底端固定连接,在智能球丢落在地上时,回弹凸条组件可以保护智能球不被摔坏。作为优化,所述回弹凸脚组件由第一气腔、过气管、第二气腔、橡胶板和凸脚本体组成,所述第一气腔位于回弹凸条组件右侧与智能球本体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气管顶端与第一气腔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气管底端与第二气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腔与凸脚本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凸脚本体位于第一气腔底端与智能球本体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凸脚本体底端与橡胶板固定连接,智能球遇到一些坚硬颗粒物体冲击时,回弹凸脚组件内部发生形变从而抵消冲击力保护智能球。作为优化,所述气囊组件由充气圈、第一编织气管、第二编织气管和充气条组成,所述充气圈顶端与充气管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充气圈内壁底端与第二编织气管固定连接,所述充气圈内壁底端与充气条固定连接,所述充气条内壁与第一编织气管固定连接,在智能球遇到撞击或者丢落在地上时,气囊组件可以瞬间膨胀形成减震气圈从而保护智能球本体不损坏。作为优化,所述弹力球有五个,均与智能球本体内壁底端固定连接,且每个弹力球内壁均有一个支撑柱,弧形弹片、连接杆和条形滑块均有两个,且均关于信号杆对称设置,弹力条形变产生的力可以抵消外力对智能球本体的冲击。作为优化,所述回弹凸脚组件共有两个,且关于回弹凸条组件对称设置,每个回弹凸脚组件均有四个凸脚本体、橡胶板、第二气腔和过气管,均位于第一气腔底端与智能球本体底端固定连接,充分的分散智能球摔落时,智能球本体底端受到的冲击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受重块作用的智能球摔落时底端会先落地,然后弹力条带着连接杆运行,连接杆带着条形滑块运行,弹力条带着弹力球运行,弹力球带着支撑柱运行,橡胶板运行带着凸脚本体运行,凸脚本体带着第二气腔运行,第二气腔内部气体通过过气管缓慢的流向第一气腔从而将智能球底端受到的冲击力分散,起着减震防撞的作用,传感器检测到碰撞然后将信号传输到充气装置,充气装置通过充气管将气体送入充气圈,充气圈将气体送入第二编织气管和充气条,充气条再将气体送入第一编织气管,然后它们迅速膨胀形成安全保护气囊从而保护智能球本体不受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气囊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智能球本体;200、保护套组件;201、充气装置;202、充气管;203、气囊组件;2030、充气圈;2031、第一编织气管;2032、第二编织气管;2033、充气条;204、信号杆;300、牵引绳;400、回弹凸条组件;401、重块;402、弹力球;403、支撑柱;404、弹力条;405、弧形弹片;406、连接杆;407、条形滑块;500、回弹凸脚组件;501、第一气腔;502、过气管;503、第二气腔;504、橡胶板;505、凸脚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给水管在线内检测智能球,包括智能球本体100、保护套组件200、牵引绳300、回弹凸条组件400和回弹凸脚组件500,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球本体100顶端与保护套组件200固定连接,所述智能球本体100顶端右侧与牵引绳300固定连接,所述回弹凸条组件400与智能球本体100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回弹凸脚组件500位于回弹凸条组件400右侧与智能球本体100底端固定连接。请参阅图1-5,所述保护套组件200由充气装置201、充气管202、气囊组件203和信号杆204组成,所述充气装置201与智能球本体100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充气装置201右侧与充气管202固定连接,所述充气装置201底端与信号杆204固定连接,所述充气管202底端与气囊组件203固定连接,所述气囊组件203与智能球本体100外壁固定连接,保护套组件200可以保护智能球本体100不受外力冲击所损坏。请参阅图1-2,所述回弹凸条组件400由重块401、弹力球402、支撑柱403、弹力条404、弧形弹片405、连接杆406、条形滑块407和传感器408组成,所述重块401与智能球本体100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重块401内壁与传感器408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408顶端与信号杆204固定连接,所述弹力球402与智能球本体100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力球402内壁与支撑柱403固定连接,所述条形滑块407位于重块401右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给水管在线内检测智能球,包括智能球本体(100)、保护套组件(200)、牵引绳(300)、回弹凸条组件(400)和回弹凸脚组件(500),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球本体(100)顶端与保护套组件(200)固定连接,所述智能球本体(100)顶端右侧与牵引绳(300)固定连接,所述回弹凸条组件(400)与智能球本体(100)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回弹凸脚组件(500)位于回弹凸条组件(400)右侧与智能球本体(100)底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给水管在线内检测智能球,包括智能球本体(100)、保护套组件(200)、牵引绳(300)、回弹凸条组件(400)和回弹凸脚组件(500),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球本体(100)顶端与保护套组件(200)固定连接,所述智能球本体(100)顶端右侧与牵引绳(300)固定连接,所述回弹凸条组件(400)与智能球本体(100)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回弹凸脚组件(500)位于回弹凸条组件(400)右侧与智能球本体(100)底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管在线内检测智能球,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组件(200)由充气装置(201)、充气管(202)、气囊组件(203)和信号杆(204)组成,所述充气装置(201)与智能球本体(100)内壁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充气装置(201)右侧与充气管(202)固定连接,所述充气装置(201)底端与信号杆(204)固定连接,所述充气管(202)底端与气囊组件(203)固定连接,所述气囊组件(203)与智能球本体(100)外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管在线内检测智能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凸条组件(400)由重块(401)、弹力球(402)、支撑柱(403)、弹力条(404)、弧形弹片(405)、连接杆(406)、条形滑块(407)和传感器(408)组成,所述重块(401)与智能球本体(100)内壁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重块(401)内壁与传感器(408)固定连接,所述传感器(408)顶端与信号杆(204)固定连接,所述弹力球(402)与智能球本体(100)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力球(402)内壁与支撑柱(403)固定连接,所述条形滑块(407)位于重块(401)右侧与智能球本体(100)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条形滑块(407)底端与连接杆(40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406)底端与弹力条(404)固定连接,所述弹力条(404)顶端靠近弹力球(402)右侧与弧形弹片(405)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弹片(405)顶端与智能球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舒扬
申请(专利权)人:宇泰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