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管道内径3D扫描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178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探测机器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红外线管道内径3D扫描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底座、牵引组件、扫描安装组件和连接块,所述机器人底座的内壁与牵引组件的外壁固定安装,所述机器人底座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齿板,所述齿板的外壁活动连接有齿轮,所述活动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该红外线管道内径3D扫描机器人,通过工作人员远程信号控制,使左右两侧电机同时开始工作,由于左右两侧电机转向相反,牵引绳配合着定滑轮拉动着连接块移动,活动杆的移动会带动着扫描安装组件在管道内壁相对机器人底座的前后移动,从而实现了红外线管道内径D扫描机器人,在扫描的过程中,实现了扫描仪器的前后移动,便于观察和对扫描仪器的进行更换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外线管道内径3D扫描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探测机器人
,具体为红外线管道内径3D扫描机器人。
技术介绍
对于管道机器人的研究,以前对多轮支撑结构的研究较多,才研究传统轮式移动机器人直接用在圆形管道的检测和维护,空间多轮结构的管内机器人的轮子与壁面接触时,接触点与轮心的连线在柱面的半径方向上,并且轮子的行驶方向与柱面的母线平行,这是单个轮子在管道曲面上位姿的一种特殊情况,轮式移动机器人在管道中运行时,由于管道尺寸大小不、具有弯道和“T”型接头等,轮式移动机器人的每一个轮子在管道中的位姿是不可预测的产轮子的轴线方向可能不垂直于圆管的半径方向,所以有必要分析单个轮子在圆管曲面上任意位姿时满足纯滚动和无侧滑条件下的运动学特性。目前市场上,为了便于对管道内径进行检测,人们开始利用扫描机器人来对管道进行扫描检测,随着扫描机器人的运用,大大提高了人工检测效率,但是由于管道内壁比较复杂,在实时探测时,需要对后方的管道进行重复探查时,由于机器人底座相对探测装置较大,周边的管道情况变为其盲区,因此需要一种红外线管道内径3D扫描机器人,在探测的时候探测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红外线管道内径3D扫描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底座(1)、牵引组件(2)、扫描安装组件(6)和连接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底座(1)的内壁与牵引组件(2)的外壁固定安装,所述机器人底座(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齿板(3),所述齿板(3)的外壁活动连接有齿轮(4),所述齿轮(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杆(5),所述活动杆(5)的顶端与扫描安装组件(6)的底端固定安装,所述活动杆(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7)。/n

【技术特征摘要】
1.红外线管道内径3D扫描机器人,包括机器人底座(1)、牵引组件(2)、扫描安装组件(6)和连接块(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底座(1)的内壁与牵引组件(2)的外壁固定安装,所述机器人底座(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齿板(3),所述齿板(3)的外壁活动连接有齿轮(4),所述齿轮(4)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活动杆(5),所述活动杆(5)的顶端与扫描安装组件(6)的底端固定安装,所述活动杆(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管道内径3D扫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2)包括伸缩杆(201)、电机(205),所述伸缩杆(201)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弹簧(202),所述伸缩杆(20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绳栓(203),所述绳栓(20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牵引绳(204),所述牵引绳(20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转轴(207),所述转轴(207)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轴套(206),所述转轴(207)的左侧与电机(205)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所述牵引绳(204)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定滑轮(2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管道内径3D扫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安装组件(6)包括台座(601),所述台座(601)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卡块(602),所述卡块(60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扫描仪外壳(603),所述扫描仪外壳(603)的底端开设有凹槽(604),所述台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舒扬
申请(专利权)人:宇泰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