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SIS的3D细胞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7562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SIS的3D细胞培养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培养小室和SIS猪小肠黏膜下层,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插槽,所述培养小室插接在环形插槽内部,所述培养小室的顶部贯穿环形插槽且延伸至其外部,位于环形插槽内部的培养小室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SIS猪小肠黏膜下层铺设在支撑底座顶部且位于培养小室的内部,所述支撑底座两侧且对应螺纹孔的位置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部设有连接螺钉。该基于SIS的3D细胞培养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制造成本低廉,且培养稳定性好,可满足多方位需求,为细胞的3D培养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方式。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方式。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SIS的3D细胞培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细胞培养设备
,具体为一种基于SIS的3D细胞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细胞培养也叫细胞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正规名词为细胞培养技术。不论对于整个生物工程技术,还是其中之一的生物克隆技术来说,细胞培养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大规模克隆,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由一个细胞经过大量培养成为简单的单细胞或极少分化的多细胞,这是克隆技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且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克隆,通过细胞培养得到大量的细胞或其代谢产物,因为生物产品都是从细胞得来,所以可以说细胞培养技术是生物技术中最核心、最基础的技术。
[0003]SIS是通过将猪小肠经化学洗脱剂洗脱制成,SIS是一种天然细胞外基质材料,富含多种生长因子,具备良好的机械特性、组织相容性和较低的免疫原性,可用于细胞3D培养而模拟真实的体内内环境,现有技术基于SIS的3D细胞培养装置大多存在设计复杂、可操作性差、制造成本高、培养稳定性不好等问题,同时传统的SIS往往是直接放置在培养皿中对细胞进行3D培养,不易固定甚至会悬浮在液面之上,进而影响到细胞的定植和生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SIS的3D细胞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SIS的3D细胞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SIS的3D细胞培养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培养小室和SIS猪小肠黏膜下层,所述支撑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插槽,所述培养小室插接在环形插槽内部,所述培养小室的顶部贯穿环形插槽且延伸至其外部,位于环形插槽内部的培养小室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SIS猪小肠黏膜下层铺设在支撑底座顶部且位于培养小室的内部,所述支撑底座两侧且对应螺纹孔的位置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部设有连接螺钉,所述连接螺钉靠近培养小室的一端依次贯穿连接孔、支撑底座和螺纹孔且延伸至螺纹孔内部与其螺纹连接,所述培养小室的内壁上对称设有聚碳酸酯膜。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吸盘,所述支撑底座底部的边缘处等距离环绕设置有四个第二吸盘。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连接螺钉远离支撑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
[0008]优选的,所述培养小室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滑块,所述支撑底座对应定位滑块的位置开设有与其配合使用的定位滑槽。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底座和培养小室具体均采用PVC材料制成,所述培养小室具体为中间镂空的圆柱形状。
[0010]优选的,所述聚碳酸酯膜的厚度具体为0.22um。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将SIS猪小肠黏膜下层剪至和支撑底座相同大小的面积,平铺在支撑底座上,将培养小室插接于环形插槽内,并与SIS边缘一并插入支撑底座,利用连接螺钉进行连接,实现固定,在培养时可将细胞悬浮液加入培养小室中,小室将细胞围于SIS之上,可有效促进细胞定植在SIS中,利用培养小室侧面设置的0.22um聚碳酸酯膜,在隔绝细胞外散的同时而不影响与培养皿中的培养基进行营养物质交换,该基于SIS的3D细胞培养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制造成本低廉,且培养稳定性好,可满足多方位需求,为细胞的3D培养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方式。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可有效将培养装置吸附固定在台面之上,以防止误碰而导致其晃动或摔落,提高了培养装置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第一把手便于将装置进行拿持,第二把手便于对连接螺钉进行转动,通过设置定位滑块和定位滑槽,可使得培养小室两侧的螺纹孔正对连接孔,进而实现连接螺钉的安装。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的结构剖面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图1中A

A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支撑底座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支撑底座仰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培养小室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支撑底座、2培养小室、3SIS猪小肠黏膜下层、4环形插槽、5螺纹孔、6连接孔、7连接螺钉、8聚碳酸酯膜、9第一吸盘、10第二吸盘、11第一把手、12第二把手、13定位滑块、14定位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5,一种基于SIS的3D细胞培养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培养小室2和SIS猪小肠黏膜下层3,支撑底座1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吸盘9,支撑底座1底部的边缘处等距离环绕设置有四个第二吸盘10,通过设置第一吸盘9和第二吸盘10,可有效将培养装置吸附固定在台面之上,以防止误碰而导致其晃动或摔落,提高了培养装置的稳定性,支撑底座1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11,第一把手11便于将装置进行拿持,支撑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插槽4,支撑底座1和培养小室2具体均采用PVC材料制成,培养小室2具体为中间镂空的圆柱形状,培养小室2插接在环形插槽4内部,培养小室2的顶部贯穿环形插槽4且延伸至其外部,培养小室2左右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滑块13,支撑底座1对应定位滑块13的位置开设有与其配合使用的定位滑槽14,位于环形插槽4内部的培养小室2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5,SIS猪小肠黏膜下层3铺设在支撑底座1顶部且位于培养小室2的内
部,支撑底座1两侧且对应螺纹孔5的位置均开设有连接孔6,连接孔6的内部设有连接螺钉7,连接螺钉7远离支撑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12,第二把手12便于对连接螺钉7进行转动,连接螺钉7靠近培养小室2的一端依次贯穿连接孔6、支撑底座1和螺纹孔5且延伸至螺纹孔5内部与其螺纹连接,通过设置定位滑块13和定位滑槽14,可使得培养小室2两侧的螺纹孔5正对连接孔6,进而实现连接螺钉7的安装,培养小室2的内壁上对称设有聚碳酸酯膜8,聚碳酸酯膜8的厚度具体为0.22um,阻止细胞外散的同时而不影响与培养皿中的培养基进行营养物质交换。
[0022]使用时,将SIS猪小肠黏膜下层3剪至和支撑底座1相同大小的面积,平铺在支撑底座1上,将培养小室2插接于环形插槽4内,并与SIS边缘一并插入支撑底座1,利用连接螺钉7进行连接,实现固定,在培养时可将细胞悬浮液加入培养小室2中,小室将细胞围于SIS之上,可有效促进细胞定植在SIS中,利用培养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SIS的3D细胞培养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培养小室(2)和SIS猪小肠黏膜下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插槽(4),所述培养小室(2)插接在环形插槽(4)内部,所述培养小室(2)的顶部贯穿环形插槽(4)且延伸至其外部,位于环形插槽(4)内部的培养小室(2)两侧均开设有螺纹孔(5),所述SIS猪小肠黏膜下层(3)铺设在支撑底座(1)顶部且位于培养小室(2)的内部,所述支撑底座(1)两侧且对应螺纹孔(5)的位置均开设有连接孔(6),所述连接孔(6)的内部设有连接螺钉(7),所述连接螺钉(7)靠近培养小室(2)的一端依次贯穿连接孔(6)、支撑底座(1)和螺纹孔(5)且延伸至螺纹孔(5)内部与其螺纹连接,所述培养小室(2)的内壁上对称设有聚碳酸酯膜(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SIS的3D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底部的中点处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建尹路陈春球袁骁祺张子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