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顶内旋转轴抽芯的二次顶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4308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顶内旋转轴抽芯的二次顶出结构,旨在解决注塑产品脱模不便的不足。该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前模、后模、顶板,前模和后模之间形成型腔,后模上安装若干可移动的直顶组件,直顶组件包括直顶本体、旋转镶块、直顶杆,直顶杆连接在直顶本体和顶板之间,旋转镶块转动安装在直顶本体上,旋转镶块和直顶本体之间安装脱模弹性件,旋转镶块上设有卡扣成型凹槽,卡扣成型凹槽与型腔连通,旋转镶块上设有压装部,前模压在压装部上,压装部置于型腔边缘。这种直顶内旋转轴抽芯的二次顶出结构方便了产品的脱模,结构简单,成本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顶内旋转轴抽芯的二次顶出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抽芯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直顶内旋转轴抽芯的二次顶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圆盘形产品一般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进行加工,但由于产品内壁设有卡扣,产品顶部设有凹陷,因此脱模不便。普通的脱模结构有两种,一种是做斜顶出模,但是此产品因凹陷特征,没有足够的空间做斜顶,另一种是做内滑块出模,但是内滑块因为要把型芯后面全部挖掉,加工量相对较大,另外又因为是侧面加工,对加工机台有严格要求,必须要采用卧式机加工,且加工深度较深,机头空间有限,机加工后,还需要电火花二次加工,而且这两种结构都需要再做顶出结构,来方便取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诉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直顶内旋转轴抽芯的二次顶出结构,它方便了产品的脱模,结构简单,成本低。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直顶内旋转轴抽芯的二次顶出结构,包括前模、后模、顶板,前模和后模之间形成型腔,后模上安装若干可移动的直顶组件,直顶组件包括直顶本体、旋转镶块、直顶杆,直顶杆连接在直顶本体和顶板之间,旋转镶块转动安装在直顶本体上,旋转镶块和直顶本体之间安装脱模弹性件,旋转镶块上设有卡扣成型凹槽,卡扣成型凹槽与型腔连通,旋转镶块上设有压装部,前模压在压装部上,压装部置于型腔边缘。
[0005]模具合模时前模压着旋转镶块复位,前模和后模之间形成注塑型腔,向型腔内注入注塑材料,冷却成型后进行开模。开模时,顶板移动顶起直顶杆,在直顶组件的作用下,产品、前模同顶板同步运动。运动一段距离后,产品被顶出后模,前、后模板分开,由于产品在旋转镶块上卡扣成型凹槽对应位置形成了卡扣,因此产品不会被前模带出。前、后模板分开后,顶板带动直顶组件反向移动一段距离,旋转镶块失去前模的压力,在脱模弹性件的作用下旋转镶块转动,旋转镶块上的卡扣成型凹槽脱离产品上的卡扣,同时在旋转的过程中旋转镶块上的压装部支撑在产品边缘将产品从直顶本体上顶出2MM左右,避免产品包在直顶本体上造成取件困难,实现了对产品的二次顶出,便于脱模。当直顶本体顶出时,因产品本身有形变收缩,产品会包在直顶本体上,而旋转镶块的作用一是脱离产品上的卡扣,二是在脱离卡扣的过程中,有轻微的顶出作用,使产品脱离直顶本体,但是又不完全脱离直顶本体,这样产品不管是人工或者是机械手都能轻松取件。这种直顶内旋转轴抽芯的二次顶出结构方便了产品的脱模,结构简单,成本低。
[0006]作为优选,前模和后模之间连接拉钩组件,拉钩组件包括拉钩、推杆、限位块,拉钩与前模紧固连接,推杆与后模紧固连接,限位块安装在顶板上,限位块和顶板之间安装复位弹簧,限位块上设有倾斜设置的推动面,拉钩端部设有限位钩,限位块支撑在限位钩上,推
杆可贯穿限位钩并抵接到推动面上推动限位块滑离限位钩。
[0007]前模和后模合模后,拉钩端部的限位钩与限位块适配扣接,对前模和后模进行固定。顶板推动直顶组件移动时,拉钩和顶板同步移动,而与后模连接的推杆静止不动,当限位块随顶板移动到与推杆接触时,推杆开始推动限位块移动,从而使限位块滑离限位钩。顶板带动直顶组件反向移动时,由于限位块被推杆推动这,因此不会带动拉钩移动。
[0008]作为优选,拉钩侧壁上设有滑槽,滑槽贯穿限位钩,推杆滑动安装在滑槽中。推杆在拉钩上的滑槽内移动,平稳可靠。
[0009]作为优选,顶板上与限位块对应位置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装配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T形定位槽,限位块呈T形结构,限位块安装在定位槽中且端部延伸出安装座,复位弹簧抵接在限位块和安装座之间。限位块和复位弹簧安装在安装座上,安装座安装在顶板上的安装孔中,安装便捷。
[0010]作为优选,后模上和直顶组件一一对应设有若干安装槽,安装槽侧壁均倾斜设置使安装槽从开口端向底部聚拢,直顶本体适配安装在安装槽中。
[0011]直顶组件安装在安装槽中,便于后模和前模之间形成型腔,而且安装槽侧壁均倾斜,便于直顶本体顶出安装槽。
[0012]作为优选,直顶本体内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底面设有定位部和支撑部,定位部倾斜设置,旋转镶块端面压装部对应位置支撑在支撑部上,旋转镶块端面另一部分和定位部之间设有避让间隙。支撑部对旋转镶块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定位部和旋转镶块之间的避让间隙给旋转镶块的转动提供了预留空间。
[0013]作为优选,直顶本体侧壁上设有装配槽,连接槽设置在装配槽底面上;直顶本体朝向前模的端面包括第一成型段、第二成型段、第三成型段、第四成型段、压紧段,第一成型段和第三成型段前后错开设置,第二成型段倾斜设置在第一成型段和第三成型段之间,第四成型段倾斜设置在第三成型段和压紧段之间,前模压紧在压紧段上;连接槽贯通第四成型段和压紧段,装配槽内适配安装连接盖。
[0014]前模压紧在直顶本体上的压紧段上,对直顶本体进行定位。倾斜设置的第二成型段和第四成型段便于产品的脱模。
[0015]作为优选,脱模弹性件为压紧弹簧。采用压紧弹簧作为脱模弹性件,结构简单,成本低。
[0016]作为优选,前模连接前模固定板,后模连接后模固定板,顶板置于后模和后模固定板之间,后模上安装导柱,前模上安装导套,导套与导柱活动套装。导柱和导套的设置便于前模的平稳可靠移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直顶内旋转轴抽芯的二次顶出结构方便了产品的脱模,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直顶组件的爆炸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拉钩组件的爆炸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前模顶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直顶组件反向移动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脱模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模,2、后模,3、顶板,4、型腔,5、直顶组件,6、直顶本体,7、旋转镶块,8、直顶杆,9、脱模弹性件,10、卡扣成型凹槽,11、压装部,12、前模固定板,13、后模固定板,14、导柱,15、导套,16、唧嘴,17、拉钩组件,18、拉钩,19、推杆,20、限位块,21、复位弹簧,22、推动面,23、限位钩,24、滑槽,25、安装座,26、定位槽,27、导向面,28、安装槽,29、连接槽,30、定位部,31、支撑部,32、避让间隙,33、排气孔,34、销钉,35、装配槽,36、第一成型段,37、第二成型段,38、第三成型段,39、第四成型段,40、压紧段,41、连接盖,42、产品,43、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实施例:一种直顶内旋转轴抽芯的二次顶出结构(参见附图1至附图7),包括前模1、后模2、顶板3,前模和后模之间形成型腔4,后模上安装若干可移动的直顶组件5,本实施例中直顶组件均布安装四个,直顶组件包括直顶本体6、旋转镶块7、直顶杆8,直顶杆连接在直顶本体和顶板之间,旋转镶块转动安装在直顶本体上,旋转镶块和直顶本体之间安装脱模弹性件9,脱模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顶内旋转轴抽芯的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是,包括前模、后模、顶板,前模和后模之间形成型腔,后模上安装若干可移动的直顶组件,直顶组件包括直顶本体、旋转镶块、直顶杆,直顶杆连接在直顶本体和顶板之间,旋转镶块转动安装在直顶本体上,旋转镶块和直顶本体之间安装脱模弹性件,旋转镶块上设有卡扣成型凹槽,卡扣成型凹槽与型腔连通,旋转镶块上设有压装部,前模压在压装部上,压装部置于型腔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顶内旋转轴抽芯的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是,前模和后模之间连接拉钩组件,拉钩组件包括拉钩、推杆、限位块,拉钩与前模紧固连接,推杆与后模紧固连接,限位块安装在顶板上,限位块和顶板之间安装复位弹簧,限位块上设有倾斜设置的推动面,拉钩端部设有限位钩,限位块支撑在限位钩上,推杆可贯穿限位钩并抵接到推动面上推动限位块滑离限位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顶内旋转轴抽芯的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是,拉钩侧壁上设有滑槽,滑槽贯穿限位钩,推杆滑动安装在滑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顶内旋转轴抽芯的二次顶出结构,其特征是,顶板上与限位块对应位置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装配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T形定位槽,限位块呈T形结构,限位块安装在定位槽中且端部延伸出安装座,复位弹簧抵接在限位块和安装座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伟龙刚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