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的多滑块二次抽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722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多滑块二次抽芯机构,包括油缸,所述油缸活塞杆的端部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限位块,所述固定块上还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穿过所述限位块并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固定有抽芯块,所述抽芯块上制有若干条倾斜的导滑槽,所述导滑槽内安装有滑块,所述抽芯块上套设有芯子,所述限位块上固定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顶部穿过所述定位块和所述抽芯块并制有配合块,所述配合块固定在所述芯子的底部,所述连接杆上部的直径大于其下部的直径,所述连接杆的上下部之间形成限位台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二次抽芯,实现产品完整抽芯,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修方便。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模具的多滑块二次抽芯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的多滑块二次抽芯机构,属于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采用注塑模具制造塑料产品,若在产品的内壁制有孔或槽,脱模时需要从其内部进行抽芯,现有技术中大都采用直接抽芯,由油缸带动芯子后退实现抽芯,但当产品的内壁上制有倒扣时,强制直接抽芯会导致产品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实现产品完整抽芯的注塑模具的多滑块二次抽芯机构。
[0004]为实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注塑模具的多滑块二次抽芯机构,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动模上设置有油缸,所述油缸活塞杆的端部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限位块,所述固定块上还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穿过所述限位块并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固定有抽芯块,所述抽芯块上制有若干条倾斜的导滑槽,所述导滑槽内安装有滑块,所述抽芯块上套设有芯子,所述芯子与所述滑块构成模腔的一部分,所述限位块上固定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顶部穿过所述定位块和所述抽芯块并制有配合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注塑模具的多滑块二次抽芯机构,包括动模(20)和定模(21),所述动模(20)上设置有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活塞杆的端部固定有固定块(1),所述固定块(1)上设有限位块(2),所述固定块(1)上还固定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顶部穿过所述限位块(2)并固定有定位块(4),所述定位块(4)上固定有抽芯块(5),所述抽芯块(5)上制有若干条倾斜的导滑槽,所述导滑槽内安装有滑块,所述抽芯块(5)上套设有芯子(7),所述芯子(7)与所述滑块构成模腔的一部分,所述限位块(2)上固定有中心杆(6),所述中心杆(6)的顶部穿过所述定位块(4)和所述抽芯块(5)并制有配合块(61),所述配合块(61)固定在所述芯子(7)的底部,所述连接杆(3)上部的直径大于其下部的直径,所述连接杆(3)的上下部之间形成限位台阶(31),所述限位台阶(31)位于所述限位块(2)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多滑块二次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芯块(5)包括台阶部(51)以及与所述滑块配合的安装部(52),所述抽芯块(5)的中心制有与所述中心杆(6)配合的圆孔(53),所述安装部(52)包括半圆块(521)以及位于所述半圆块(521)两侧的垂直块(522),所述安装部(52)围绕所述圆孔(53)设置,所述导滑槽位于所述安装部(52)的外侧面,所述导滑槽共设有五条,包括三条第一导滑槽(523)和两条第二导滑槽(524),所述第一导滑槽(523)和所述第二导滑槽(524)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导滑槽(523)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第二导滑槽(524)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一导滑槽(523)槽口的两侧向中部弯折形成两块相对的第一卡块(5231),所述第一卡块(5231)的外侧面制有与所述第一导滑槽(523)倾斜角度相同的第一斜面(5232);所述第二导滑槽(524)槽口的两侧向中部弯折形成两块相对的第二卡块(5241),所述第二卡块(5241)的外侧面制有与所述第二导滑槽(524)倾斜角度相同的第二斜面(5242),所述第二导滑槽(524)的下端与所述安装部(52)的外侧面配合形成一个导滑口(5243),所述导滑口(5243)与所述安装部(52)的底部存在一定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模具的多滑块二次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包括与所述第一导滑槽(523)配合的第一滑块(8)、第二滑块(11)、第三滑块(12)以及与所述第二导滑槽(524)配合的第四滑块(9)、第五滑块(13),所述第一滑块(8)的内侧面制有倾斜的第一工字条(81),所述第一工字条(81)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圆弧面(811)、第一过渡面(812)以及第一导滑斜面(813),所述第一过渡面(812)竖直设置,所述第一工字条(81)的两侧均内凹形成第一滑槽(814),所述第一滑槽(814)、所述第一导滑斜面(813)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一导滑槽(523)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第一滑槽(814)从所述第一工字条(81)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第一工字条(81)的底部,所述第一导滑斜面(813)紧贴所述第一导滑槽(523)的槽底,所述第一卡块(5231)位于所述第一滑槽(814)内,所述第一斜面(5232)与所述第一滑槽(814)的一槽壁紧贴,所述第二滑块(11)的内侧面制有与所述第一工字条(81)的结构相同的第二工字条,所述第三滑块(12)的内侧面制有与所述第一工字条(81)的结构相同的第三工字条;所述第四滑块(9)的内侧面制有倾斜的第四工字条(91),所述第四工字条(91)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二圆弧面(911)、第二过渡面(912)以及第二导滑斜面(913),所述第二过渡面(912)竖直设置,所述第四工字条(91)的两侧均内凹形成第二滑槽(914),所述第二滑槽(9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君朱健锋林娅丹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黄岩西诺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