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天民专利>正文

多用节能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732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节能蒸锅,包括锅盖、锅体及锅体内的箅子,其特点是:锅体是由上、下锅体组成,在下锅体内下部放有带支架的贮水盒,在贮水盒的下面开有与出水管相连的出水口,出水管侧面有开口与下锅体内相通;在上锅体企口上放置上部露在上锅体外部的副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采用贮水盒对锅体内的加水量进行控制,这样只需加热少量的水,便可迅速产生蒸汽对食品进行加热,也不会出现干烧问题,不但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还实现了安全使用、高效节能的目的。由于在上锅体上放置副锅,可在蒸馏馒头、做米饭或煮粥的同时,在副锅内加热其它食品或烧热水;实现了一锅多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属于厨房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多用节能蒸锅。二
技术介绍
蒸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来蒸馏食品的厨房用具。主要由锅盖、锅体及锅体内的箅子组成。使用时,在锅体底部加水,箅子上放置食品,通过加热水产生蒸汽将食品蒸熟或加热。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如下人们对于加水量的多少难以控制,水量少,加热时会烧干锅,造成锅体的损坏,甚至引发火灾。水量多,需长时间加热才能烧开,造成能源的不必要浪费。同时,其功能也比较单一,只能用来蒸馏食品,若煮沸开水或炖菜、煮粥,只能一样一样的完成,这不仅会造成能源的浪费,也会造成时间的浪费。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安全,降低能源消耗的多用节能蒸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锅盖、锅恭体及锅体内的箅子,其特点是锅体是由上、下锅体组成,在下锅体内下部放有带支架的贮水盒,在贮水盒的下面开有与出水管相连的出水口,出水管侧面有开口与下锅体内相通;在上锅体企口上放置上部露在上锅体外部的副锅。本技术采用的贮水盒,可对锅体内的加水量进行控制,这样只需加热少量的水,便可快速产生蒸汽对食品进行加热,而且也不会出现干烧问题,不但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还实现了安全使用、高效节能的目的。由于在上锅体上放置副锅,可在蒸馏馒头、做米饭或煮粥的同时,在副锅内加热其它食品或烧热水。实现了一锅多用,节约了能源。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2可见,本技术包括锅盖5及锅体。锅盖5上端设有用于将其移动的顶珠19。锅体是采用分体结构,由外部各有一对锅耳21的上、下锅体1、2组成,并通过下锅体2的企口17将二者连接在一起。采用分体结构是为了方便地取放贮水盒6及锅体内的箅子20。锅体内的上、下箅子20,是分别放置在下锅体2的企口17及其中部向内凸起的腰线上。下锅体2的底部中心还设有向内的凸台10;在下锅体2底部放置支架9支撑着的密闭贮水盒6。支架9置于凸台10的外侧。贮水盒6的下面开有与出水管4相通的出水口7,出水管4的侧面有开口8,并与下锅体2内相通;出水口管4的下端与锅底相接,使出水口7与锅底有一定距离,锅底的贮水能达到一定深度。同时出水管4也可兼作支架9。这样可简化结构,便于制造。贮水盒6可采用长方体、圆柱体或环管形结构;副锅3是通过其中部向外凸起的腰线11,卡置在上锅体1的企口16上,副锅3的腰线11以下部分置于上锅体1之内。在副锅3腰线11的上部,设有带活页盖板13的三角形出水嘴12。在出水嘴12的上部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板15,在副锅3企口18上面对应的另一侧也安有连接板15。提手14的两端分别与两侧连接板15活动连接。出水嘴12及提手14的作用,是便于将副锅内煮沸的热水倒出;锅盖5应与上锅体企口16及副锅企口18相配合使用。本技术的功能特点如下1、采用在锅体内放置装满水的贮水盒,在使用过程中,将贮水盒平放在下锅体底部,支架在锅底。此时水就从出水口经出水管的侧面开口流到锅底内。锅底积水水面逐渐上升,当达到出水口时,将其封闭,使空气无法进入贮水盒中,水停止流出。加热过程中随着水的汽化,锅底的贮水面下降,至使出水口露出时,空气又进入贮水盒,水又流入锅底进行补充。从而实现了自动控水的功能。并且只需加热少量的水,便可快速产生蒸汽对食品进行加热,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同时,水又不会被烧干,避免了锅体的损坏及火灾的发生。2、采用锅体内增加副锅的结构,这样,副锅就是由下部热传导和热辐射提供热源,温度相对恒定,不会将锅内食品加热变糊。由于对食品加热采用的是“干热”方式,也不会改变食品原来的口感。3、本技术除可整体使用外,各部分还可组合成如下方式使用①由锅盖、锅体组成煮锅;②由锅盖、锅体、水贮器和箅子组成节能蒸锅;③由锅盖、锅体及副锅组成的煮馏两用锅;④由锅盖和副锅组成的小煮锅。这样,就可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也减少了生活中对各种锅的置备量。同时,整体放置比较整洁美观,又少占用厨房空间。4、本技术的锅底中心设有向内的凸台,锅底贮水后,便形成了凸台上、下的浅水区和深水区。其作用是①使锅底保持一定水深,实现在最短时间内将水转换成蒸汽,而又不会造成干锅,保锅体安全。②加热过程中,由于锅底中部水浅,无需使用大火做饭,更有效地节约能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节能蒸锅,包括锅盖(5)、锅体及锅体内的箅子(20),其特征是:锅体是由上、下锅体(1)、(2)组成,在下锅体(2)内下部放有带支架(9)的贮水盒(6),在贮水盒(6)的下面开有与出水管(4)相连的出水口(7),出水管(4)侧面有开口(8)与下锅体(2)内相通;在上锅体(1)企口(16)上放置上部露在上锅体(1)外部的副锅(3)。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5-9-8 200520117914.21.一种多用节能蒸锅,包括锅盖(5)、锅体及锅体内的箅子(20),其特征是锅体是由上、下锅体(1)、(2)组成,在下锅体(2)内下部放有带支架(9)的贮水盒(6),在贮水盒(6)的下面开有与出水管(4)相连的出水口(7),出水管(4)侧面有开口(8)与下锅体(2)内相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天民
申请(专利权)人:于天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