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湿循环耦合围压作用下岩体损伤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石损伤与劣化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干湿循环耦合围压作用下岩体损伤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然条件下,边坡体内地下水位附近的部分岩体经常处于干湿交替状态;特别地,对于库岸边坡,由于降雨及库水位升降等原因,岩体也往往处于干湿周期性交替的状态。这种干湿周期交替作用比长期浸泡对岩体的劣化要严重,属于“疲劳损伤”,其会随循环次数累积性发展。
[0003]当岩体处于干湿循环条件下且遭受围压作用时,劣化作用会显著降低岩体的整体强度及稳定性,并且会加剧应力波在岩体中的衰减。岩体强度的降低及对波能的大量耗散会使得岩体更快的达到崩裂临界状态,从而发生地质灾害。而现有研究只是单纯对干湿循环条件下岩石宏观力学参数进行研究或采用CT扫描技术在常规环境作用下进行岩石损伤检测,并没有专门针对边坡进行细致研究的方案,因此,如何准确地评估边坡岩体或库岸边坡在疲劳损伤和围压作用下的损伤性能对于这些地区的地质安全性来讲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干湿循环耦合围压作用下岩体损伤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开口的试验箱,所述试验箱的上端可拆卸安装有箱盖;所述试验箱内放置有待测岩样,所述待测岩样的上端水平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将试验箱分为上部加压区和下部试验区,所述隔离板与试验箱的内侧壁连接;所述试验箱的侧壁上分别对应开设有加压口和进水口;所述试验箱的底部还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加压口连接有加压部件,所述进水口通过输水管连接有供水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循环耦合围压作用下岩体损伤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岩样的中部套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试验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透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湿循环耦合围压作用下岩体损伤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网状支撑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湿循环耦合围压作用下岩体损伤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为软橡胶板或硅胶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湿循环耦合围压作用下岩体损伤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的厚度为5
‑
1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循环耦合围压作用下岩体损伤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通过连接管连接有气泵,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排水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循环耦合围压作用下岩体损伤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件包含增压泵和油箱,所述加压口与油箱之间设置增压泵,所述加压口、增压泵和油箱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少波,宋浪,刘欢,胡军,史杰辉,周涛,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